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语文教案最新6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其实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准备的重要工具,教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避免脱离课程实际,下面是白领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五年级上语文教案最新6篇,感谢您的参阅。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最新6篇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篇1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描述的是纯真、难忘的童年岁月。教材安排了有关童年的古今诗词,也有名人名家对儿时情怀的追忆,讲述的都是亲身所为,亲眼所见,而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安排都是针对童年话题的说说写写。《古诗词三首》是本组教材的开篇,天真烂漫的童年情怀,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共鸣,也特别能激发对童年的向往,用古诗词的语言描述的童年情景,更是活泼跳跃,意境深远。《牧童》、《舟过安仁》两首诗以轻松、诙谐的笔调描绘出悠然自得、无忧无虑的牧童和两个张伞使风的顽皮儿童,凝练的诗句中充满了童真、童趣。《清平乐村居》以轻快、流畅的语言,徐徐铺开一幅恬淡、惬意的农家生活图,令人深深地沉醉其中。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新字,通过看图比较等方式,记住“篙”、“棹”的音形义。会写7个生字。

2.读准诗词,注意停顿,读出节奏,有感情诵读三首古诗词

3.通过画面想象,图文结合,查看注解、关键词比较等方法,品词潜句,体会牧童的悠闲无虑,使风儿童的顽皮可爱,以及溪畔农家生活的和美、恬淡、惬意。

4.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诗句的意思,并能够将自己喜欢的一首改编成一段话。

教学重点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加强诵读,从中体悟诗词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抓重点词,感受诗词独特情韵。

教学时间:

2课时

基本程序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牧童》、《舟过安仁》。

一、话题导入:

1.板书童年。齐读。有人说童年是一首首动听的歌,有人说童年是一幅幅美丽的画,你说童年是什么?七彩斑斓令人难忘的童年,让古今中外所有的人都怀念着,留恋着,让你们这些小小的孩子珍惜着,童年还是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2.出示两首诗,自读。

二、学习《牧童》

1.只显示一首《牧童》看屏幕自读。问会读了吗?这首《牧童》让我想起了清朝诗人袁枚的《所见》,齐背: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读起来多么有声有色,动静相宜啊。

2.我们也把这首诗读活吧,老师建议看着书再读,问为什么要看着书读?因为书中有许多辅助的知识。谈一谈。生看书自读,边想象边自读。教师表扬读书姿势,表扬读诗时的神情动作。

3.指读。正音。讨论“铺”与“横”的读音。教师出示字典中的'意思,让孩子们选择正确读音。再指读。“蓑”读准平舌音,看图了解,集体书写这个字。

4.诗歌,朗朗上口,古人读文作诗难免摇头晃脑,正是因为古诗具有强烈的节奏感。你能让节奏感强烈点吗?

5.指读,停顿时间的长短由自己决定,看谁读得最象诗。

6.读了很多遍了,你读懂了哪一句?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7.聚焦作者吕岩。吕岩,字洞宾,就是传说中八仙之一,早年中过秀才做过官,晚年隐居山中,人们不知其去向,于是大家都说吕岩得道成仙了。你说,神仙一般的吕洞宾为什么偏偏为牧童赋诗一首?肯定是牧童有哪方面的东西,吸引了他?再读诗歌,说说,让神仙羡煞的究竟是什么?

8.指说。体会情感,随机点拨,比较“六七里”写出了草野的辽阔,“三四声”写出了吹笛的随意,笛声的稀少,但足以表现牧童随意随性的情景,数字前后不得调换。“弄”字感受随意自在。“不脱蓑衣卧月明”由“不脱”体会悠闲自在,无拘无束。读好句子。

9.齐读诗歌。这是一位怎样的牧童?(悠闲自在,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带着这样的感情一次次齐读。我们喜欢这样的童年,齐背。

三、学习《舟过安仁》

1.出示诗。读读作者的名字,杨万里。还记得他写的其他古诗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荫。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是杨万里写的《宿新市徐公店》。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写的另一首描写孩子的诗。

2.这一路,途中一船上的两小儿深深吸引了杨万里。自学古诗,自说意思,思考是什么吸引了诗人。

3.指读一二句。读准“篙”与“棹”,说说图上哪个是篙,哪个是棹,可以用几种方法来判断?做做“收”和“停”的动作。指读。

4.一船两小儿,普通渔民家,一撑篙,一划棹,本来也没有什么令人生疑的地方啊。你倒说说什么地方引起了作者的好奇心?多么奇怪的收篙停棹。

5.河水轻泛波,两岸苇草茂。清风拂面来,小儿童心俏。小伙伴撑着篙,划着棹,撑着撑着,划着划着,你仿佛听到其中一个说?另一个说?

