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有价值的事迹材料可以让他人了解我们的成长历程和发展轨迹,事迹材料可以启发人们追求真理、追求美好,培养高尚的品格和价值观,以下是白领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创新之星事迹材料范文5篇,供大家参考。
创新之星事迹材料范文篇1
钟xx,从事电化学催化、锂离子电池等能源材料研究,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论文总引用1000余次,h因子15,exxi高被引论文7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先后荣获“xx省高校领军人才-高层次拔尖人才”“台州市211人才工程-青年拔尖人才”“台州市21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专项子课题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获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台州市自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奖项。
“这次是很难得的经历,虽然准备的过程紧张而辛苦,但是这个项目对科研人来说是肯定也是鼓励,目前专家函评已经通过,希望能取得好结果。”
10月13日,刚在前一天结束xx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答辩的钟xx博士,仍难掩兴奋之情。
这并不是钟xx第一次面对科研考验。自2011年进入台州学院以来,10年间,他从事电化学催化、锂离子电池等能源材料研究,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论文总引用1000余次,h因子15,exxi高被引论文7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深入电池、新能源、新材料等生产企业,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落地。
他先后荣获“xx省高校领军人才-高层次拔尖人才”“台州市211人才工程-青年拔尖人才”“台州市21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专项子课题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获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台州市自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奖项。
老黄牛深耕科研项目
工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化石燃料正面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而氢气作为一种理想的替代能源,具有燃烧热值高、产物无污染的优点,有望取代化石燃料,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和气候问题。
钟xx主攻的电化学催化研究,正是基于这一前提下。“电解水由于不受天气、时间等因素限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直接电解水的过电位很高,设计开发新型的电催化剂材料,降低电解水的过电位,可以降低电能的浪费,提高产物的生成速率,对社会经济、绿色能源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钟xx说。
为了实现高效的电化学催化,钟xx埋头实验室,专注科学研发,他申报的“稀土调控ruxxi4四面体结构基元序构及电催化研究”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公布的重大研究计划2021年度支持项目中获批立项,该项目不仅能有望实现高效的电解水析氢反应,而且价格只有目前贵金属析氢电催化剂的三分之一。
优异的科研成绩背后,是钟xx未曾被大家看见过的失败案例,“做实验没有一次就成功的,常常要反复做很多次才能得出一个实验结果,科研项目申报也会有被打回来的时候,但是做科研嘛,就是要持之以恒!”带着科研人的理性和韧劲,钟xx坚定地说。
领头雁带领优秀团队
除了自身亮眼的科研成绩外,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钟xx带领的科研团队,这个2018年才成立的年轻队伍,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已经在台州学院的科研团队里成绩名列前茅。
钟xx带领的环境与能源材料研究所共吸收了5位博士、1位硕士,其中今年8月份正式加入的胡志远博士毕业自中科院化学所,是团队里的新鲜血液,主要负责电化学催化材料的理论计算解释。
刚毕业时,胡志远手握多个高校投来的橄榄枝,但最后还是选择了来台州学院,除了向往江浙地区的风土人情之外,更吸引他的是钟xx带领的这个科研团队,“环境与能源材料研究所团队有项目运作基础,科研设备、平台都很吸引人,我希望能在之前的基础上取得更好的成绩。”胡志远说。
不仅如此,这个年轻团队还与温岭钱江摩托、台州昊泽碳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有长期合作,团队与企业工程师、生产工人共同探讨发现企业生产中的技术瓶颈,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还帮助企业整理企业优势竞争及所需的技术储备,使科技成为更强的生产动力。
