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课教案优秀7篇

时间:
dopmitopy
分享
下载本文

教师们在编写教案时,很多时候会考虑班级的具体情况,教师需在教案中考虑学生的情感需求,促进积极学习态度,以下是白领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识字课教案优秀7篇,供大家参考。

识字课教案优秀7篇

识字课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并学习相关词语,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了解谚语的意思,读后有自己的想法。

3、通过收集谚语,增长知识,认识更多的字,养成善于收集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10个生字。

2、能深刻理解5条谚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1、能深刻理解5条谚语所蕴含的道理。

2、通过收集谚语,增长知识,认识更多的字,养成善于收集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上课伊始,教师播放童谣《拔萝卜》,和学生一起表演说唱,营造轻松和谐的语文学习氛围,为接下来的一系列语文学习做准备。

2、师:小朋友以前听说过拔萝卜的故事吧!今天老师和大家又听了这首有趣的童谣,哪位小朋友知道歌谣中的老爷爷为什么一开始没有拔出萝卜,后来又成功了呢?

生:……

(引导学生明白“人多力量大,要团结合作”的道理。)

3、师:今天我们的学习也要依靠小朋友们的集体力量,团结一心才能顺利完成,加油吧!

二、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1、教师给学生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学生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再放资源,让学生跟着模仿朗读,自行纠正语音语调。

3、师:小朋友喜欢电视上老师读的吗?你也来模仿一下吧,然后读给同桌听听吧!

4、之后教师点名让小朋友读,同学集体帮忙正音。教师播放资源,和学生一起认读本课的生字词,并进行有重点的教授。

5、小朋友,这么多的精彩的谚语,你最喜欢那一则呢?为什么呢?

三、朗读感悟,理解品味

1、教师请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对这些谚语的理解,之后逐一进行讲解。

⑴教师为学生出示512抗震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谚语“人心齐,泰山移”的含义。

⑵教师为学生出示柴多火烧得旺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谚语“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的含义。

⑶“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教师请同学到前面来做实验:请一位女同学来折一根筷子,请班级最高最壮的男生来折一把筷子,看看结果。让学生从眼前的情景中明白道理: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容易”的反义词是“困难”。

⑷教师给学生出示植树造林防止沙尘的画面,帮学生理解谚语“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的含义。

⑸师:春天是怎样的景象?(百花盛开),出示画面,帮助学生理解“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含义。

3、教师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四、教师小结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了5句谚语,老师希望大家都将这些谚语铭记于心,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自己。

五、课外拓展

老师从别处又收集了几则谚语,大家课下也一起来收集吧,然后我们开个谚语发布会,看看哪位小朋友能结合自己的实际给我们讲一讲其中的道理。

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2、众人划桨开大船。

3、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4、让人一寸,行理一尺。

5、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6、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7、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识字课教案篇2

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5.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

第2/5页

(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6.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识记;比较识记法,如“入”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加一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设计意图: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有层次性地、有目的性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可以说,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识字课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仔细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所描绘的事物,并认识所联系的词语。

2.学会本课左右结构的字及独体字。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词卡

教学过程:

20xx年4月16日第九周星期三第一节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

说说夏天的夜晚有什么特征。(如天气,天空,人等)

二、课内悟: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有关夏天特征的词语,那么,夏天的夜晚又是怎样的`一番美景呢?

2、新授: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2、引导有顺序地观察图画,相机学习词语。

3、天上有些什么?这是什么时候?

出示:夜晚繁星亮晶晶

(1)正音:“星、晶”是后鼻音。

(2)还有什么东西也是亮晶晶的?

(3)指导朗读。

4、你们知道天上画的是什么星星吗?

出示:牵牛织女北斗星

(1)正音:织(翘舌音)女(鼻音)

(2)你们听过牛郎织女的故事吗?师可简单说一说。

(3)指导朗读。

5、看图上谁也在跟小朋友讲这个牛郎织女的故事呢?

相机出示:爷爷奶奶小丁丁

(1)正音:奶(鼻音)了(后鼻音,注意读准轻声)

(2)指导朗读。

6、还能从哪里看出这是夏天呢?

相机出示:竹椅蒲扇萤火虫

(1)正音:扇(翘舌音)萤(后鼻音)

(2)萤火虫是什么样子的?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

(3)指导朗读。

7、齐读韵文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词)复习巩固生字字音。

2、这些生字中,哪些是独体字?哪些是左右结构的字?

