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完善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资源,精心编写的教案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以下是白领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客至优秀教案模板6篇,供大家参考。
客至优秀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运用已学的阅读方法,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全神贯注”的意思。
2、理清文章条理。
3、学习作者刻画的方法。
4、根据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
1、理解“全神贯注”的含义。
2、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2、根据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训练项目】
语言表达训练。
【学习方式】
探究、合作。
【教具】
投影。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全神贯注》,谁回忆一下我们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
生:
1、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3、按照阅读提示研读课文。
4、小组交流、讨论。
5、大组汇报。
二、按照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三、(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情况
1、小组1:
读课文,并讲解不理解的词义。
提醒易读错的字音和易写错的生字。
(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2、小组2:
理清课文脉络:
参考答案:
(课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罗丹全神贯注修改自己已经完工的雕塑作品。
第二部分:(3、4)罗丹发现自己把茨威格忘在了一边。
第三部分:(5)茨威格对这件事很有感触。
(其他小组可以发表不同意见或补充)
(小组讨论时老师巡视,以上两个问题,在小组内如能较好地解决,可不必在大组汇报)
3、按照阅读提示归纳成几个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出示投影)
问题:
⑴介绍有关罗丹的资料。
⑵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⑶画出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曲线部分由老师补充)
⑷理解“全神贯注”和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根据问题小组汇报。
参考答案:
⑴略。
⑵课文写了茨威格亲眼目睹了艺术大师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自己雕塑作品的情景。
⑶画句子略:
作者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
在汇报这部分时,老师引导:
①哪些句子是描写动作的,哪些句子是描写神态的?
②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全神贯注工作的样子的?
⑷略。
四、根据我们所学的内容,请同学们自己设计板书,展示并评价。
五、语言表达训练
谈谈你对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看法,可以从多角度、多侧面去谈,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
作业:搜集各人全神贯注做事的故事,召开故事会。
客至优秀教案篇2
教学内容:
分苹果p40
教学要求:
1、学会有关10的加减法,初步理解得数是10的加法和减法,发展学生的数感。
2、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有关10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
小圆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分苹果
1、用小圆片代替苹果,动手分一分,并说出相应的算式。
先自己分,再小组交流。
2、分组发言,整理板书
在发言过程中,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说。
3、完成书上10的组成练习。
二、练一练
1、哪两盘合起来是10个?连一连
先指导读懂题意,再连一连,生独立完成,同桌检查。
2、口算。生独立练习。
3、爬台阶。
(1)出示小狗爬台阶的图,谈话引入。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小老鼠用一根骨头引小狗上楼去,总共有几级台阶,小狗爬到了第2级,还有几级?......
(3)移动小狗的位置,它现在又爬到了第几级,还有几级?......
4、说一说,填一填。
(1)先让学生独立填写表格。
(2)把算式与图结合起来说一说。如10-8=2表示有10条鱼小猫钓上8条,河里剩2条,也可以表示河里还有8条鱼钓上来2条鱼。
三、数学游戏
同桌两个同学合作完成。
客至优秀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各类水果,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水果,了解水果的名称、营养成份以及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2.发展幼儿创造力、想像力。
活动准备:
收集各类水果。
活动过程:
(一)引发活动主题。
1.分散活动。
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自由进入各活动区域。(有苹果娃娃区、香蕉娃娃区、梨子娃娃区、桔子娃娃区、哈密瓜娃娃区、葡萄娃娃区、西瓜娃娃区、桃子娃娃区)教师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个别提问。
你知道这些水果的名称吗?你还知道哪些水果呢?吃过吗?
2.集体活动。
启发提问:这些水果都有哪些营养成份?对我们人体健康有什么作用?你们想知道吗?怎样才能知道?