创新之星事迹材料范文篇2
我今年11岁,是实验小学五年级二班的一名学生,是班里的副中队长。
我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我学习刻苦,兴趣广泛,乐于助人,关心集体,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而且热心班级的管理,性格开朗,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和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带头维护班级的荣誉,是老师的得力助手。
我学习优秀、多才多艺。自从上学的那一天起,我就明白,学生的第一要务就是学习,但我却从不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而是当作一种乐趣,所以年纪小小的我已经掌握了自己特有的学习方法,把学习当成一种“玩”,一种更有意义的“玩”。我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动脑,勤学好问,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找时间认真学习和阅读自己所喜爱的课外书籍。日积月累,不但知识面拓展了,视野开阔了,而且动手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加强。这样,我在自己兴趣的指引下,在保证学习成绩的前提下,爱好广泛。琴棋书画无所不好,而且弹得一手好电子琴,受到师生的喜爱。我不光能“弹”,而且能文,绘画多次在大赛中获奖,其中:作品《快乐的小熊猫》在吉林省青少年第十二届科技艺术大赛活动中获小学组绘画贰等奖;《鱼儿》在吉林省青少年第十四届科技艺术大赛活动中获幼儿组绘画壹等奖。
我在学校是好学生,在家庭懂得孝顺父母与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礼貌待人、关爱家人,深受邻里的夸奖。我爸爸是一位医生,工作很劳累,回家总是很晚;妈妈是一位教师,白天忙碌一天,晚上回家还要看报纸、整理资料。我深知父母的辛苦,从小就学着做家务活,洗衣、洗菜,还能做简单的饭菜,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我在家里的座右铭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我在社会能够做到热爱祖国、文明守法。记得有一次,学校里有一位学生得了白血病,学校开展了捐款活动,我把自己积攒下的零花钱全部捐给了那个得白血病的学生;在大街上,经常能看见有叫花子的,我也捐给了他们一些钱;或是看见地上有垃圾袋,我也能随时把它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
由于自己突出的表现,我多次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自强自立星”……
面对优异的成绩和众多的荣誉,我没有骄傲,我像一只展翅的雏鹰,正向着美好的明天飞翔。
创新之星事迹材料范文篇3
李xx,xx优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董秘、公共事务总监、科技项目负责人,高级经济师,高级经营师,浙大硕士毕业。获得xx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次,xx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次,获得专利15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台州市重点创新团队核心成员,xx省重点研发项目核心成员。
推波助澜开新篇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应有之责和审时度势的必然选择。仙居有这样一家企业,拥有高科技、高成长、高税贡和低能耗、低污染的三高两低特性,不但企业的发展理念与仙居绿色发展战略相匹配,而且,公司成功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可视喉镜及系列产品,拥有14项发明专利、73项实用新型专利、46项外观专利。公司产品已通过美国fda注册、欧盟ce认证、韩国kfda认证,并已在澳大利亚等国家成功注册。这就是xx优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优亿医疗这样成功的企业,它的众多成就离不开一位幕后的大功臣——李xx。2013年年初,李xx加入优亿医疗,先后任职董事长助理、董秘、公共事务总监和科技项目负责人。在优亿医疗八年多的工作时间,李xx主导完成了多项重点工作:主导公司转型升级,推动优亿医疗不跳高式升级,从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升级到xx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再升级到省级研究院;从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升级到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主导申报了3次省级重点研发项目,并作为主要人员参与项目的研发;主导申报了xx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和xx省优秀专利奖;主导公司获得“xx省绿色企业”“台州市瞪羚企业”,以及仙居县唯一的“国家小巨人”和“xx省隐形冠军”的荣誉。
