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关于布的教案精选7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写好教案,帮助教师提前预测学生的学习困难和挑战,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支持和指导,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课堂教学活动,白领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班关于布的教案精选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班关于布的教案精选7篇

中班关于布的教案篇1

中班音乐:

冬季健身会

设计思路:

随着气温逐步降低,刺骨的寒风让小朋友们感受到了冬季的脚步。大家换上了厚厚的棉衣,戴起了手套、帽子和围巾。低温让他们缩手缩脚不愿意动弹。公园小区里那些聚集在一起游戏的同伴也躲进了温暖的家中。在这样的季节里我们的主题活动“寒冷的冬天”热火朝天地展开了。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去观察冬天的季节变化,寻找让自己暖和起来的办法;一起收集信息,了解冬天里动物朋友是怎样过冬的;一起战胜寒冷,学习保护自己。根据季节特征和幼儿的兴趣热点,“宝宝不怕冷”小主题正在进行着。今天活动中,我整合健康教育,和幼儿一起在冬季健身会这个情景中,唱一唱、跳一跳,探索自己身体的秘密,知道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能活动,尝试改编歌词,并随着音乐活动身体,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让音乐形象与主题有机关联。

活动名称:

音乐“冬季健身会”(第二教时)

活动目标:

1、尝试改编歌词,能随着歌曲动一动自己的身体

2、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音乐磁带、图卡

2、经验准备:已经学会歌曲“让你的身体动一动”

活动过程:

一、 歌曲:母鸭带小鸭

大森林里好热闹,小动物们要开健身会。

重点提问:

1、什么是健身?

2、听谁来了?

二、 歌曲:让你的身体动一动

让我们也试着活动一下身体吧

(一) 复习歌曲

(二)改编歌词表演歌曲

重点提问:

1、 刚才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动起来了?小手还可以怎样动?

2、 小朋友,你们还会动动身体的其它部位吗?你是怎样动的?

3、你们喜欢动动身体的什么部位?一边唱一边表演好吗?

4、谁动的方法是和别人不同的?

三、 舞蹈:快乐的小鸭子

小鸭子看到小朋友活动地这么开心,也快乐地跳起鸭鸭健身操啦!看它们跳起来多有精神。

中班关于布的教案篇2

活动背景:

天气渐渐转凉,风儿也从浮躁转为凉爽了。为了体验和了解风和我们生活的联系结合幼儿的喜好,特别设计了这样一节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肤觉,视觉,“听觉于感官感受风。”

2.知道制造风的方法。

3.体验和了解风和我们生活的联系。

活动准备:

风车、风筝、肥皂水、吸管、扇子、碎纸片、塑料袋、电风扇等。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摸一摸,抓一抓四周,让幼儿体会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2.引导幼儿描述自己所理解的风。

(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可以看见风造出来的效果,风吹过来,有什么样不同的感受,运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皮肤感觉风的存在。)

3.操作活动,请幼儿思考风是怎么来的,如果没有风,我们可以制造风吗?如何制造风?(幼儿自选材料,制造风。)

4.活动后,让幼儿互相分享刚才制造风的方法,并进行比较。

5.请幼儿想一想后发言:风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利用风可以进行那些活动。-

6.总结:通过画面介绍风的功能。

结束活动:

带领幼儿到户外,吹泡泡,放风筝,进行体验风的活动。

中班关于布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巩固用正方形纸两次向中心折叠的技能,辅助添画制作成青蛙。

2.能看懂分步图示,主动探索学习折纸技能。

3.养成主动收拾和整理学习材料的习惯。

活动准备:

1.青蛙范例一只,蜡光纸分步示意图6幅。

2.《小青蛙》音乐。

3.绿色正方形纸和记号笔人手一份。

4.记录纸一份,记号笔。

活动过程:

1.以儿歌引起幼儿折纸的兴趣:

(1)教师出示范例,念儿歌:“我是一只小青蛙,我有一张大嘴巴。 两只眼睛长得大,看见害虫我就一口吃掉它。”

(2)激趣:“你们也想来折只青蛙去消灭害虫吗?”