3.小组活动。
请每个幼儿想想自己最希望了解哪个水果的营养成份?教师介绍营养成份和对身体的好处。
幼儿分小组进入区域,自由选择水果,通过摸、闻、尝了解水果的特征。
(二)分享快乐。
1.现在我们请小朋友一起来听听、看看、共同分享劳动的成果。
2.幼儿自由结伴交流,互相讲述自己在水果区域的发现。
3.教师关注能力弱的幼儿,主动听他们的介绍,并及时鼓励。
4.教师小结:小朋友通过自己的努力,了解了各种水果的营养成分及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懂得科学饮食的重要性。
5.幼儿扮演水果娃娃表演节目,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收集来的图片资料布置教室,宣传水果的营养作用。增加水果各类,扩充水果食品区域。
客至优秀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在指纹图案上添加简单的线条,使之成为有趣的形象。(知识目标)
2、发挥幼儿想象力、创造力,体验创作的快乐。(情感目标)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习在指纹图案上添加简单的线条。
活动难点:
发挥想象大胆添画。
活动准备:
1、画纸、水彩笔、每组一盒印泥、半湿的抹布。
2、教师自制指纹画范例
3、指纹画图片。
4、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指纹画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有趣的,漂亮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小朋友看的时候可要认真看哦!看完了老师要提问题的。
提问:请小朋友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举手)提问:你们想想老师的画是怎么画出来的呢?(手指,印泥)
2、伸出手指给小朋友看,"这是老师的什么?"(手指)小朋友也伸出自己的小手仔细看一看,你们的手指上有什么?看出来的告诉老师(纹路,花纹),教师小结:我们手上有很多纹路叫指纹,我们看到的美丽图画就是用手指上的指纹宝宝印出来的。
3、了解指纹的印制方法,幼儿动手印制指纹。
小朋友们一定很想动手试一试了,现在老师就来教小朋友如何印指纹宝宝。(重点:怎样才能印出清晰的指纹)教师示范讲规则:我们的手指先用劲的亲亲红红的印泥,再用指纹宝宝稳稳的亲亲白纸,不要摇晃和挪动。出处印完一种颜色要用抹布擦擦小手,再印另外一种颜色。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关于指纹宝宝的小秘密,就是我们的指纹宝宝不喜欢太拥挤的地方,所以,小朋友在印制指纹的时候要给每一个指纹宝宝一个舒服的位置,指纹宝宝也很爱干净,不喜欢小朋友把它们周围弄得脏脏的。
4、个别孩子演示印指纹宝宝(稳稳当当,亲亲,稀疏,换个方向)
5、幼儿根据老师的要求和示范拓印指纹画现在小朋友已经知道怎么印指纹宝宝了,你们试一试吧。(强调指纹宝宝不能太密)
6、启发幼儿想象,将指纹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教师根据幼儿想象出的东西,当场在指纹上进行创作。
刚刚我们印制了很多指纹宝宝,开心吗?可是,老师觉得这些指纹宝宝都是一个样子,不好玩,我们小朋友来做一次小魔法师,把他们变成各种各样好玩看的宝宝好吗?谁来说说看,指纹宝宝可以变成什么?
7、请幼儿自由说说指纹可以变成什么东西。
范画展示(小鱼、小鸟、小树、小花、太阳、乌龟、车轮胎、小娃娃、螃蟹、小蜗牛……)教师再根据幼儿说的各种东西当场在指纹上进行创作,可配上儿歌,如:小指纹,变变变,变条小鱼游游游等。
8、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刚刚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喜欢的东西,老师都把他们变出来了,你也想变吗?(想)那好吧,我们一起去帮我们刚刚印出来的指纹宝宝变变身吧,看谁最能干,能够变出与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9、展示作品与评价:(关注孩子创作过程,色彩搭配,变出了什么,布局)
10、活动延伸:我们的指纹画可以变成很多有趣的物品,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和你的家人一起做一副图画。如:海底世界,美丽的花园。
客至优秀教案篇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的例1以及相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知道分母、分子的含义和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知道生活中分数的广泛用途,会用分数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成功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中秋节到了,小华家买了很多月饼,分月饼的任务当然就落到小华的身上了。你看,小华一会儿就把这几块月饼分好了。你能用分数分别表示这些月饼的阴影部分占一个月饼的几分之几吗? 多媒体课件展示:
等学生完成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集体订正。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理解单位“1”
师:第二天,小华的爸爸又买回一盒月饼共8个,并且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月饼的要求。 课件演示:爸爸对小华说:小华,你把这8个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吧。
师:同学们,你们能用小圆代替月饼,帮小华分一分吗?
等学生分好后,抽一个学生分的小圆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
师:这时,小华的爸爸又提出了问题。
课件演示:爸爸对小华说:每个人得的月饼是这8个月饼的几分之几呢?
