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教案应当设计有趣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白领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关于水的艺术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关于水的艺术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中妈妈和宝宝的动作,感受母爱的温柔。
2.尝试表达自己对图画色彩的感受。
重点难点:
观察画面中妈妈和宝宝的动作,感受母爱的温柔。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清洁宝宝》。
2.画者简介与作品简介。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妈妈的温柔。
1.每个妈妈都爱自己的宝宝,你的妈妈做过一些什么事情让你觉得妈妈很爱你呢?
2.每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宝贝,妈妈总是温柔地爱宝宝。
三、引导幼儿欣赏封底的名画《洗澡》。
1.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画面的内容。
----美国的一位画家卡萨特,画了一幅《洗澡》的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画面都有谁?她们在干什么?
----画面中妈妈和小女孩的眼睛在看什么地方?
----你觉得这位妈妈怎么样?你觉得这时的宝宝在想什么?
----你喜欢这幅画吗?喜欢这幅画的什么地方?
2.请幼儿观察并感受画面的色彩。
----这幅画面中都有一些什么颜色。
----妈妈裙子上的条纹和洗脚盆哪里的条纹的颜色是一样的?
----能说说是什么颜色吗?
----想象一下,如果画面没有白色,你会喜欢这幅画吗?(让幼儿感受到这幅画中白色也是一种重要的颜色)
四、欣赏封底小朋友的作品。
1.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的“洗澡”和“刷牙”的作品。
2.这是用什么笔画的?
3.你觉得画面中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五、小结。
活动反思:
在每次名画欣赏中,效果总是不太理想,分析原因,估计主要是因为这样的画作他们不喜欢,不像卡通图片这些颜色鲜艳、浅显易懂;还有就是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前一个问题不感兴趣,第二个问题就不听了,就玩别的去了。这幅画反应的是妈妈爱宝宝的情感,只有几个孩子感受到了画面传递出的母爱亲情,表示要永远爱自己的妈妈。在以后的名画欣赏中,还要加强反思,如何让幼儿认真听、仔细看。
幼儿园关于水的艺术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景中倾听音乐,尝试按不同音乐来表现动作。
2、借助故事情节仔细观察画面,并且大胆进行想象。
活动准备:课件、三段音乐录音、小熊挂饰、音乐《快乐的小熊》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小老鼠来了1、播放课件图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看看是谁来了啊?(小老鼠)是一只怎么样的小老鼠啊?(可爱的)1、原来是一只可爱的小老鼠。
二、进入情境:感受表现1、走一走1)播放课件图2:今天小老鼠带着我们要到处走一走,它走呀走,来到了一片大树林里,它看到了很远的地方有个咖啡色的东西,你觉得会是什么呢?(幼儿自由说一说)2)小老鼠也非常想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于是它就决定走过去看看,它是怎么走的呢?请你们听一段音乐(老师播放音乐a)3)你听了音乐后觉得小老鼠是怎么走路的呢?你来走走看。(请2-3个幼儿学学小老鼠的走路)(老师继续播放音乐a)4)你们觉得小老鼠是怎么走路的啊?(有节奏)5)
小结:原来小老鼠是听着音乐有节奏的向前走的。
6)请大家一起试一试,学学小老鼠听着音乐有节奏的走路。(老师关注幼儿是否有节奏的学着小老鼠走路)2遍7)现在我们跟着小老鼠一起有向前走,看一看前面到底是什么东西等着我们。2-3遍2、由小变大1)播放课件图3(从小逐渐变大):我们离那个东西越来越近了,那个东西发生了什么变化?
(变大了)怎么会变大的?(走近了)它是怎么变大的?(从小慢慢变大的)2)我给你一段音乐你来做一个变得越来越大的动作好吗?你先做一个小小的动作。(播放音乐b)3)还有小朋友有不一样的变得越来越大的动作吗?原来可以做那么多的越变越大的动作啊。
4)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越变越大的'动作。
5)你觉得这个越变越大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幼儿自由猜说)我们继续跟着小老鼠向前走看看那个东西究竟是什么?(播放音乐a)3、睡觉1)播放课件图4(一半身体):那个东西是什么?(熊)你怎么知道是熊?(幼儿自由说)2)你觉得他在干什么?你怎么知道它在睡觉呢?我给你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打呼噜的声音)(呼呼的打呼噜声音)3)你觉得这个大的动物是怎么睡觉的呢?我们来听段音乐,请你来试试它睡觉的样子(教师播放音乐c)。
4)听第一遍后:听了音乐后你觉得睡觉的时候身体怎么样?(摇摆)像在干什么?(汤秋千)5)我们大家再一起跟着音乐身体像荡秋千一样的睡觉。刚刚你们睡觉的时候做美梦了吗?等会儿把你做的美梦告诉我。
三、音乐游戏"石头熊"
1、播放课件图5:它到底是谁啊?(熊)我们一起叫醒它,我们一起玩游戏吧!