2.探索折纸的方法,帮助幼儿归纳折纸的步骤。

(1)出示青蛙的分解步骤折纸图,探索折纸的方法:

图1~图3——归纳出“四角向中心折”的折法3次,提示语:“中心妈妈的4个孩子都要和妈妈亲一亲。”

图4——翻出大嘴巴,教师可以作示范。

图5——教师先示范折出青蛙的大腿,引导幼儿回忆出这就是以前折桌子的.方法。

图6——示范折出青蛙的嘴和小腿,可将范图进行翻转展示。

(2)帮助幼儿归纳折纸步骤,教师进行记录。

请幼儿说一说青蛙是怎样折出来的?教师在记录纸上用简单的图示进行归纳记录,并请幼儿说一说哪一步最有难度,可进行再次示范。

(3)教师完整示范青蛙的折法,并添画青蛙的眼珠、花纹等进行装饰。

3.幼儿练习折纸青蛙。

(1)提出折纸要求:“请你们看着图自己来学一学折青蛙,如果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举手问老师,也可以问问一组上的好朋友。”

(2)幼儿操作,教师对能力较弱的孩子进行指导,请能力强的幼儿帮助旁边有困难的同伴。

(3)提醒幼儿给青蛙画上眼珠、花纹等。

4.展示评价幼儿的作品。

(1)请幼儿将小青蛙放到桌子中间,比一比谁折的最平整,谁的花纹最漂亮?

(2)请幼儿边念儿歌边听音乐学小青蛙跳出去“捉害虫”。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为家长开放半日活动,结合本班幼儿已有一定折纸基础的特点,将传统的折纸活动作了调整,鼓励幼儿看图示来探索和归纳出折纸的步骤,教师的图示记录中翻转符号的添加让幼儿更形象地理解了“四角向中心折”三次都要进行翻转的方法,本次活动中翻折青蛙的大腿部分是活动的难点,我在图示上打星做标记,并进行了2次重点示范,在完整示范过程中也提醒幼儿仔细关注打星的地方,这样凸显了折纸重难点。在幼儿折纸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们对于成人有所依赖,困难的地方立即就想到让老师或家长帮助,缺少了探索和尝试的过程,也有个别幼儿将大眼睛部分都翻出来导致无法折出青蛙腿,因此教师在提示幼儿“将下面2个正方形完全翻出打开”时还应注意提醒幼儿“大眼睛”部分要保持不动。另外在青蛙花纹的添画方面发现幼儿设计的花纹特别有创意,因此在评价作品时除了表扬幼儿折叠平整,还重点介绍了幼儿设计的特别花纹。

中班关于布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与朋友交往的快乐。

2.能用较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3.正确使用请、谢谢、不客气等礼貌用语。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到朋友家做客

2.趣味练习:给东西和接东西的礼节

活动过程

一、导入

问题导入课题。

提问:有人到你家里面先要说什么?

主人给我们端水,请我们吃水果、糕点,我们应该说什么?

在别人家里我们要怎样表现?

离开时我们要说什么?

二、展??

1.经验讲述:做客。

提问:我们到别人家做客,意见活动过程

2.趣味练习:到朋友家做客

提问:到朋友家做客,你应该说些什么呢?

见到大人的`时候。

大人给点心的时候。

回家的时候。

小结:去别人家做客,见到主人我们首先要问:“您好”,

吃东西要向主人说“谢谢”,

做客时不能在别人家里乱跑,不随便乱动人家的东西,

离开时要跟主人说:“再见”。

3.交流活动:请客。

(1)幼儿自由讨论,说说请小朋友到自己家做客需要说那些话、做哪些事。

指导语:客人来了,热情地请客人进门,给客人递拖鞋,为客人端水。

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阅读图书,还可以晴爸爸妈妈帮忙招待。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使用“你好、请、谢谢、不客气、再见、欢迎再来”等礼貌用语。

4.开展游戏:请到我家来做客。

引导幼儿分组利用环境布置“家”进行游戏,教师积极参与指导。

5.知识拓展:给东西和接东西的礼节

比如:铅笔,剪??

给东西的小朋友怎样做?接东西的小朋友怎样做?

三、结束

1.活动讲评:根据幼儿参与活动使用礼貌用语情况进行讲评。

2.活动延伸:要求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礼貌用语。

中班关于布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冬至的民俗文化活动。

2.能独立或与同伴合作制作饺子。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气冬至,知道它的来历。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听说过冬至要吃饺子或汤圆的习俗。

2.材料准备

教师用材料:课件“冬至的秘密”

幼儿用材料:《健康·社会》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和幼儿谈话,引发幼儿已有生活经验。

教师:你知道冬至是哪一天吗?在冬至时我们会吃什么?

二、感知理解

1.播放课件“欣赏吧”中的故事动画,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知道并理解冬至吃饺子的由来。

教师:你觉得饺子像什么?冬至时我们为什么要吃饺子?

小结:古代名医张仲景把药做成耳朵形状的'“饺子”治好了人们耳朵的冻伤,后来大家就在每年冬至时吃饺子来保护自己的耳朵。

2.播放课件“欣赏吧”中的电子挂图,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的相关习俗。

教师:冬至的时候除了吃饺子,还可以吃什么?人们会做哪些事情庆祝冬至节呢?