6.为什么这样?读三四句,读懂了吗?说说。

7.怪生的意思?怎么读,最能读出杨万里恍然大悟,被孩子们的天真顽皮逗乐了的样子呢?指读。(老师仿佛看到杨万里,捋着胡子哈哈大笑。老师似乎看到杨万里眯着眼睛,颔首微笑。老师觉得,你也很想成为这样的小孩子……)

8.你就是杨万里,你坐船过安仁,你看到了一船两小儿,你来读整首诗,你也来读。指读。如果说《宿新市徐公店》中,杨万里抓住疾走追蝶,写出童年的烂漫,那你说,《舟过安仁》抓住了什么情景?(无雨张伞,张伞使风)我说,杨万里,这么爱写儿童的事,肯定是羡慕儿童。你说羡慕的是什么?(天真烂漫,调皮可爱……)带着这样的感情,一起读。

9.背诵。

四、背诵积累

背给同桌听,背完跟同桌说说你更喜欢成为哪个孩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清平乐村居》,选择喜欢的古诗词写一段话。

一、复习引入,比较诗词

1.上节课学习了两首古诗,齐背。刚才背诵的两首古诗每一句都是几个字?所以也称七言诗。出示《清平乐村居》,观察一下,这首跟我们平时看到的古诗有什么不同?

2.题目有两个,像这样的古诗形式叫“词”,读准“乐”,前者是词牌名,最早的词是用来像歌一样吟唱的,不同的词牌代表不同的乐曲呢,所以念ue,齐读,后者是该词的内容,有的词只有词牌名,没有后面的小题目。因为词的句子长短不一,词又被称为“长短句”。

3.联系旧知。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两首词吗?其中一首词牌名就叫《忆江南》或者叫《江南忆》,作者白居易。齐背。另一首是张志和的《渔歌子》,齐背。我们今天的这首词,跟我们学过的这两首还有一个不同之处,观察?(两段。)许多词都像这样分成上下两段,中间空开,上下段分别被称为上阙和下阙。

二、品词体会,感情朗读

1.自读准音,指读上下阙。

2.再自读,汇报读懂了什么,不懂什么?

3.集体交流:翁媪、吴音、亡赖。翁媪,文中指的是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妻,那能不能换成夫妻?亡赖,通假无赖。相媚好,指互相逗趣、取乐。

4.指说末句意思。说说“醉”在这里是什么意思?陶醉?沉醉?酒醉?低矮的茅草房中的这一对翁媪为什么而醉?为谁而醉?(为夫妻情深,相敬如宾,其乐融融而醉)。读好“白发谁家翁媪”中的羡慕之情。

5.还为什么而“醉?(为儿孙满堂,家庭和美)随机教学下阙,扣词“卧剥”,体会小儿的淘气。淘气而让人欢喜。指读。

6.是的,多么令人羡慕的农家生活,作者辛弃疾是宋朝著名的爱国词人,与苏轼被世人和成为“苏辛”,而他的诗以热情洋溢,慷慨悲壮,豪放爱国著称,没想到被这贫寒的农家生活深深打动,豪放热情的诗人辛弃疾也醉了,你说最是打动他的是什么?随机指导提升朗读。齐读。

三、指导释义,仿说句式

1.多幸福的农家生活,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吗?指说词义。教师随机点拨。

2.“大儿锄豆溪东”,这句话写了“谁在,干什么,在哪儿”跟我们平时表达的顺序有所不同,你能这样来说说“中儿”“小儿”和“翁媪”吗?

3.小结:茅舍、小溪、青草,多清新优美的田园美景,翁媪醉酒舍中,大儿锄豆溪东,中儿编笼溪中.小儿剥蓬溪头,寥寥几笔描画一派田园生活景象,给人和平安宁、自然朴素之感,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正是词人“醉”的原因吧!

