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可以成为后人学习和借鉴的资源,促进领域的持续发展和进步,事迹写的过程中切记不能出现浮夸的现象,白领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4抗疫情先进事迹最新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4抗疫情先进事迹篇1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只有在特殊背景下所折射出来的担当,才是一个人真正的品质,也是他心底最温暖纯良的东西。深秋十月,当肆虐的病毒“德尔塔”再度席卷而来,政府全面布控,百姓听令居家,整个城市安静了下来。然而在这安静的背后,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路灯设施养护所接到下沉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的任务后积极响应,全体职工第一时间到自己居住地所在社区报到,协助社区进行疫情防控工作,特别是90后那一个个年轻的背影在抗疫一线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岳建晓同志就是其中一员。他是防疫阵线上的排头兵,始终奋战在社区防疫工作第一线,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和人民群众的无限忠诚。
九零年出生的他是一名复转军人,几个月前才刚刚步入婚姻的殿堂。妻子是一名社区工作者,接到下沉任务的时候,他第一时间选择妻子所在的团结新村街道红星巷社区开展志愿者工作。因为他了解,妻子所在社区居住人员关系网复杂,人员基数庞大,工作任务繁重,他想为抗击疫情多出点力,早日结束这场战斗,让人们的生活恢复正常。从下沉社区的第一天起,十几天如一日,红星巷社区管辖的片区四处都有他忙碌的身影:搭建临时帐篷、维持检测点秩序、小区宣传、入户调查、卡口点值守,开着自己的私家车拉送防疫物资,接送医护人员……社区里的各项工作他都干了个遍。妻子的同事忍不住打趣地说:“这可真是亲老公,真当铁人使。”岳建晓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勇担重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心全力当好抗击疫情的“冲锋者”。
在疫情形势严峻的那段时间里,他和妻子每天五点半就来到社区,天还没亮就在昏暗的灯光下帮着妻子开展防疫工作,往往一忙就忙到夜里一两点,天都黑透了才回家。有时候完成自己夜间卡扣点值守的志愿者任务后,又在社区帮一整天的忙,白天黑夜连轴转。常常一整天吃不上一顿热饭,喝不上一口热茶。面对抗击疫情繁重的工作,他没有退缩,没有抱怨,反而越来越勇,每天都鼓足了干劲,无私无畏做好疫情防控的“后勤兵”。
在抗击疫情的同时,岳建晓同志还是路灯设施养护所一名一线维修人员,按照住建局“四保”要求,平时还要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路灯设施进行维修,解决社区求助问题、处理投诉事件、排除监控系统巡检故障,在设施维护的工作中都能看到他一丝不苟、尽心竭力工作的身影,是一名尽职尽责的“维修员”。
岳建晓同志是路灯设施养护所众多90后年轻人的一个缩影,他们有着当代青年的朝气,也有着对社会和人民强烈的责任感。面对疫情,他们用自己的热忱、有力的肩膀扛起了阻击疫情的`重担。“我还年轻,我来吧!”一句简单的话语背后是一个个朴实年轻的脸庞,他们在抗疫一线不怕危险,不惧艰辛,永远都冲在最前面。
2024抗疫情先进事迹篇2
“小朋友,等一下,你认识我不?不认识我就不准从这里过去哦。”
“晓得嘞,你是徐支书嘛,你天天在村里窜来窜去,我咋个会不晓得呢。”
在某镇茅草村的疫情防控卡点上,一名戴着口罩的男子正在询问一名小男孩,他叫某,是贵州省清镇市某镇茅草村党支部书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村党支部书记,肩上责任更是重大,在抗疫“集结号”吹响后,某充分发挥“领头雁”的作用,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精心组织,靠前指挥,群策群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严防死守阻断疫情
“现在全村只有我一个人能够自由进出村子,这是大家给我的‘特权’,也是我的责任。”某开着玩笑却又认真地说。
某镇茅草村与平坝区齐佰镇相邻,人员流动较为频繁,为减少人员流动,在交界路段,茅草村设置了疫情防控卡点,还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严格按照“三个一律”轮流值守,即:凡不是本村人,一律不准进入;凡本村车辆外出采购生活物资,三天内一律只能进出一次;凡外出购买物资群众,一户一律只能一人外出。值守人员在值守过程中必须对进出村的车辆及人员进行详细登记,须经仔细核实方可放行,为落实好这“三个一律”,村支“两委”商定除某外的两委成员率先带头,均不出村,村支“两委”工作对接、群众所需物资采购均由某统筹负责。
物资代购温暖到家