小结:冬至的时候,大家会吃汤圆、饺子、糯糕等,有的地方有贺冬、送鞋等风俗。

三、操作体验

1.播放课件“玩游戏”,在游戏中体验制作饺子的乐趣。

2.请幼儿完成《健康·社会》的活动,进一步熟悉并理解冬至的民俗文化特点。

四、总结分享

教师和幼儿共同总结经验。

教师:今年冬至,你想和家人怎样过节?

小结: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小朋友们可以和家人一起包饺子、包汤圆,讲一讲冬至节吃饺子的由来。

活动建议

1.教师可以布置“冬至节”的展板,让幼儿在环境中感受冬至节气的特点。

2.根据园所实际情况,可以在“操作体验”环节引导幼儿一起包饺子、品尝饺子,感受节日的快乐氛围。

活动延伸

1.在阅读区投放绘本《这就是二十四节气》,让幼儿通过图片欣赏感受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特点。

2.请家长扫描《健康·社会》封三下方小火车中主题四的二维码,找到故事动画《冬至的秘密》和幼儿一起欣赏,并商量、制订家庭庆祝冬至的计划。

中班关于布的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能愉快地参加数学操作游戏,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2、能正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用第一至第五的序数词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能按给出的序数词找到它所表示的相应位置。

二、活动准备:

1、教具:有5层高的楼房背景图一幅,幼儿熟悉的小动物图片5张:小狗、小猫、小兔、小猪、小猴。

2、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

5只不同的小动物(贴有双面胶),画有5节车厢的火车的图卡。

三、活动过程及指导: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以“小动物住新房”活动,学习5以内的序数。

1、出示楼房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数数这座楼房一共有几层?(引导幼儿数一数并贴上1—5的.数字,用手指不同的楼房层数,让幼儿说一说分别是第几层。

)2、教师帮小动物分房子,分好后请幼儿幼儿说说有哪些小动物住在楼房里,什么动物住第几层。

3、小朋友帮小动物分房子(教师将小动物图片取下后,请个别幼儿上前重新为小动物分房子。

)分好后,一起说一说什么小动物住在第几层。

4、教师小结:要知道每只小动物住的位置,可以数一数,数到几,就是第几层。

5、游戏“找小动物”

要求幼儿能正确迅速地说出“xx动物住在第x层楼”

(三)幼儿操作游戏,能按给出的序数词找到它所表示的相应位置。

1、介绍操作游戏的材料及玩法。

坐火车:小动物们要出去旅游了,我们一起送小动物上火车好吗?

——教师说出每个小动物的位置,幼儿为小动物找位置。

找到后并说一说哪个小动物坐的第几节车厢。

(xx小动物坐在第x节车厢”或“第x节车厢坐的是xx动物”

)——小动物换车厢,换好后再说一说小动物分别坐在第几节车厢。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小结。

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方法。

(四)、游戏“排队”

游戏玩法:音乐响起,全体幼儿自由活动,音乐停,5个小朋友迅速手拉手站在一起,数数全组有几个小朋友,然后以一个幼儿为首,小朋友观察自己的位置,说说“我排第x”

(五)、活动结束。

中班关于布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能创造性的与影子做游戏,体验游戏乐趣。

2.提高动作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3.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活动准备

1.根据天气情况在户外随时让幼儿观察在不同时段影子的变化。

2.选择阳光明媚的天气开展活动。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到空地上,请幼儿找一找自己的影子,并看看周围的东西是不是都有影子。

2.请幼儿变换动作,并观察影子的变化。蹲下来,影子变短了,变成了小矮人。将手平举,影子多了翅膀,变成了小飞机(小鸟或蝴蝶)。把手放在头上,影子里多了两个大耳朵,变成一只小兔子。用单脚站立,变成了金鸡独立。

3.请幼儿分组合作进行“影子变变变”游戏,看看哪组幼儿变出来的影子形象有趣。

4.在地上用粉笔画一个大圈圈当作基地,玩“踩影子”游戏。

(1)教师先和2~3位幼儿一起在圆圈里比赛,看谁先踩到别人的影子。

(2)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被踩到影子的幼儿站到圈外,与其他幼儿更换角色继续开展游戏。

活动延伸:

生活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画出物体或他人的影子,并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班关于布的教案精选7篇相关文章:

中班分饼干教案5篇

中班语言领域教案8篇

中班诗歌活动教案6篇

中班教育教育总结精选6篇

中班下教案6篇

中班数学《认识数字》教案6篇

幼儿园中班心理教案5篇

中班新年活动教案8篇

中班下教案通用8篇

中班下教案8篇

中班关于布的教案精选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6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