4.积累自背,感情齐背本词。

四、想象练笔,拓展延伸

1.童年是牧童无忧的笛声,童年是无雨张伞使风,童年是溪头卧剥莲蓬,让我们再深情读这三首古诗词。

2.你最喜欢哪一首?是的,你最喜欢的哪一首里肯定有什么东西让你很动情,你最喜欢的那一首里或许有你童年的身影,你最喜欢的那一首里肯定有你难忘的场景,拿起笔,把你喜欢的那一首变成一片风景,一件小事,加上你的感想,变成一段小吧。

3.交流点评。

4.上网搜索辛弃疾的其他诗词,并搜一搜词牌名清平乐,看看还有哪些同类作品。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篇2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松鼠》,掌握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小动物——松鼠。(板书课题)

2、你了解松鼠吗?说给大家听听。(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内容)

3、你还想了解哪些方面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下面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帮助大家多少。

二、讲授新课:

(一)初步感受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认识生字。

1、学生自己独立阅读课文。共同交流阅读课文时需要注意的内容。

2、学生独立的阅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个别的学生。同时了解其他学生生字的掌握情况。

3、老师出示课文中的新生字和新词语,检查掌握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

四肢 敏捷 镶嵌 搽过油 格外 嬉戏 歇凉

遮蔽 榛子 橡栗 储藏 缝隙 树杈 摇晃 干苔藓

4、集体交流课文中出现的不同句式现象。(出示投影片)

⑴它们好像怕强烈的日光,白天常常多在窝里歇凉,只在树枝被风刮的乱摇晃的时候,他们才到地面上来。

⑵松鼠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常常把窝搭在树杈儿中间。

⑶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来一些小树枝,交错着放在一起,再找一些干苔藓铺在上面,然后把藓苔压紧,踏平。

⑷秋天,松鼠就储藏过冬的食物,把它们塞到老树的缝隙里,赛得满满的。

⑸他们带着儿女住在里边,有暖和,有安全。

5、同位之间互相读一读这些句子,互相进行发音的纠正。

6、学生再进行朗读课文,老师了解个别学生的读书情况。

7、请你快速的找一找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指学生回答。

8、请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仔细听课文读得是否准确。

(二)熟读课文,解决阅读中的疑难问题。

1、在朗读过程中,生字、词语、句子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提出来。

2、指学生提出生字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进行解决。

比如:重点分析记忆“捷遮蔽嵌”等生字。

3、请你把新生字从课文中找出来,读一读它们在哪些句子中?

4、在课文中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明白?(指学生提出来,比如:嵌、嬉戏、歇凉、藓苔、橡栗)

5、老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具体句子,利用更换词语、直观演示等方式进行理解。

6、在解决阅读障碍的基础上,学生再进行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文章中的松鼠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7、指学生回答,老师板书:美丽、可爱

三、课堂小结:

老师小结:短短的一篇文章给大家介绍了一种美丽、可爱的松鼠,那么小松鼠哪些方面美丽、可爱呢?课下思考也可以在书中进行划一划、写一写。

四、板书

美丽

松鼠

可爱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抓住不同季节的典型景物。

2、表达自己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本单元课文中观察和描写的方法,表现季节的特点。

2、按照一定的顺序,运用描写的方法把内容写具体,表达自己的实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培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运用本单元课文中观察和描写的方法,表现季节的特点,把内容写具体。

教学设计:

第四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一单元的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副生动精彩的画面,那神奇绚丽的自然之景让我们感到惊奇与敬畏,也激发了大家观察的兴趣,很多同学开始留心生活,开始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变幻多姿的四季之美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和谐与美:春天,万物复苏;夏天,骄阳似火;秋天,硕果累累;冬天,白雪皑皑。那么,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它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在这个季节里,你获得过哪些快乐?

二、描述画面,猜想季节

1、用简短的语言,抓住典型景物,表现季节的特点,但不允许说出季节的名称。

2、指名猜想同学们描述的是哪个季节,要求不仅说出是什么季节。

三、分组讨论,交流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

四、品位四季,引导口头表达

1、创设情景,学习表达

你们最喜爱的季节是什么?它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为什么?

