科学家100个读后感5篇

时间:
Kris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书写读后感,我们可以从书中的智慧和经验中受益,为自己的人生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优秀的读后感能够引发我们对人生意义和目标的思考,白领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科学家100个读后感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科学家100个读后感5篇

科学家100个读后感篇1

童年常常是一生中决定去向的时期,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苗壮方能根深,根深才能叶茂。只有从小爱科学,方能长大攀高峰。这是《科学家故事100个》的作者叶永烈的名言。

翻开《科学家故事100个》里面收集了: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科学家,有建筑大师:鲁班,喻皓,有神医:华佗,有药学家:李时珍,有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有外国的”几何学之父“欧几里得,有镭的母亲——居里夫妇……

整本书我看的爱不释手,一个个科学家的故事,深深地映在我的脑海里,使我最感动的科学家——居里夫妇,居里夫妇是法国伟大的科学家,一起得过诺贝尔奖,居里夫人得过二次诺贝尔 奖,居里夫人本名叫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玛丽小时候生活困难,为了让姐姐完成学业,自己为别人当家庭教师,把自己的钱寄给上学的姐姐,6年之后姐姐毕业了,玛丽 有自己存下的一小点钱,和姐姐的帮助上了学,她的成绩名列前茅,长大后她和居里结了婚。之后,一个具有放射性的元素镭,使他们感兴趣,后来一次的不幸,居里出了车祸死了,可居里夫人没有被拐到在这里,最后经过努力成功,这个元素损害了她的健康,她得了恶性贫血,别人为了纪念她,把她称为镭的母亲。

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科学家的成长道路。 科学家们热爱科学,专心研究,持之以恒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故事启迪我们”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努力,总有收获。

科学家100个读后感篇2

科学,有什么用?是为了救活人命,是为了探索宇宙,是为了给人们带来光明,是为了人们能飞上蓝天,和浩瀚的天空、翱翔的雄鹰共舞,或是……其实,科学是为了解决人们生活中碰到的一些问题,比如:人们梦寐以求飞上蓝天,莱特兄弟让人们有了“翅膀”,发明了飞机。科学也是人们为了破解未解之谜而诞生的。

科学包罗万象,有化学、物理、天文、地理……他们都是整个科学的组成部分。让我们走进科学这个神秘的世界,从物理说起吧!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物理家是伦琴,他发现了发明一种震惊全世界的射线,竟然能透过人的皮肤和肉,直接拍摄到人的骨头,真是叹为观止啊!他就把这个射线称为“x”射线(x是数学未知数的表示)他没有用自己的名字给射线命名,也没有因此而骄傲。这就是我敬佩他的原因。如果没有他,那我们人类就不知道自己身上哪里有看不见的内伤?又怎能治愈内伤健康得活下去呢?所以,伦琴发明的这条射线给医学界带来了巨大的帮助。

人们以前从没将断肢再植过,直到1963年1月2日,这个空白的历史被一个名叫陈中伟的人改写了。就在那天,一个工人被送到急诊室,他的手被冲床冲断了。医生们束手无策,只能让这名工人失去一只手,不可能再植。可他却将这只手再植了,并有了第二次生命。他这种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的人,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有个千手观音,但现在,陈中伟也成了千手观音,只不过,他是让人们的千万只手失而复得。

还有许多人,他们虽然自己残废了,但依然为科学做着贡献,他就是创造盲文的人——布莱叶。他本来是一个普通的人,就在他三岁时,一不小心,将一把小刀插入了自己的眼睛,从此,就再也看不见外面的大千世界了。于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发明出盲文来。他日思夜想,突然,他想到了军人在板子上刻上一点一点的东西,也就是夜文,这样就不用点灯看,也不会暴露。正因为这样,布莱叶发明了盲文,使世界上所有的盲人都能看书了。这是多么伟大的壮举啊!

世界上还有很多的人发明了东西,瓦特发明了蒸汽机,诺贝尔发明了炸药,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为什么他们要奋不顾身地发明东西呢?因为这些东西的发明可以改变世界,改变人们的生活。

快来读这本书吧!读完这本书,你就会知道科学家是多么勤奋,惜时如金;科学家是多么勇敢,知难而进;科学家是多么谦虚,永不满足;科学家是多么好学,孜孜不倦;科学家是多么坚定,捍卫真理。

科学家100个读后感篇3

每天早晨,当我们从床上爬起时,崭新的一天就开始了。用自来水洗漱完毕,吃过高压锅煮出的饭,坐电梯下楼,乘汽车去上学,这一切现代化的生活,都是科学带给我们的。而科学,又是无数科学家不断探索、实践出来的。我对科学家的事迹十分感兴趣,在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书——《科学家故事一百个》。

书中介绍了一百多位科学家生动有趣的故事,他们既有古代科学家,也有近现代科学家;既有中国的科学家,也有外国科学家;所涉及的科学领域也很广泛,包括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医学、生物学等等学科。但是我发现这些科学家有着很多相似的优秀品格。