“这是卢启勇、陈杰家要买的洗衣粉,这是老张家需要的纸……”某对着采购单,一一点数。
“这是你家鸡蛋,小票在上面,你看一下。”某对委托他买鸡蛋的周xx说。
为避免人员聚集,取消赶乡场后,有的群众因出行不便而在购买生活物资上有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某摇身一变成了不收取一分跑腿费的代购员。群众可通过微信、电话或直接告知等方式将需要购买的生活物资告诉某,由他到集镇采买后再逐一送到群众手中或放在集中的地点,由群众自取。“村代购”既减少了人员流动又温暖了村民的心。
“有的群众要得急,有时候每天要跑3、4次,至少每天是要跑一次的。”某说。
疫情不灭喇叭不停
“广大村民不要到处逛,能在家中就是骄傲,没事刷刷抖音,累了就睡觉,既给国家省口罩,又能给自己省钞票……”走进某镇茅草村,便听见这一趣味疫情防控宣传。
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后,茅草村就把疫情防控知识宣传作为重要任务并长期坚持,村第一书记、村支“两委”成员、联系站(所)干部逐户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和外来人员排查登记。茅草村委会主任杨畑、副主任陈古德还用私家车装上了“小喇叭”,每天走村串寨滚动播放。此外,各村民小组长手持“小喇叭”以简单易懂、易于接受的方式时时进行宣传,提醒并督促村民多居家、不聚会,还将宣传内容录制成视频通过抖音进行宣传,让疫情防控知识入脑入心并能落在行动上。
“疫‘情’不灭,我们的喇叭不会停。”杨畑坚定地说。
2024抗疫情先进事迹篇3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疫情就是一场严峻的斗争。当前,全国上下正处在抗击新冠疫情的紧要关头。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既是考验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战场,也是检验广大党员干部战斗力的战场。
为切实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重岗街道董沟社区一名普通党员,退役军人董子文主动请缨、积极参战,身着志愿者红马甲,以身作则冲在疫情第一线,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代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使命记在心、责任担在肩。防疫战役打响后,董子文舍弃在家里的安稳生活,第一时间与董沟社区村党委紧密联系,表态愿和居委会两委共同为疫情防控尽一份心、出一份力。他通过辖区各小区的楼栋微信群,变成疫情防控宣传站。不定时的发布疫情防控知识,作为一个党员每天都坚持工作到深夜,其他同志看到,让他每天早点回去,他连忙摆手,“疫情这么严重,我是一名退役军人,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有责任有义务站出来,为党和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熬点夜算什么”。随后,他主动参与卡点执勤、宣传教育、后勤保障等工作,在防控一线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心中有群众、脚下有行动。董子文同志积极加入本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对本社区排查出的隔离人员,采取人盯户的办法,每天协助村医上门给户上进行消毒杀菌、体温测量,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自身生活需求,给予生活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安抚。在明知病毒的危险,他还是坚持为隔离人员家庭送去蔬菜和生活用品。自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他每天忙得水都顾不上喝一口,每天还坚持口头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嗓子哑得说不出话,仍坚持战斗在一线。群众看在眼里,暖在心里,都劝他抽空回家休息,他却说:“没事儿,我不累,等战“疫”结束了我再休息”。说完又投入到防疫宣传中去,给人们留下了矫健的、忙碌的背影。
在疫情期间,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退役军人,没有褪去军人的本色。董子文同志就已经默默地投入到工作当中来了,他及时组织党员代表、志愿者者对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特别是湖北、武汉返乡人员进行摸排上报、宣传引导。因恰逢年关,在家的村组干部人手明显不够用。董子文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系列的如果在脑海里闪动。如果“摸底摸排、宣传教育没跟上,如果有村民与疫情患者密切接触过怎么办?”“如果信息不能及时上报怎么整?”