2、出示范文,引导表达。

要求学生朗读范文,说说文章为什么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组织讨论,相机归纳:抓住春天的特点,抓住典型景物的形态、色彩、变化,从听到的、看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想象到的等不同方面,运用比喻、拟人、对比得便法手法进行细致地描写,描写有序,语言生动,抒发真情。

3、鼓励学生抓住季节特点,根据自己的观察所得,变换观察角度和表达顺序,重选典型景物以及任务的衣着、开展的活动,改写、补充、续写范文,启发学生多角度构思,多角度描写,防止个避免学生习作千篇一律的现象。

五、描绘四季,鼓励动笔成文。

第五课时

一、讲明习作的修改要求,强调修改的方法、符号。

二、自我修改,延伸课外。

1、动笔尝试自我修改,使文章更精美。

2、回家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给你写的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再次修改。

三、交流习作,互相提升。

1、组内互相交换看对方习作,组内互评。

2、共同评议是否写出了季节的特点和对季节的喜爱。

3、共同修改。

4、推荐组内同学读习作,大家欣赏。

四、整体评文,总结闪光之处。

五、展评习作,赏读优秀作品

1、选取几片在表达上各具特色的优秀作品,师生共同赏读评议:哪些画面令人难忘?哪些词句印象深刻?

2、选取更多学生的精彩语段组织点评,进一步领悟表达的顺序,描写的方法。

六、精心修改,锤炼习作语言。

鼓励学生通过自读自评自改,互读互评互改,修改习作。

七、修改定稿的习作抄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篇4

总—物产丰富、风景优美

富饶的西沙群岛

分—海面、海底、海滩、海

总—更加美丽、更加富饶美丽的小兴安岭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会写“汇、欣”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

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出示中国地图,教师谈话:在我国东北有一个著名的林区——小兴安岭,为了加强旅游业,林区管理局决招收一批导游,大家想报名参加竞聘吗?

一、明确要求

那么大家怎样在竞聘中获得成功呢?学生讨论,师生共同确定“闯关”要求。

二、读书闯关

①闯第一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②闯第二关——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检查巩固

①听写生字新词,听写有关句子。

②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继续闯关

①闯第三关——展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诱人景色。

a.学生先和自己要好的朋友练一练,或和同座练说。

b.学生自由登台介绍,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②闯关总结:同学们经过自己努力,不但读得好,而且说得好。你们都是合格的小导游。

三、拓展活动

①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②利用星期天观察家乡的一处景物,并且抓住景物特点写一写。

板书: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绿色的海洋

春夏秋冬

美丽的大花园

巨大的宝库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篇5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板书设计:

颜色配合?

精巧的诗 身段大小 适宜?

16、 白鹭 (实在)是 觅食 (钓鱼图)

?《赞美之情》 韵味无穷的诗 栖息 (瞭望图)

飞行 (低飞图)

作业设计:

课内:

1、描红、临写生字。

2、抄写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外:

1、背诵课文。

2、积累杜牧写白鹭的诗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随笔

一、谈话揭题?

1、出示罗丹的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让学生说说对名言的理解。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美,去发现语文课本中的美。

2、你们还记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句吗?这是大诗人杜甫的名句,(背一背)。说说从诗句中发现美了吗?谁见过白鹭?指名说说(出示图片)让学生边观察边听介绍:白鹭,体长约54厘米,全身羽毛雪白,繁殖期间头部有两根长翎,背和上胸部分披蓬松蓑羽,以后消失。主要生长在我国的长江以南等地方,春夏季多活动于湖边沼泽或水田中,主要以小鱼等为食物。

3、出示杜牧的诗句:霜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这是杜牧笔下的白鹭,(让学生自由读读,读完后说说自己对白鹭的认识。)

4、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也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6课《白鹭》(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想想白鹭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3、指读生字词:

(1)白鹤 蓑毛 长喙(镶)嵌 玻璃框 嗜好

(2) 配合 适宜 寻常 美中不足?

瞭望 孤独 安稳 韵味无穷

4、齐读词语?