2、游戏"石头熊":我是小熊我来和你们玩游戏了,(老师带头饰)请你们听好了,音乐一响起你们要跟着音乐做大熊的各种动作,音乐一停就要立即停下不动,做"石头熊",音乐响起,我们再做动作哦。(反复2-3次)
幼儿园关于水的艺术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巩固用纸团印画的方法来装饰迷彩服
2、引导幼儿合作进行纸团印画的游戏
3、感受迷彩服色彩的协调美
活动准备
1、黄、绿颜料若干
2、服装纸样若干,纸团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引出迷彩服。
1、教师:你觉得娃娃的衣服怎么样?
2、提问:你知道这衣服的名字是什么?(迷彩服)
3、教师:这迷彩服穿着在身上多神气啊!你们想穿吗?可是,你们看这里只有这白白的`服装,怎么办呢?
(引导幼儿说出用纸团印画迷彩服)
二、教师讲解示范
1、教师:怎样将这套白色衣服变成迷彩服呢?
2、教师用简短的语句解说,拿一拿,蘸一蘸,按一按,换地方,印一印。
3、提出要求
小朋友在把许多的服装变成迷彩服时,一个纸团只能蘸一种颜色,这样你的迷彩服才是干干净净的,看看谁的迷彩服又干净又漂亮。
三、幼儿作画,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
1、要一起作画迷彩服
2、一个纸团不能蘸两重颜色
3、保持画面,桌面,手脸干净。
四、,展示作品。
结束活动
幼儿园关于水的艺术教案篇4
设计意图:
?我是一个粉刷匠》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歌词较少,曲调简单轻快,非常适合小中班幼儿。希望这首歌能够让小朋友们愉快的进入音乐气氛,感受音乐中不同乐器的节奏,培养幼儿亲自参加音乐表演,感受其中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和动作来表达歌曲的情感。
2.初步学唱歌曲,体验粉刷匠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粉刷匠》、旧报纸做的帽子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1.师: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我说一个谜语你们猜一猜,仔细听好了“两棵树,十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手)
2.说说你们的小手能干什么?
3.下面看看老师的手能干什么?(拍手、扫地、洗衣服、刷牙、洗脸、粉刷)
二、做一做
师:小朋友们一看就知道老师的手在做什么,我们一起来坐一坐,看谁的小手最能干。
三、初识儿歌
师:小朋友,老师把刚才粉刷墙壁的动作编成了一首小儿歌,你们仔细听(边念边拍语词节奏)
1.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
2.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一样。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3.认识语词节奏,××××︱×××︱××××︱×-‖
4.“今天我们就把这首好听的小儿歌配上音乐唱出来。”
四、学习歌曲(清唱、伴奏)
1.幼儿欣赏歌曲。
2.幼儿学唱歌曲。
五、配合歌曲,幼儿边唱边进行表演。
1.启发幼儿用动作来表现歌曲。
2.启发幼儿想象,用不一样的动作来进行表演。
幼儿园关于水的艺术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穿珠子的正确方法,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2、提高手部灵活性和手眼协调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儿歌《穿珠子》
2、穿好的珠子若干串
3、一端打结成绳头的绳子
4、带孔的彩色塑料珠子若干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朗读儿歌《穿珠子》,调动幼儿情绪的同时,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教师将幼儿分组,并出示穿好的珠子,请幼儿认真观察和触摸。
3、教师启发幼儿根据小组观察的结果,说一说穿珠子所需要的材料。
你知道穿珠子需要哪些材料吗?
4、鼓励幼儿大胆猜测穿珠子的方法。
猜一猜,利用这些材料,我们可以怎样穿珠子呢?
5、教师讲解穿珠子的方法,幼儿逐步跟随,进行操作。
(1)右手拿起绳子的一端,左手拿珠子,将绳子对准孔眼穿过去。
(2)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捏住珠子,右手拉住绳尖将绳子拉出来。
(3)从左到右,将珠子一粒一粒从绳子上穿过去。
6、幼儿开始动手穿珠子,教师巡回指导。
7、教师帮助穿完珠子的'幼儿在绳子的另一端打结,并请幼儿互相欣赏和评价各自的作品。
8、教师引导幼儿从颜色、珠子排列的整齐度、美观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四、活动延伸
教师鼓励幼儿将穿好的珠子送给自己喜欢的伙伴或者家人。
五、资料库
穿珠子
穿珠子,穿珠子,
拿起小绳子,拿颗小珠子。
大家一起来,穿穿小珠子。
红珠子、黄珠子、绿珠子、蓝珠子,
串成一串长珠子。
六、活动总结
孩子们不仅学习穿珠子的正确方法,还体验了动手操作的乐趣。提高手部灵活性和手眼协调的能力。活动开始之前,驾驶需要教育幼儿不要将塑料珠子放进自己的鼻子,嘴巴,耳朵里面,讲清楚这些做法的危险性,在活动中也要时刻提醒幼儿,制止这样的行为。
幼儿园关于水的艺术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