他了解到全国日趋严重的疫情防控形势,便通过楼栋的微信群宣传引导、亲自上门摸排返乡人员详细信息,做好信息录入和报送。同时配合街道和社区干部开展劝返、登记管理、检测体温等工作。
董子文同志这样说道;“疫情并不可怕,只要人人提高意识、人人参与进来、众志成城,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2024抗疫情先进事迹篇4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陈__作为__乡__村支部副书记,带领村组党员干部积极响应上级防控部署,及时筑牢本村防控安全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奋战在抗击疫情的一线。
在接到上级通知后,立即和村委成立村级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组织各村组组长、党员干部在各村组进行地毯式排查,排查出人员后立即对其进行居家隔离,并指定村医对其进行体温检测。并对村庄所有出口进行封闭,仅留一条应急出口,村领导干部、党员和志愿者24小时进行值班。
陈__作为包组领导,在其所包保的__村上寨组,总是冲锋在前,再苦再难也不畏惧、不退缩带动全组党员和志愿者奋战在抗疫一线,自20__年1月22日开始便坚守阵地,安排部署各项防疫工作,下村组到每家每户排查外出返乡人员;特别是武汉返乡人员,要对其进行详细的询问和登记,劝其自行隔离14天,并对返乡人员进行体温测量,确保村民安全和平安。踊跃投身新冠疫情防控一线,带头执行防控纪律,带头落实防控措施,带头宣传预防知识等相关防控工作,在全村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陈__还组织村民群众一起加入到防疫宣传队伍,张贴防疫通告、挂横幅标语。
为了更好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陈__还经常在__村八个村组间进行检查,确保无人员聚集,并对我村的企业进行排查,严禁工作人员上班等,经常忙到夜里十二点,一线防控工作虽然有危险,但作为一名党员,在危难之际就要挺身而出,担起守护家园的责任。疫情防控工作任务艰巨,陈__肩上担着全村村民的安危,压力很大,但责无旁贷。他坚信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积极投身防控一线,陈__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兑现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给全村的群防群控工作作出了典范和样板,凝聚起了干部和群众在疫情面前不退缩、不动摇的强大力量,彰显了人大代表的政治忠诚和责任担当。
2024抗疫情先进事迹篇5
“妈妈是红卫战士,要去守护大家的安全,宝宝乖乖在家!”这是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童游街道党群工作者王小珍跟年幼女儿说得最多的话。自3月25日建阳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以来,作为党员的她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用自己心中那面“党旗红”,凝聚战“疫”“红色力量”,默默地守护人民群众期望的那片“健康绿”。
疫情面前,她是战疫一线“作战员”。
“我是党员,我先上!”3月24日晚,接到国际新城核酸检测点需要支援的消息时,她毅然决然挺身而出,逆行而上冲在一线当起了信息录入员。从那一刻起,一张桌子、一部手机成为她的作战“武器”,一身防护服、一面防护面罩“化身”为她的战斗“盔甲”。雨水打湿了鞋子和衣服,雾气蒙住了双眼,她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她一刻也不能停,因为她是共产党员,更是战疫一线“作战员”,她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现场人员核酸检测信息登记,让人民群众早日见到那片“健康绿”。
那天夜里,一直忙到凌晨2点,精疲力尽的她匆匆洗漱后,定好5点10分的闹钟,等待下一场更为激烈的战斗——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一夜无眠,伴随着点点星光,她又跟村干部一同奔赴水尾村检测点,开始了新的战斗,布置检测现场、安排台位、粘贴一米线、拉警戒线、核酸检测信息录入、现场秩序维护,一直忙到下午4点才顾得上吃中午饭。高密度的工作时间和高强度的工作任务让她“嗓子哑了,腰也直不起来了”。但她无悔,因为她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守护了人民群众期望的那片“健康绿”。
疫情面前,她是战疫一线“服务员”。