3、记一记“奶、织、女、斗”的笔顺。

4、反馈检查。

5、指导书写。

奶:右面的“乃”要写得稍微大些,“ㄋ”要一笔写成,不要写歪了。

织:左窄右宽

女、丁、斗:都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

6、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四、课后练:

1、填空:

奶:是()结构的字,第3笔是(),第4笔是()。

织:是()结构的字,共()笔,第2笔是()。

2、比一比,组词:

奶()织()丁()斗()

女()只()手()头()

3、一找牛郎和织女的故事,看一看,讲一讲给家长听。

识字课教案篇4

一、游戏引入,初识象形字

1.组织游戏:(出示课文插图)

(互)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

(2)小组同学一起合作,把你们看到的用简单几笔画下来,看哪一组画得多画得像。

(3)请一组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画。

2.引人新课:

(1)想看看古代人是怎样记录这些事物的吗?(示象形字)。

(2)猜猜看,这些古代字符分别表示图上的哪些事物?

门)这些古代文字逐渐演变,就有了大家看到的这些现代汉字。(示现代汉字)

二、识读字、词、儿歌

(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木会读的字多拼几遍拼音。

(二)识读字、词。

1.自读生字。(示生字)

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

2.同座互读生词。(示生词)

要求:词儿连读。

3.小组学习,查读字、词。

要求:小组同学互相帮助,让每位同学把每个字、词都读准。

4.全班查读字、词。

(l)查读字,正音。(开火车读、齐读)

重点指导:川chuan 什chen

(2)查读词:正音,词儿连读、读好听。

(指名读、齐读)

重点指导:

a.“竹子,石头,燕子”第二个字是轻声。

b.“竹子”:看,绿油油的竹子,品读。

“泉水”:听,泉水流动的声音,品读。

“燕子”:说,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燕子吗?品读。

(三)识读儿歌。

l、自读儿歌。(示儿歌)

要求:读准,读通顺。

2.指名读儿歌。

3.听录音读儿歌。

4放音乐自由练读儿歌,练好后读给好朋友听,请他给你提提意见。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5、齐读儿歌。

三、识字、写字:舟、竹、石、川、燕

1.认读要识写的生字。(不带拼音)

2.小组学习:讨论如何识记字形?

3.重点指导“燕”字。

(1)你有什么办法记“燕”字?(适时教学新偏旁“四点”,指正“燕’懒笔顺)。

(2)师范写“燕”字。(边写边说如何把“燕”字写好看。)

(3)生描红。

4.全班交流其余4个字的识记方法。

5.自学笔顺图。

6.描红,观察各字的重点笔画。

7.书写所学生字。

[说明]

?识字3》一课是苏教版标准本实验教材小语~年级下册中的集中识字课型,是以介绍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过程为基本内容的看字形演变识字。此课要求学会9个生字,l个只识不写的字,认识3个新偏旁;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

在设计教学时,首先我们特别重视文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整合,以识字为切入口,以识词为中介,最后再以诵读儿歌来巩固树深识字、识词的成果,把看图到识字、识词,到儿歌连为一体。同时,注意处理好各部分的轻重,儿歌是为了结识字提供语境,而不是阅读课文,重点还应是识字、写字。于是,我们把整个课堂教学分为三大块:一是游戏激趣,引入新课;二是读准字、读好词、读通儿歌;三是识记字形、写字训练。接着,我们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设计各环节具体的学习方式及教学过程。

1、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开课时的游戏设计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情境,在观察、画画、猜象形字的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来历,同时起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我们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坚持“先自学而后教”、“专教那些学生不会和相对薄弱”的原则。在识读部分采用整体感知,自读课文,自读生字,同座互读词,小组合作学习查字、词,自读、听读、练读、好朋友互读儿歌等形式。在记字、写字部分采用小组讨论记字;自学笔顺图、自己描字、自己观察掌握如何把字写好看等过程,让学生充分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在“刀刃”上,只对难读准的字,如“川、什”加以示范,对不易理解、读好的词,如“竹子、泉水、河川、燕子”加以点拨,对难记、难写的 “燕”字加以指导,培养了自主学习意识,锻炼了自学能力,培养了合作精神,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各方面得到发展。

2.求实。

对于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力求扎实。识字“实”:我们安排近20分钟时间识字,从初读的读准字音,到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到训练词儿连读,然后到小组学习查读字、词,人人过关。