这一项项令人瞠目结舌的成就都是企业团队在李xx的带领下,废寝忘食、不舍昼夜,千辛万苦,一路过关斩将,一步步取得的。
牵线搭桥引人才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源泉,是推动发展的动力,是科技兴起的根本。李xx不仅为优亿医疗取得多项荣誉,主导多项重点工作,同时也为优亿医疗引才,更为仙居引智。
2019年,为了引进某国际人才,李xx多次主持与专家的视频会,了解专家的需求,匹配公司的项目,筹划公司战略研发方向,参与人才文件撰写,审核人才汇报资料,陪同人才参与答辩。经过充分的准备后,该人才成功被认定为国家级人才,成为仙居近几年唯一被认定的国家级高级人才。在引进国家级人才的同时,李xx也成功推动公司的两位专家获评为台州500精英人才。
在为优亿医疗引才期间,李xx也不忘利用自身的资源,为仙居引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创业人才。他先后为仙居引进了台州500精英a类创业人才1名和台州500精英b类创业人才1名,其中该台州500精英b类创业人才已经在仙居落地投产。
在科技项目合作方面,李xx代表公司多次与各大院校及医院对接,先后与xx省人民医院、温医大附二院、台州医院、仙居县人民医院以及浙大等科研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合作文件,有力地支持了产学研合作和科研项目的落地,推动了优亿医疗技术的提升,用技术力量促进企业的高速发展。
“找准方向,努力到无能为力,人生就算不成功,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这句质朴的话语,一直沉淀在李xx的内心深处,这是他不断追求成功的核心标尺。
创新之星事迹材料范文篇4
1997年8月师范毕业,开始投身乡村科普教育工作。从19岁到42岁,从科技辅导员到科协工作者,因为热爱、执着与责任,22年来从未间断,将科学、科技、科普带到乡村振兴的最前沿。曾获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全国百姓学习之星、全国“科学之星”优秀指导老师、浙江省教育年度十大新闻人物等。相关经验及科普培训模式被誉为德清模式等,被央视二套、七套、十三套及《光明日报》《浙江日报》《科技金融时报》等18家媒体刊发,创建“创想科技展望未来”科协工作品牌。
她是孩子们心中与众不同的老师
1997年8月,潘xx在进入雷甸小学工作,跟着学校团队进入科技辅导员队伍。从最初的“三小”竞赛到后来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每年带着孩子们开展实践活动、创新项目研究,利用业余时间辅导孩子们,帮农村孩子与家长树立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理念。
她和雷甸小学的科技辅导员团队一起,带着养殖小组专门租田搞实验,带着种植小组利用校内校外开垦实验用地,放弃节假日休息,带着兴趣小组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潘xx是专业的语文老师,兼职科技辅导员却不敢有一点马虎,一直努力学习,以最快的.时间成长为科技骨干。她带领的学生曾五次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且获奖。潘xx所带的一届学生就有300人次县级以上获奖,另有6个项目分别在被誉为“中国少年儿童诺贝尔奖”的中国少年儿童海尔科技奖中获三等奖3项,全国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成果展中获优秀奖3项。更重要的是,这些理念积极影响着孩子们日后的生活、工作,无论是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服务还是科技项目评比,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她是4。8万乡镇学习者的“大群主”
很多人再次认识潘xx,是因为她4年建200个微信群,为4。8万农民兄弟寻求致富之路。
2015年,在小学干了18年科技教育工作的潘xx调入雷甸成校,同时兼任雷甸镇科协秘书长。刚上任,她就收到了一沓厚厚的科普培训清单及完成反馈等。几经梳理,她发现一个问题:科协面向农民的培训信息,普遍要通过行政部门逐级向下传达,然后再逐层上报。“自上而下的培训模式无法了解百姓对科技类培训的真实需求,更无法在第一时间给予他们帮助。”一番思考琢磨,她建了一个“雷甸科普信息发布”微信群,借助自媒体信息几何式复制带来的乘法效应,微信群一天就集中了200多人。学员们课上没有学透,导师第一时间微课指导,政策发布、招工求职等信息,群里都会及时发出来。
几年下来,潘xx根据科协工作的需求精准锁定对象,累计建立了200个微信群,她同时担任这200个群的群主。为了服务好这个庞大的群体,潘xx带领团队绞尽脑汁。她邀院士、专家、教授前来传经送宝,与农民“师徒结对”;她成立了“晓之语”工作室,汇聚科技、农产品安全、法律、卫生、医疗等各领域的专业人士,农民朋友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可及时得到专业解答。目前该模式已在全国23个省市同行内得到推广。
她是“科技改变生活”的代言人
在科普推广与开展科技志愿服务上,雷甸科协一直深受百姓喜爱,深受各类科技工作者的欢迎。得益于潘xx带领团队开发“创想科技,展望未来”课程、自创科普员及学习者的诚信积分,让更多人懂得,科技还有诗和远方。
