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的演讲稿是可以让听众更加生动地感受到演讲的内容,有了演讲稿我们可以更好地组织演讲内容,使其更具逻辑性和条理性,白领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129事件的演讲稿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129事件的演讲稿篇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在踩踏事件中如何自救”。
之所以会发生踩踏事件,主要是因为人们意识到危险时,奔跑、逃生,是人类的本能,大多数都会因为恐惧而“慌不择路”,引发拥挤甚至踩踏。
20xx年10月25日晚上8点,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小学的晚自习像往常一样按时结束了。铃响过后,孩子们蜂拥而出,顺着楼梯下楼。楼梯上都是人。突然听到一个男同学大声喊“见到鬼了!”向下走的人群突然间乱了,有学生被挤倒了,可后面的人还在不断地往前拥,后面的人踩在摔倒人的身上也被绊倒了,顺着楼梯往下滚,一楼二楼间转角的地方很快堆成了人堆,灾难发生了。在这次拥挤踩踏事故中,8名学生死亡、17名学生受伤。
5月9日9点30分左右,当时天空下着大雨,学校的几千名学生在上晚自习。平时学校要求不同班级的学生下课之后都要从教学楼不同的四个出口出入,而每个年级都配有安全员,而昨天晚上下自习后,很多学生为了不想淋雨,就从离宿舍最近的楼梯口通过。楼梯口仅有1.5米宽左右,比较拥挤,所以引发这样一起事故。目前这起事故已经造成8人死亡,26人受伤,8人留院观察。在事故现场,教学楼二楼的拐角处可以清晰的看到,事故发生时留在墙上斑驳的血迹。可以想像,当时学生分别从五楼、四楼、三楼冲过来的时候拥挤的场景。受伤的学生在医院介绍说,有几个学生在下课的时候堵住了一楼的大路,从而使楼上的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再继续向前走,使得人与人之间重叠在一起,叠起了罗汉从而发生这样一起事故。
而应付这些突发情况的方法极其简单:首先在那些空间有限,人群又相对集中的场所,例如球场、商场、狭窄的街道、室内通道或楼梯、影院、酒吧、夜总会、宗教朝圣的仪式上、彩票销售点、超载的车辆、航行中的轮船等都隐藏着潜在的危险,当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时,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在拥挤行进的人群中,如果前面有人摔倒,而后面不知情的人若继续前行的话,那么人群中极易出现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倒地的拥挤踩踏现象。专家分析认为,在人多拥挤的地方发生踩踏事故的原因有多种,一般来讲,当人群因恐慌、愤怒、兴奋而情绪激动失去理智时,危险往往容易产生。如果你此时正好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非常有可能受到伤害。在一些现实的案例中,许多伤亡者都是在刚刚意识到危险就被拥挤的人群踩在脚下,因此如何判别危险,怎样离开危险境地,如何在险境中进行自我保护,就显得非常重要。当发现前方有人突然摔倒后,旁边的人一定要大声呼喊,尽快让后面的人群知道前方发生了什么事,否则,后面的人群继续向前拥挤,就非常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如果此时你正带着孩子,要尽快把孩子抱起来,因为儿童身体矮小,力气小,面对拥挤混乱的人群,极易出现危险。面对混乱的场面,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顺利逃生的重要因素,争取做到遇事不慌,否则大家都争先恐后往外逃的话,可能会加剧危险,甚至出现谁都逃不出来的惨剧。
129事件的演讲稿篇2
同学们:
安全,这词无时无刻在耳边环绕,但是我们真的有放在心里吗?例如早上老师刚刚在国旗下讲话就说过了。不要在教学区追逐打闹,但是每当下课铃声响起,每位同学都冲出教室,有人追逐有的打闹,看似不是教学区而是动作片片场,或许大家都觉得只要注意下就不会有所谓的危险,但是危险处处不再。