5、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相互检查读书情况,相互纠正读音,指导读顺句子。

6、指读课文,评价读书情况。

7、交流初读后的收获:谈谈白鹭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不求说得全面,只要能说到一些就行)

8、质疑:读了课文后有什么疑问吗?(针对字词或句子进行提问)

三、再读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2、在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地方作上记号,写写你的理解。

3、指读第一、第十自然段,读完后谈谈自己的理解,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

4、讨论:说说诗有什么特点?让学生从诗的短小、精练、节奏感强、富有意境等方面去猜测白鹭的特点,理解作者把白鹭比作诗的写作特色。

5、朗读1、10自然段,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6、再次朗读,体会首尾呼应的作用。

四、作业

1、认清生字的形,相互提醒易错的部件。

2、描红、临写生字。

3、抄写词语。

4、课外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读1、10自然段,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再读,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分组读,体会首尾呼应的作用)

2、试背诵这两个自然段。

二、读讲课文

1、白鹭是一首诗,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赞美它呢?默读课文,想想原因,找找课文中与之相对应的段落来,可以四人小组商量一下。

2、讨论交流:指名读找到的课文,说说从中体会到了白鹭的什么特点?还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出示有关的段落和图片)(第2节的概括、第3节的比较、第5节的'具体描述中,写出了白鹭的精巧,也能体会到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3、结合进行板书:颜色配合、身段大小、适宜

4、指导朗读有关的段落(练读,指读或范读,评读,齐读)

5、小结过渡:因为白鹭的颜色配合、身段大小都很适宜,所以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那说它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又是为什么呢?

6、交流:指读有关的段落(随机出示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理解,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想象课文所描述的画面,给画面取个好听的名称。(结合板书:觅食、栖息、飞行;钓鱼图、瞭望图、飞行图)

7、(第6节中重点抓住 “站着钓鱼”、“成了一副嵌在玻璃框里的图画”体会拟人、比喻的写法,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第7节中抓住“人们说它是在瞭望,可它真的是在瞭望吗?”引导学生想象白鹭到底是在干什么?体会白鹭栖息时的悠闲姿态;第8节中抓住“偶尔”、“悠然”、“一大乐事”等词语,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第9节中抓住“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这句反问句,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8、你们喜欢这样的画面吗?能否通过朗读来表达你的喜爱之情?(选择一、两个画面,再练习朗读)

9、交流读书,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画面,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10、小结:不管是早晨、白天,还是黄昏,不管是白鹭觅食、栖息,还是飞行,白鹭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虽然它不会唱歌,但它那么美,本身就是一首无声的歌,怪不得作者那么喜欢白鹭,要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赞美它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11、让我们借用作者的语言,再一次来赞美一下白鹭,齐读1、10节。

12、你还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它?(学生说话训练)

13、再次出示杜牧的诗,让学生读读,体会白鹭的美。

14、不管是杜甫也好,杜牧也罢,还是郭沫若,他们都用美好的语言来赞美白鹭,让我们把他们的精彩语言复制到自己的头脑里去。(自由选择内容,练习背诵)

三、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试背杜牧的那首诗。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孜孜不倦、直截了当、万般无奈、滔滔不绝、烙印”等词语。

2、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合理想象莫泊桑的心理活动,进行创造性复述。

3、感受莫泊桑不断追求出色、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合理想象莫泊桑的心理活动,进行创造性复述。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课件

学生:预习生字新词:酷爱,孜孜不倦,作品,万般无奈,滔滔不绝,烙印。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反馈学生预习课文后对莫泊桑和福楼拜两个人物的了解,并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反馈学生预习课文后对主人公莫泊桑的了解,揭示课题。

(1)初步了解莫泊桑的成就。说的好,这就是莫泊桑,他写出了很多有世界影响的名著,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有(随机把“作品”一词出示在黑板上)短篇小说——《项链》、《羊脂球》。(出示ppt)

(2)复习“拜”字写法,读好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课文讲述的就是青年莫泊桑在成长为作家过程中的一个故事。齐读课题——莫泊桑拜师。

“拜”是一个熟字,注意,它的右半部分是,四短横,一竖。(描红)

让我们再来读好课题——莫泊桑拜师。

2、反馈学生预习课文后对福楼拜的了解,理解“文学大师”。

(1)了解文中另一个人物福楼拜。

文中莫泊桑拜谁为师福楼拜。

谁能把他的身份介绍具体福楼拜是19世纪法国文学大师。

(2)理解“大师”的含义。

什么样的人人们会尊称他为大师啊在某些领域中相当有造诣的人。

福楼拜在文学创作方面极有造诣,所以被人尊称为——文学大师(拿词卡)带着崇敬的语气,读好——文学大师。

3、联系课文第一小节,理解“酷爱、孜孜不倦、作品”的含义,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了解莫泊桑拜福楼拜为师学什么。

●莫泊桑要拜这样一个响当当的人为师,学什么呀?