引导学生理解把8个月饼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这8个月饼的14。
师:老师也有个问题,刚才小华分出了1个月饼的1/4,这儿又分出了8个月饼的1/4,同学们看一看,这两个1/4表示的月饼数量一样吗?
多媒体课件演示下面的月饼图:
引导学生理解两个1/4代表的数量不一样。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引导学生说出前一个1/4是1个月饼的1/4,而后一个1/4是8个月饼的1/4。课件中随学生的回答在图形下出现相应的文字。
师:对。前一个1/4是以1个月饼为一个整体来平均分的,而后一个1/4是以8个月饼为一个整体来平均分的。平均分的整体不一样,对分出来的每份数量有影响吗?
让学生意识到,整体“1”的变化对每份的数量是有影响的。以1个月饼为整体“1”,每份就是1/4个月饼;以8个月饼为整体“1”,每份就是2个月饼。
师:像这样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来平均分的分数还很多,请同学们看一看下面这幅图。 课件出示第2页的熊猫图。
师:这里是把多少只熊猫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请分一分,并填空。
课件出示单元主题图,要求学生说一说图中的每个分数分别是以什么作为一个整体来平均分的。 师:通过上面的研究,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分数都是以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来平均分的。
师:像这样由一个物体或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板书单位“1”的含义。
师:把12个学生看作一个整体,其中的6个学生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这里是把谁看作一个整体? 教师再举两个例子,深化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
2?理解并归纳分数的意义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些小棒,把它们平均分成5份或6份,想一想,其中的1份是全部小棒的几分之几?其中的2份呢?其中的`3份呢?
学生操作后回答,如:我拿了10根小棒,把它平均分成了5份,每份有2根小棒,这2根小棒是10根小棒的1/5。2份有4根小棒,这4根小棒是10根小棒的2/5??
师:想想自己操作的过程,你能说一说什么是分数吗?
学生讨论后可能这样表述: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1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师:同学们归纳得很好,但是这句话中出现了两个“几份”,所以我们一般把前一个“几份”说成是若干份。
归纳并板书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试一试: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师:看看最后(五星图)这个分数,请同学们说说这个分数的意义。
生:这个分数表示把15颗五角星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3份占这个图形的35。
师:把15颗五角星平均分成了5份,其中的1份占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生:1/5)其中的3份呢?(生:3/5)35是由多少个15组成的?(生:3个)所以,35的分数单位是1/5,35/里面有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说一说:3/7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它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5/6,9/10呢??
3?说生活中的分数
师:分数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得非常广泛,书上第3页课堂活动中的两个小朋友正在说生活中的分数,你们能像他们这样说一说生活中的分数吗?
学生说生活中的分数。
三、课堂小结
(略)
四、课堂作业
1?第4页课堂活动第2题。
2?练习一第1,2,3,4题。
分数的意义
师:在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初步认识了分数,你能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吗?
课件出示如下的题目:
(1)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是这个月饼的();
(2)把一张手工纸
客至优秀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观察三幅图画,体验观察的乐趣,进行口语交际。
2.回忆一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过什么事物,有何发现?把它写出来,完成习作。
3.完成“我的发现”;完成“日积月累”,通读、背诵。
4.阅读成语故事,理解文章的内容。
教学重点
仔细观察画面,用语言把画面内容表达出来,完成“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
把自己仔细观察到的事物清楚、具体地写下来,完成“习作”。抓住重点,描写具体。
教学准备
课本挂图、习作例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课时目标
观察三幅图画,把观察到的事物加上适当想象说出来
一、导入:
著名的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任何发现都是建立于观察的基础上的,只有细致观察,我们才会有所发现。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作者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比比眼力,体验一下观察的乐趣。
二、投影画面,观察画面
1.学生自主看图。
2.教师指导看图。
(1)要一幅一幅地看图,看的时候要仔细,边看边想。
(2)图一上面有哪些内容?(树、人)
(3)图二如果看明亮的部分像什么?看暗的部分像什么?(明亮的'部分像一只杯子,暗的部分像两个人的脸)
(4)图三上有些什么?(一个女孩在放羊)
三、指导交流
1.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2.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
3.各代表在全班交流时,要注意说出从图上看到的和想到的内容。
四、评价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后,学生自由评价。重点看是否把图上主要内容说清楚、说明白了,另外再看仪态是否大方,声音是否响亮、富有情感。
作业设计:
将口语交际内容写成一段话。
客至优秀教案模板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