我们是网络班级,在五楼上课,不能带水进去可是又有多少位同学有将水放在后面的柜子里呢?大家都随手就放,要是万一倒了,碰到电脑主机,着火了怎么办呢?后果将不堪设想。
校园安全,这是个警钟,时时敲响。20xx年12月7日晚上9点湖南湘乡市私立学校育才中学晚自习下课,晚上由于下雨,班上52同学都走靠宿舍近的楼梯下楼,但是几个调皮的男生堵在门口导致发生了,8人死亡26人受伤。这只是万桩事故中的其中一桩,就是因为几个人的调皮导致了那么多家庭的破碎,这真是让人感到痛苦。哎,真是个惨痛的教训,这学校的校长也因此进了监狱。
安全时时牢记,事故一旦发生就无法挽回,生命诚可贵,人的一生并非游戏,不能重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不好好保护自己,对不起自己更对不起对你细心培养的父母。安全是责任更是义务,你要对家人负责更要对自己负责。
我经过学校对我们的深刻教育,让我们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人生,这安全的生活,这美丽的青春时代。
129事件的演讲稿篇3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度过了国庆小长假。但是大家知道国庆的来源吗?国庆,是新中国成立的日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于1949年成立,对于我们中国来说,是一个无比重要的日子。
同学们,现在的我们是幸运的,是幸福的。然而在70多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发起了惨绝人寰的侵华战争,在中华大地上燃遍了战火,使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再次伤痕累累。从918事变到七七事变,从813事变到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从残忍的细菌战到对根据地的疯狂扫荡。中华大地在侵略者的蹂躏下痛苦呻吟。
曾记否,在中国的土地上矗立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
曾记否,流离失所的人们在沦陷的国土上苦苦挣扎,一片片沃土染成了腥红的血色。
难忘那,战火纷飞中一双双渴求和平的目光,在无情的屠刀下不暝;
难忘那,悲怆的哭喊,在血腥弹雨中戛然而止。
这是国家的孱弱,民族的耻辱,叫我们怎能忍受、怎能遗忘!
面对侵略者的种种暴行,祖国没有沉沦,面对锦绣河山的呼唤,炎黄子孙没有沉没。十五岁的刘胡兰面对红旗举手宣誓,无怨无悔;江姐和战友们含着眼泪绣出五星红旗,赤胆忠心;凇沪会战的29军弹尽粮绝,英勇壮烈;狼牙山五壮士毅然跳崖,惊天动地。我们不能忘记卢沟桥的第一声枪响;我们不能忘记平型关的第一场大捷,我们更不能忘记百团大战的第一次反攻。多少中华儿女在这片土地上洒下了最后一滴鲜血,多少华夏子孙为了这片土地献出满腔赤诚。
锦绣的中华大地,铁流泻处,哪里没有一曲动人的悲歌?是什么力量把中华民族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聚集在一起,是什么精神使他们毫无畏惧,前仆后继地奔向同一个目标。这种力量这种精神就是永存的民族精神。
风风雨雨七十载,从任人宰割到屹立世界东方,从改革开放到构建和谐社会,几经沉浮,世纪的钟声已敲响,今天的繁荣富强为祖国的昨日交上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锐意进取的浪潮为祖国的明天奏响了进军的乐章。
面对美好而又幸福的生活,我们应该“饮水思源”,我们更深深懂得:鲜血铸就了中华民族坚强的脊梁;汗水灌溉了神州大地繁荣的花蕊;拼搏托起了一个不羁的灵魂!
中国梦是民族的、是国家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力量。青少年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脚踏实地追寻我们的中国梦,勿忘国耻,铭记于心,时刻提醒自己,让中华民族在我们的手中,腾飞!
谢谢大家!