●抓住文中句子:他从小酷爱写作,孜孜不倦地写下了许多作品,但这些作品都是平平常常的,没有什么特色。理解“酷爱、孜孜不倦、特色、作品”几个词的含义。

●因为他的作品总是平平常常。(贴:平平常常)

所以他追求让自己的——作品有特色。(贴:有特色)

(2)小结,初步感莫泊桑是个有追求的文学青年。

(3)抓住“酷爱、孜孜不倦、特色、作品”几个关键词语,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莫泊桑拜师学什么。

二、深入学习,学习创造性复述,体会莫泊桑不断要求进步、勤学苦练的精神。

(一)学习莫泊桑第一、二次登门请教的经过。展开合理想象进行创造性复述。

1、学习课文1—5小节,通过朗读,了解人物对话内容,指导抓好莫泊桑的心理活动,展开合理想象,练习创造性复述,了解“功夫”的具体含义。

(1)反馈文章写了莫泊桑几次登门拜访。

(2)了解莫泊桑拜师过程中,福楼拜是通过什么方式教他的。文章中三次登门,也都着重描写了莫泊桑和福楼拜之间的——对话。

(3)读文,了解前两次登门莫泊桑提出的问题。

①学生先自由朗读莫泊桑前两次登门,读读人物之间的对话。

②指名读,读出疑问的口气。

③把莫泊桑说的第三句话用疑问的口气读出来。

(4)了解第一次登门面对莫泊桑的困惑,福楼拜如何指导他的,理解福楼拜所说的“功夫”的具体含义。

①师引读人物对话。

②想象莫泊桑的心理活动,进行创造型复述。

莫泊桑听了福楼拜的说他的功夫不到家,心里会想什么呢谁能联系课文的第一小节说一说。

③理解“功夫”的具体含义。

●于是,莫泊桑急切地问,那——(指导读好莫泊桑的话)

●福楼拜又是怎样指导他的呢自由读一读这段话。

板书:看详细、长期记

●就是莫泊桑第一次登门,福楼拜针对他的问题——写不生动(指指黑板上的板书)教他的方法,谁能用一句话说清楚。

●小结:今天我们抓住的是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来展开创造性复述的。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还要继续练习抓住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来展开创造性复述的。

2、学习第6小节,理解“单调”。

(1)读文,了解第一次登门后,莫泊桑的做法。

第一次登门,莫泊桑按照福楼拜的要求去做了,他是怎么做得拿起书,一起读读课文第六小节。

(2)引读课文。

他连续看了三天都——一无所获(板书)

(3)想象三天莫泊桑看到的东西,理解“单调”。

●同学们,第一天,莫泊桑站在街道上看到——(马、车)大街上来来往往只有马和车吗没有人吗?(人、马、车)

●第一天,他看到了人、马、车,看不出它们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想到老师要他长期看,于是决定第二天再看,可他看到的还是——(人、马、车),还是没发现什么特殊之处,第三天又去看,看到的仍然是。(人、马、车)

三天看到的东西都是一模一样,用文中一个词形容就是:单调。

(4)师小结

3、学习第7、8小节,读福楼拜的话,理解这里的”功夫“指“会观察“。

(1)自由读福楼拜说的话。

在这样的情况下,福楼拜是怎样告诉他的,自由读读福楼拜说的话。

(2)请一生读福楼拜说的话,并注意读好一些四字词语。

这段话比较长,看谁能一口气读清楚。(富丽堂皇装饰简陋狂风暴雨烈日炎炎)注意读出感情。

(3)发现福楼拜说的这段话的表达方式。

你们发现了吗福楼拜讲了一连串的话,都是什么句?

他究竟问了多少问题啊。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最新6篇相关文章:

统编五上教材培训心得6篇

五年级小作文模板6篇

五年级小作文6篇

五年级青年演讲稿6篇

五年级的演讲稿6篇

五年级军训后心得体会6篇

五年级文明礼仪演讲稿6篇

五年级感恩父母演讲稿6篇

五年级我的2023作文优质6篇

五年级的演讲稿参考6篇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最新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