在雷甸,科普课程一年超150场,多肉种植课程是最受学员欢迎的课程之一。“养肉就是养心,多肉不仅可以装点环境,还可以装点心情,让学员遇见更好的自己。”秉持着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潘xx开始致力于“创想科技,展望未来”课程的开发。科学饮食、科普制作、科技项目、创业致富……她带领团队亲自设计和开发课程,带着科技工作者一起学习改进。在雷甸科技讲座与活动中,学员既可以根据自己的不足当学员,也可以根据特长与优势当导师。学员说在雷甸科协的带领下,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交到朋友,让大家更懂得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意义。
“科技改变生活”课程,不仅激发了学员对生活的热情与自信,还使他们展现出让人意想不到的艺术潜力。一些学员作品甚至成了向社会推介德清(雷甸所在县)、助力德清全域发展的一张张名片。在莫干山赏花节、全省农民科技创富大赛、联合国教科文项目检查等活动上,雷甸科协志愿者与工作人员的每一次创意作品都会带来轰动效应,引来了国家级媒体的关注,在央视多套节目中出镜。
为了激发百姓学科学、懂科学、爱科学的积极性,潘xx还创造性地推出了科普学习诚信积分,这些学分可以用来兑换参加其他培训。“爸爸妈妈的努力能给孩子带来学习科学的机会,家庭女主人的勤奋学习能给男主人带来参加科技项目的机会,助人为乐还能换来提升自我的机会,学员们的学习热情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科普类课程的学习积分还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村居、企业储备干部人选等提供了有效依据。
她是手沾泥土的“科协实干家”
走近潘xx,发现她每天都把时间排得密密麻麻。调研、走访、开班、讲座……连轴转的工作节奏。但对于科协工作,她从不退缩,她认真地说,甘愿做默默奉献的服务生。
雷甸科协与雷甸成校合署办公,24小时开放,白天有空余的培训室谁都可以进入休息或学习,晚上则“变身”科技工作者的工作室,为更多群体提供创新创业学习、交流的场所。这样的模式与管理,引来全国各地200多家团体的参观学习,特别是《光明日报》、学习强国平台等对潘xx及团队进行报道后,有众多人打电话、加微信、现场来访等。忙碌的她还利用工作空隙在全国各地做了100多场讲座,推广科技工作者经验。为了服务更多人,让各地科技推广人受益,潘xx带领团队一次次完善培训内容、一遍遍修改活动方案……会议室里的一张会议桌见证了潘xx的忙碌。一张普通的会议桌,有时是培训桌,有时是诊断桌,有时是展示桌,更多的时候是办公桌和材料整理桌。
“无论是老科技工作者的进步,还是新科技工作者的收获,都让我看到了在乡村科普推广路上坚持的喜悦!”潘xx很感慨地说,乡村科技工作者是基层建设者的铺路石,是百姓实现中国梦的奉献者,是振兴乡村的点灯人,要把科普知识、科技项目、科研信息带给更多人,甘做科技工作者追逐美好生活的垫脚石。
创新之星事迹材料范文篇5
在三年的大学生活中,xx不仅文化课成绩优异,而且获奖颇丰。20xx-20xx年在“第七届中国国际青少年书画大赛”重庆赛区(油画景物)类青年组比赛中获得银奖;在20xx-20xx年第x届“中华情.快乐起飞”全国青少年优秀艺术人才选拔活动重庆赛区的比赛中,获得青年组书画类一等奖;20xx年被评为伊河师范学院“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 20xx年,在全国青少年艺术大赛重庆赛区的书画类比赛中荣获大学组风景速写一等奖;多次在国家核心刊期《大众文艺》发表作品。
在谈及自己的创作灵感时,xx谦逊地说道:“其实,除了总结前人的经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攀登艺术的殿堂以外,更多是来源于自己平时的锻炼和曾经身为青年志愿者的经历。我在大一的时候便参加了学院的志愿者服务团,参加了学院的许多活动,尤其是去年的“三下乡”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我们去到了贫穷落后的武隆县后坪乡,那里环境简陋,资源匮乏。但那里的孩子们对于学习的热爱却让我十分感动,虽然他们上学都要步行40多分钟的山路,每天早晨上课时,却没有一个孩子会迟到。直到现在,我还在和这些孩子保持联系,就在前几天,孩子们还在电话里说道:‘姐姐,你什么时候再来看我们啊,好想你呀’。当时我就在暗暗地发誓,我一定会尽我所能帮助这些懂事的孩子。现在想想,也正是因为这些经历,才让我有灵感描绘出色彩斑斓的生活和那些可爱的人。”
或许在别人看来,学习艺术的人都略显孤傲,但生活中的xx是一个爱唱歌,赶时尚的小姑娘。每周的《伊周》杂志她刊刊必买,在获得经验的同时也得到了更多美的体验。
当记者问她对于自己获得科技学术创新先进个人标兵的荣誉是怎么看时,她腼腆的回答道:“我没有想到自己会获此殊荣。这对我来说,是一种肯定,更是一股不竭的动力源泉,我会一直努力,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争取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让母校以我为荣。”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无论追梦的旅途有多么孤独,无论途中充斥着多少质疑和嘲笑,但xx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初衷,不懈追求,一步一步向她的艺术殿堂迈进。
创新之星事迹材料范文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