129事件的演讲稿篇4
亲爱的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和大家说说防踩踏的那些事。
20xx年9月26日下午2:00,云南昆明明通小学发生踩踏事故,已致6人死亡,多人受伤。
20xx年12月11日晚上8时,河北省成安县商城镇中学下晚自习后,大批学生从教室中拥出。不知哪名学生恶作剧地喊了一声“地震了”,顿时使得原本就很拥挤的楼梯乱作一团,结果造成楼梯的护栏严重变形,有16名学生被挤得摔了下来。后面的学生继续往前挤,使摔在地上的学生遭到严重的踩压,最终5人死亡,11人受重伤。
20xx年12月16日中午12点左右重庆市合川区龙市中学初中部3000多名学生,参加完歌咏比赛后返回教室时,由于跑得快的学生急着下楼吃饭,而还没上楼的学生又急着回教室放凳子,下楼的学生和上楼的学生在一楼楼梯口相遇发生拥挤,造成25人受伤。
20xx年最后一晚23点35分,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拥挤踩踏事件。截至20xx年1月2日上午11点,事件已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目前,仍有31人继续在院治疗,其中重伤13人(个别伤员仍然危重)。
拥挤是一种在很短的时间内,因为某种突发的原因,在人员集中的场所内引起的情绪亢奋、行动过激、人群大量聚集的失控现象。拥挤是突发事件,同学们难免遇到,当我们遇到拥挤情形时应该保持冷静,沉着应对,谨防因为突发的拥挤致使人身伤害发生。公共场所发生人群拥挤踩踏事件是非常危险的,当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时,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在行进的人群中,如果前面有人摔倒,而后面不知情的人若继续向前先进的话,那么人群中极易出现像“多米诺骨牌”。
校园中容易发生拥挤踩踏的危险地方或区域?像过道、楼梯转弯处、门口、食堂、厕所等。
“预防胜于补救”,如何预防?教育、督促学生在楼梯间行进中做到“三要”:一要靠右行走,二要缓慢行走,三要互相礼让;“十不”:一不抢先,二不奔跑,三不拥挤,四不推撞,五不嬉笑打闹,六不聊天,七不弯腰捡拾物品,八不停下系鞋带,九不停留等人,十不逆向行走。
十条建议:
1.在校园楼梯、通道内,上下楼梯都应该举止保持文明,人多时不拥挤、不起哄、不打闹、不故意怪叫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2.下楼的学生应该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3.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4.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5.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时,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要用一只手紧握另一手腕,双肘撑开,平放于胸前,要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的空间,保证呼吸顺畅,以免拥挤时造成窒息晕倒。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6.若自己不幸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7.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8.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以保护自己和他人。
9.在人群慌乱时,脚下要注意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10.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同学们,在地震突然来临时,四川桑枣中学的2200名学生只花了1分36秒,就全部逃出了教学楼。能创造这样的奇迹,得益于他们平时养成了绝对服从规则、遵守秩序的好习惯。每个人都希望成为有素质、有教养的人。但千万别以为成绩好就是素质高的表现。真正的素质就是在没有任何外在监控、约束时也能体现出良好的行为规范。其中就包括守秩序讲规则的素质。孩子是未来的希望,校园是社会的“始发站”,如果学生在校园里不能遵守秩序,那将来走向社会也不会成为自觉遵守宪法和公德的好公民。请同学们要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从自己做起,从今天开始,从每天上下楼道做起,做一个有素质、讲文明的学生,让校园里踩踏的悲剧永远不要再发生!