识字课教案篇5

一、教材简说

“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新春的勃勃生机让我们感到浓浓的春意扑面而来;“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暖,雨露滋润桃李枝头蓓蕾红”,形象地写出了事业的繁荣景象。这些对仗工整、语言优美的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适当了解一些对联和对子(对偶句子)的知识,不仅可以锻炼其遣词造句的能力,还能陶冶他们的情操,增强他们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本课借鉴了有关传统蒙书的结构和语言形式,把几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组合在一起,不但引导学生识字,还蕴含着对对子的启蒙,可谓一举两得。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对对子的知识不必过多讲解。

二、学习目标

1.认识“虚、骄”等9个生字。会写“短、对”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几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

3.有主动积累对子的愿望。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生字呈现的方式:在学生借助拼音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将课文中出现的本课生字留下,其余的字隐去。

2.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认识的。

3.小组合作认读生字。先自主认读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向老师或同伴请教,然后在小组内进行汇报、交流。

4.指导学生读准生字的字音:“诚、实、招”读翘舌音,“赞”读平舌音。

5.通过拼字、贴词语等游戏巩固识字。

6.本课要求写的字有五个是左右结构的,都应该写得左窄右宽。但是,要引导学生观察其中一些细微的差别:“短、对”二字,只是左边略微窄于右边;而“冷、淡、情”三个字,左边明显地窄于右边。教学中,可以把“冷、淡”二字结合起来进行两点水和三点水的比较。“热”字中间的一点不能丢掉,要提醒学生注意。

(二)朗读感悟

对子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语言形式,学生会很感兴趣。要充分利用学生喜读、爱记的特点,让他们反复朗读、吟咏、记诵,在读中感受对子的语言特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朗读对子要注意节奏感,韵脚要收得干脆,不要拖长。要读出词语的对应关系。

(三)实践活动

1.你还能说出几个对子吗?

2.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更多的对子。

3.找一找你的身边谁是这样的好孩子:勤劳,待人热情,诚实,虚心好学。说出他们的名字,如果能具体说说他们做的事情就更好了。

四、教学设计举例

片段??

巩固识字

1.拼字。

把合体字“骄、傲、诚”等每个字分成两部分,成为汉字部件。你能将这些部件拼成汉字吗?两名同学一组,看看哪一组拼得快。

2.“走迷宫”。

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迷宫。迷宫里有许多汉字,如果你能准确读出每个汉字,就能顺利走出迷宫。谁愿意玩这个游戏?选出部分学生参加这个游戏。教师点击鼠标一次,迷宫中就出现一个汉字,学生认读生字,直至走出迷宫。

3.看图贴词语。

出示有下列内容的图画:图一,两枝铅笔,一短一长;图二,两个小朋友,一个在热情地招待客人,另一个脸上表情很冷淡。词语卡片:长、短、热情、冷淡。学生看图,将词语卡片贴在相应图画的下面。

片段二

朗读感悟课文

1.教师范读本组教材的学习提示,学生整体感知本组教材内容。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练习自由读,要求:字音要读正确。

3.学生汇报朗读情况。

(1)指名朗读。对于学生读不准的地方教师要予以指正,并且鼓励学生加强练习。

(2)在小组内汇报朗读情况,读给同伴听。

(3)练习熟练朗读,要求读流利。

4.再读课文,巩固生字。

出示不注音的课文,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5.读课文,练习背诵。

(1)指名朗读课文。分组朗读。全班齐读课文。

(2)练习背诵课文。

师生、生生合作对对子。学生自己独立对对子。

6.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在这篇课文里,你最喜欢哪些词语?请用铅笔画出来,再读一读这些词语。

(2)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词语。

(3)你会读下面的句子吗?请试着读一读。

出示“我会读”中的句子。指名读。练习背诵。

7.扩展活动。

谁还知道别的对子?

识字课教案篇6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学会本课生字,仔细观察图画,借助图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字词。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

教具: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小朋友们,请大家看这幅图:这是什么地方?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今天我们就一块到大

自然中去采集昆虫标本,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好吗?

二、看图学文,学习部分生字词

1.出示图: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叫标本吗?

2.星期天,生物小组的同学们为了举办一次昆虫知识竞赛,他们决定采集一些昆虫的

标本,他们到哪儿去找昆虫呢?