“老奶奶,我们来给您做核酸了!”她是水尾村党群工作者,也是该村全员核酸检测信息录入员,更是人民群众的“服务员”。在已完成的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她为确保辖区内常住人口全员核酸检测“一个都不少”,总是竭尽全力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现场近1100人核酸检测工作。随后,顾不上休息、马不停蹄地带上医务人员深入12个自然村,为30个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上门核酸检测服务。为减少老人找身份证的麻烦,她通过人口信息登记表查找到老人的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后进行手工录入,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轻松完成核酸检测。“太感谢你们了,还亲自上门为我们服务,真是辛苦了。”虽然,一天的奔波与劳累使得她身心疲惫,但是老人们的一句句问候和一声声感谢让她温暖万分。
疫情面前,她是战疫一线“保障员”。
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三天两检,物资调配是关键。童游街道辖区内设有67个全员核酸检测点共149个检测台,调配时间紧、任务重且人员不足,物资调配工作困难重重。作为党员的她,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与调度,在完成驻点村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后,积极投身物资调配工作,为下一轮核酸检测工作做好物资保障。“你是女孩子怎么也来搬东西了?”在物资调配现场,工作人员开玩笑地说。每轮全员核酸检测前一天,她都会出现在物资储备大楼前。“我负责清点运下楼的物资”“总共有149包物资,我也来一起搬吧”,她总是自告奋勇的“索要”工作任务,生怕“闲”在那里!遇到村(居)来领取物资的,还会主动去帮忙。正是在她和物质组其他几位同事的团结协作和不懈努力之下,全员核酸检测物资调配工作得以顺利完成,有效助力了疫情防控工作,守护了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你怎么又被调来支援这边了?”这是同事们每次看见她都要说的话。连日来,她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连轴作战,来回穿梭,奔波支援。“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初心和使命,彰显了责任与担当,更用自己的付出凝聚了战胜疫情的“红色力量”,守护了人民群众期望的那片“健康绿”。
2024抗疫情先进事迹篇6
“妈妈,你在家陪陪我们吧。”这是某某镇官垛村民调治保主任某某在这个春节期间听到最多的话语。某某有两个女儿,15岁的小女儿上初一,19岁的大女儿上大一,一年回来两三次,春节回来本想着可以一家人其乐融融,但大年初二一大早接到疫情防控指令后,某某立刻放下碗筷,奔赴前线,而这一去,便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别的家庭都在享受团聚的喜悦,她却逆行到最危险的一线,这让两个女儿很不解。
从大年初二开始,某某始终走在抗“疫”工作的第一线,每天骑着电动车挂着喇叭在村里进行宣传,给__归乡人员上门量体温,走访了解他们在家隔离情况,挨家挨户上门发放健康提示和通告,劝阻麻将馆、农家乐等聚集场所暂停营业……她的工作每天都安排的很满,遇到情况她总是冲在最前面,有时候值班到深夜,两个女儿很担心母亲的安危,每次发来的关心微信她只回复六个字:妈妈很好,放心。其实她想说的话还有很多很多。
大年初三的晚上,天气很冷,某某得到消息,有一户村民不听劝阻,想要大办丧事,她赶忙和村委会两个人登门说服,通过三个多小时的沟通,终于说服了前来吊唁的亲朋,周围的村民得以安心,纷纷给村干部们竖起大拇指。
2月1日的深夜,两个女儿已经好几天没有看到妈妈了,一直坐在客厅等着,直到夜里11点多,她们看到妈妈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本想本能的扑向妈妈抱抱她,但某某迅速把门关上,不让两个女儿靠近自己,她也想抱抱两个女儿,但是她知道她不能这样做,她让两个女儿赶快去睡觉,自己默默的擦掉眼角的泪水。女儿们知道,这是安全距离,饱含母亲对她们的爱。
某某说这个春节陪女儿的时间几乎为零,她心里对不起女儿,但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村干部,这种关键时刻,亲情必须排在后面,人民群众的安危才是首位的,这些天她时刻奋战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前沿,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入党誓言,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她把防控的责任扛在肩上,把群众的安危放在心里,身体力行与群众一起共渡难关。
2024抗疫情先进事迹篇7
这段时间,一个四川医护人员支援武汉的短视频广为流传。其中的一句话直抵人心:汶川地震时,全国各地的救援队来支援我们四川,义无反顾,这次的疫情也是一样,所有成都医院都愿意派出自己的救援队……也算一个报恩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同舟共济、心手相连,全国上下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