科学家是勤奋的,惜时如金。就像著名的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在她读大学期间,每天晚上都到图书馆看书直到深夜。当她有了女儿,她几乎没有时间照料孩子,只能一边啃着干面包,一边抱着女儿在实验室里喂奶。居里夫人兼做着科学家、工人和母亲的工作。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居里夫人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她一生中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被誉为“镭的母亲”,她生命中的每一天,几乎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直到她临死前,还在做科学实验,人们劝她休息,她却说:“我的生活是不能离开实验室的。”

科学家是不屈不挠,勇于进取的。美国科学家爱迪生,被誉为“发明大王”,他的一生有1000多项发明,电灯、电话机、发电机、电动机……这些了不起的发明直到现在仍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爱迪生每发明一件东西,都经历了艰苦的过程,他差不多花费了2年的时间发明电灯,先后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最后才选定了合适的灯丝。

科学家是勇敢而坚定的,为了捍卫真理不惜牺牲自己。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塞尔维特等许多科学家,因为尊重科学事实,敢于向传统理论挑战,而受到了教会的迫害。面对死亡的威胁,科学家们毫不动摇,许多人为科学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真理是不朽的,真理最终战胜了强权。

科学家们是伟大的,如果没有这些了不起的科学家,我们今天可能还生活在愚昧无知之中,而不会有幸福的生活。我们要学习科学家们的精神,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科学家100个读后感篇4

上周,我读了《科学家故事100个》,作者关于100名科学家的104个小故事。

对于这本书,我想从几个方面讲。从总体印象来讲,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科学家们的勤奋,反对者的无情,作者的赞美,以及科学家的生活。

从人物来讲,我最喜欢的莫过于爱迪生。我从他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的事感受到他惜时如金的品质;从他为了发明而不顾身体的事中,我感受到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作者都为之赞叹。

从章节来讲,我感触繁多。从道尔顿研究色盲、色弱,并发现自己是色盲的事中,我感受到了他的认真和细心;从人们把亚里士多德的科学著作捧为信条,反对对信条不敬的人的事中,我感受到了人们的无知和无理。

当读到布鲁诺为真理而被火刑烧死的时候,我的心沸腾了,有一种想把教会的人扔进火坑里的冲动,同时也为布鲁诺的死感到可惜和无奈;当我读到中国的杨振宁得到诺贝尔奖时,我不禁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

联系生活,生活中也有一些这样无私奉献的人。比如说我们的老师,为了我们而燃烧自己。从这本书中,我感受到了科学家们的无私奉献、惜时如金和勤奋刻苦的精神,我要学习这些精神,并带动更多的人。

这是一本让人受益匪浅的书,让我受用无穷。

科学家100个读后感篇5

大家可曾有过这样的疑问,是谁发现了哈雷彗星?是伟大的科学家哈雷。是谁发明了地震仪?是伟大的科学家张衡。是谁写出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是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

读了《科学家故事100个》这本书让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华罗庚。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数学家,在昆明西南联大做过教授。

刚才说过,华罗庚是一个自学成才的数学家,他因为家境贫寒,交不起学费,就休学了,但是他仍不放弃对数学的渴望,每天都要看将近十个小时的数学书。后来,华罗庚不幸染病,终生残疾。他在贫病交加中刻苦自学,一边帮妈妈打理店铺,一边勤奋的学习。终于,他成为了一个精通数学的人,做了清华大学的一位“穷教授”。

华罗庚酷爱数学,无论工作到多晚,他总不会忘记看数学书,埋头钻研数学题目,常常钻研到深夜。

科学上的每一个真理都是在经历无数次的挫折、失败之后才得出的。所以我们要正视挫折,正确对待挫折,只有这样,才能让挫折变成我们走向成功的阶梯。华罗庚以一种热爱科学,勤奋学习,不求名利的精神,献身于他所热爱的数学研究事业。他抛弃了世人所追求的金钱、名利、地位。最终,他的事业成功了。

华罗庚爷爷曾用过这样的诗句,总结自己的治学经验:“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是第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他又对青少年一代寄托了莫大的希望,曾写道:“发奋早为好,苟晚休嫌迟。最忌不努力,一生都无知。”

科学家是多么勤奋,惜时如金;科学家是多么勇敢,知难而进;科学家是多么谦逊,永不满足;科学家是多么好学,孜孜不倦;科学家是多么坚定,扞卫真理……让我们向他们致敬,学习吧!

科学家100个读后感5篇相关文章:

个个人校本培训心得体会5篇

个学科教学工作总结最新5篇

个学科教学工作总结参考5篇

脑科学读后感7篇

脑科学读后感最新8篇

脑科学读后感精选8篇

林读后感100字7篇

草房读后感100字6篇

童年读后感100字精选6篇

《繁星·春水》读后感100字6篇

科学家100个读后感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5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