三、读准字音,归类读词

3.小组读。齐读。

1,学生自读,出示生字词。

2.认读生字、正音。

4.用“采、集、虫”口头扩词。

四、指导写字

1.学生照笔顺提示,自由练习书空。

2.重点指导:

集:

采: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仿影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学会生字,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

教具: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旧知。

1.读生字、新词卡片。

2.书空“采”、“采”的笔顺。

二、继续看图学词语。

1.假日里,同学们来到了大自然中采集标本多开心呀!谁来说说图上有哪些昆虫?

2.学生小声借助拼音自读生字词。

指名认读、正音。

3.理解词义。

⑴出示蝴蝶标本,这就是用蝴蝶做成的标本,蝴蝶的种类很多,各种各样,也非常的漂

亮。

⑵“蟋蟀”又叫“蛐蛐”,它是怎么叫的?你们知道吗?它的叫声不是用嘴巴发出来的,

而是通过翅膀的磨擦产生的。

⑶哪些小朋友捉过蜻蜓?它是益虫,能消灭蚊子,所以,我们应当保护它,不要捕捉它。

三、诵读韵文

1.归类读韵文。

2.齐读,边读边想大自然的美景。

3.背诵课文,边背边想像。

四、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牛、蚂、蚁”。

2.学生照课文提示说笔顺。

3.记忆字形。

板书:牛、蚂、蚁

教学后记:大部分学生已学会本课生字,能仔细观察图画,借助图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字词。

识字课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逐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

难点:

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4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初步感知成语的意思,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讲故事《拔苗助长》。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讲述故事《拔苗助长》。让学生找出与故事内容相符的成语。(贴成语卡片“拔苗助长”)

简单介绍成语的特点。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而且比较固定。有的成语一读就懂,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故事才能懂得意思。

2、你还知道哪些成语?(如有本课的就贴上成语卡片。)

3、引导学生读第四组导语:一些词语和故事能使我们受到启发,让我们认真读一读吧!(揭示课题:识字4)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读全文,生字多读几遍。

2、检查:你会读哪些成语?教教大家。

⑴指名教读,纠正读音。重点教读:相得益彰,管中窥豹,一叶障目,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⑵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分组开火车读。注意区别平翘舌音。

⑶你认为哪些生字该提醒小朋友注意?

重点引导:区分字形、读音:彰——障;重点识记:豹、泰、渠

三、朗读感悟,了解大意

1、自由朗读。注意读准确,读通顺。

2、师生对读。老师读前一个词语,学生对后一个词语。读后交换。

3、生生对读。一人读一个词语,或一人读一节,互相正音。

4、齐读。指导读出韵味,注意体会韵脚的读音:长—彰,天—山,功—成。

5、理解第三组成语:拔苗助长、徒劳无功、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从这四个成语中,你明白了什么?你是怎样知道的?让学生交流课外了解到的知识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引导质疑,由其他同学帮助解决。难题由老师帮助解决。)

6、合作学习第一、二组成语。讲讲自己知道的成语有关的故事,或说说自己了解到的成语的意思。全班交流汇报

7、朗读全文。要求正确、流利,读出韵律感。

四、写字指导

1、出示要写的字:补、拔,仔细观察,然后提出要注意的地方。

2、教师范写:补、拔

3、学生临写,再交流。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4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熟读成诵,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逐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看字卡说词语。贴成语卡片,分组读成语。

2、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学生认读。

二、读文成诵

1、师生对读。生生对读。小组对读。

2、齐读。读出韵味。

3、试背。

三、积累成语

学了识字4,你喜欢其中的哪些成语,读一读,抄在“积累本”上。与同学交流所积累的成语,说说喜欢的理由。

四、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我会写”中的6个生字:寸、落、功、助、取、所,认读。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提出需要老师重点示范的字。

3、在书上描红,再写两个字,老师巡视纠正。

五、课外阅读指导

1、读本组后面的课文,想一想,课文与本课哪个词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2、看看学习小伙伴想做些什么,你们呢?(读成语故事,积累成语;做字词卡片等。)

识字课教案优秀7篇相关文章:

中班下教案优秀8篇

数学吨的认识教案优秀8篇

销售课培训心得优秀8篇

2024上网课作文优秀5篇

职场礼仪课心得优秀5篇

美术培训课心得优秀6篇

消防课培训心得体会优秀6篇

化学课教师年终总结优秀6篇

上销售培训课心得体会优秀8篇

教师说课演讲稿优秀6篇

识字课教案优秀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3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