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这样的要求,正是要形成全国各地共同防控疫情的工作格局和强大合力。从宏观来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也事关我国对外开放,必须从全局入手、从顶层谋划,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局意识、强化全局观念。从执行层面来看,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唯有集中力量办大事、走好全国一盘棋,统筹兼顾、协调联动,才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常有暖心的消息传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疗队组织编写了一套《国家援鄂医疗队武汉方言实用手册》和《国家援鄂医疗队武汉方言音频材料》,以解决山东人到湖北听不懂当地方言的问题,其中过早对应吃早餐、针打完了对应液体滴完了等内容,让人感受到在一起的温情,更展现出各地方言虽不相同、但共同凝聚为中国一个整体的力量。现在,19个省份全力支援湖北各地市加强病人救治工作,延续着对口支援制度的效率,见证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守望相助,更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坚持全国一盘棋,不是全国一个样,而是根据各地疫情形势的不同分类施策,形成区域之间的分工协调、良好配合。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仍然是全国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必须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全国其他地区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要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为企业复工、学校开学等创造条件。坚持全国一盘棋,既要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又要在变化发展中抓住主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才能完成今年既定发展目标。
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坚决服从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指挥。各地区各部门采取举措既要考虑本地区本领域防控需要,也要考虑对重点地区、对全国防控的影响。唯有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从全国视野来看当地疫情防控,才能让全国一盘棋真正发挥作用。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抗击肺炎疫情战疫英雄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2024抗疫情先进事迹篇8
在基层,有一群人,他们身穿白大褂,忙碌在各个卫生室间,看病拿药、打针输液、包扎伤口,偶尔也会背着医药箱进组入户。疾病面前,他们能给群众吃下定心丸;疫情防控,他们成了守护群众健康的战斗员。群众足不出户,街道格外冷清,他们却踏上了战疫征程 ,村医大白成了最靓丽的风景。
一枚党徽的担当
小小的一枚党徽,是中国共产党员的标志和象征,带上它,意味着亮明了身份,严于律己、恪守奉公便是使命。当前疫情防控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在这个特殊时期,防控物资尤其是口罩至关重要,安徽金寨县桃岭乡赵院村村医吴章学深深明白这一点。村干部说这个村医有点倔,卫生室防控物资被他安排的妥妥当当的,一天送出去几个口罩、几瓶消毒液,他都详细记录在登记簿上了,亲戚来找他多拿几个口罩,他绝对不会多给一个,但是一听说有武汉返乡人员被隔离观察出不了门,他却主动为他们送去口罩、体温计、洗手液等防护物资,并引导他们积极做好防护措施。他说:目前防控物资比较紧缺,大家绝对不能浪费,要先给最需要的人。自接到通知后,这位56岁的老党员、老村医,时刻坚守在工作岗位,随时上门为外出返乡人员和村民量体温,一有空闲,他更是冒着被感染的可能,挨家挨户宣传疫情防控科学知识。在疫情面前,他用自己的坚定信念和政治品格,履行了一个党员的职责。
一辆三轮车的轨迹
每天清晨,人们总会看到一个身影,骑着三轮车,一路向前,他是群众心中最可敬的村医。金寨县桃岭乡龙潭村医师鄢德江,家住在高湾村,在复杂的疫情防控斗争中,每天天刚亮,他就从家出发,骑着那辆三轮车,向卫生室赶,疫情面前,他比以往起得更早,骑得更快。由于身有残疾,他看病拿药、测量体温的动作可能没有那么利索,但他总是耐心的嘱咐看病群众要注意的方方面面。每天他还要骑着三轮车上门为武汉返乡人员测量体温,送去防控物资,为了节约时间,中午就用微波炉加热从家里自带的盒饭,这个春节里,他放弃和家人的团聚,靠着一辆三轮车,坚持站在防疫的前列。
一盏白炽灯的情?
最近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每天晚上金寨县桃岭乡桐岗村的卫生室总是亮着一盏白炽灯,村民们既感到暖心,又觉得很安心,因为有人在负重前行,默默守护。村干部张忠洋说:每次我值完班回去,吴孔胜医生还在加班加点,我作为一个年轻人真的非常感动,他的精神确实值得我学习,本来还觉得一身疲惫,看到那盏白炽灯,我顿时又充满了动力。一个50岁的村医,在基层一干就是30年,在疫情面前,他积极履行村医职责,白天深入武汉返乡人员家中监测体温、交代隔离事项,同时,还积极参与防疫宣传,每家每户走访、发放宣传单及明白纸,晚上在村服务群里,普及防疫健康知识,接诊一些普通病人。每天起早贪黑,没有休息过一天,始终无怨。他说既然选择当一名医生,就得担负起我的责任。我是桐岗村的村医,我就得对桐岗村群众的健康负责。
一支体温计的温暖
金寨县桃岭乡高湾村是3000多人的大村,进出村路口有7个,卫生室有2个,防疫任务较重。由于廖荣贵医生对村民情况熟悉了解,工作经验丰富,他就主动承担了给群众量体温的工作。每天上午他身穿白大褂,带上体温计,奔走于武汉返乡的重点人员家里,他仔细询问、掌握情况,不顾个人安危,亲自为他们测量体温,细心登记造册,耐心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每天下午他在两个卫生室之间来回奔波,为一般群众量体温,发放防控物资。对于廖医生的工作,乡村干部高度认可,但大家在夸赞他时,他却谦虚地说:这是我的本分工作,关键时刻,村医不能当逃兵。
一条朋友圈的思念
在元宵节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按照金寨县桃岭乡当地习俗要在故去的亲人坟前上灯。今年的元宵节对桃岭乡桃岭村卫生室的村医汪有云来说,意义深重,因为这是她大儿子故去的第一个元宵节。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不能给去世的儿子上灯,在元宵节仍坚守岗位的她,只能发一条朋友圈来寄托哀思。汪有云的长子有先天性智力缺陷,但是她不离不弃,悉心照顾了30多年,另外她还要照顾孙子、孙女和90多岁的婆婆,本来家庭负担就重,2019年10月,大儿子又突然离世,这对汪有云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但是她在悲痛中依然把本职工作完成的很出色。疫情爆发后,她始终坚守在岗位,上门随访、测量体温、发放口罩,工作连轴转的她连家都顾不上。她说: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不仅要为移风易俗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更要守护村民健康和平安。在说这番话的时候,她的眼圈红了。背负着一个家庭的重担和一份丧子的伤痛,还能扛起防疫抗疫的责任,用行动诠释仁者爱人,实在可敬。
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这群村医大白,凭着一个口罩、一身白大褂每天奔赴在在各个村庄卫生室,参与一线防控,他们愿意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群众。在基层,除了村医,还有冲锋在前的党员、默默奉献的群众、不辞辛苦的乡村干部,平凡人物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共同迎接属于2020年的春天。
2024抗疫情先进事迹最新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