129事件的演讲稿篇5
这几天中关村二小火了,因为一个“校园欺凌”事件。
网上报道的事情梗概是这样的:一位北京中关村二小的学生家长在网络发帖,自己的孩子长期遭到同班一同学的“霸凌”,前几天发展至被同学用“厕所垃圾筐扣头”。她听完孩子的哭诉后,随即给班主任打电话,要求处理,并表示事发后,孩子出现失眠、易怒、恐惧上学等症状。但沟通未果,家长称“老师把这个事说成是‘过分的玩笑’,还让我们大事化小,我们不能接受。”
这样的报道其实并不鲜见,网上搜索一下,每年都有发生,但这样的报道随着时间的过去也就过去了。“时间依旧流驶,街市依旧太平”。这次居然出现在了小学,所以掀起的浪花更猛烈了些。但我想,即使这次的浪花再大,过不了多久也会被淹没。然后,还会有这样的报道继续出现。
有人群的地方,就得承认差异。儿童、少年也是一样。不是这种欺凌现象没有报道就不存在了,而是我们一直选择性地忽视。成尚荣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对儿童的认识和发现是不完整的。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和分离,理论中的儿童是伟大的,而实践中所发现的儿童却与理论上的发现不尽一致,我们往往以理论遮藏实践;理想与现实的脱节和分离,现实中的儿童与理想中的儿童有着落差,而我们往往以理想中的儿童代替现实中的儿童;对儿童可能性的认识与把握,注重其积极的、光明的一面,而忽略其消极的、灰色的一面。”儿童的世界是美好的,但这不是绝对的。对于“消极的、灰色的”一面同样需要正视、重视。一个问题儿童的背后一定有个问题家庭,学校教育对“问题家庭”的影响力是微乎其微的。遗憾的是学校教育没有刚性的约束力,所以我能理解这位老师把这件事说成“过分的玩笑”。一定程度上,学校教育承受着不能承受之重。
电视剧《亮剑》中那支骑兵队伍,明知不能敌,也绝不束手就擒,直至拼尽最后一人。那样的血性,让人热血沸腾。每每从新闻上看到被欺凌的孩子缩在墙角,任由别人欺侮时,真是心疼而又愤怒。尊严还在?血性何在?你想用你的示弱换来别人的怜悯?恰恰相反,示弱更让施暴者嗅到了血腥的快感。这样的画面是不是成人世界里也很熟悉——两三个犯罪分子当街作恶,却无人敢声张。这样的报道屡见不鲜。
是什么让大众成了沉默的羔羊?我们的教育里是不是少了点应有的血性和野性?我们有太多的整齐划一,我们有太多的一切行动听指挥。在家要听父母话,在校要听老师话。一直亦步亦趋,唯唯诺诺的孩子,面对凶神恶煞的“纸老虎”的时候,还会有指出他是“纸老虎”的勇气吗?指望这样的孩子将来“路见不平一声吼”?
这么想来,撒点野、打次架、闯点祸,又有什么关系呢?
129事件的演讲稿篇6
我们要反对校园暴力。
我曾经好几次亲眼目睹校园暴力的发生。其中有一次是在校外,我们班上的几名“恶霸”正在尾随着我们班上另一名同学,仿佛正在商议着什么。突然,其中一名“恶霸”冲上前去,从背后用胳膊勒住那名毫不知情的同学的脖子,将他撂倒在地。然后后面几个冲上去,对他又踢又打,还用那些粗鄙的脏话骂他。半分钟后才散去,而那名“受害者”什么也不说,就默默的离去了。
那些校园暴力的“受害者”性格内向,较沉默,受到侵害后不采取任何措施,生怕再次被打。这就助长了那些“恶霸”的嚣张气焰,越来越视规则于无物,所作出的行为也就越来越出格,“受害者”收到的欺凌也就越来越厉害。这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最终“恶霸”走上不归路,“受害者”一蹶不振。损人不利己。
我们还要学会正当防卫。
很多家长从小就教导我们,不要和别人打架,不要惹是生非。所以那些“受害者”往往受到侵害时都不敢还手,怕被家长老师批评。而那些天生就胆小怕事的_人就更不必说了。有些人可能会说,被欺负没关系啊,跟老师说就行了,老师自然会处理的。但是如果有一个人总是骂你,叫你外号,然后你去叫老师。结果那些同学就会说你这个人爱打小报告,嘲笑你。严重者甚至开始动手打人。我们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在老师家长的关怀下生活,终究是要步入社会的。所以,当别人打你时,跟他打一架。不要让他认为你是一个软柿子可以随便捏。这个世界,拳头大才是真理。
作为家长,应多给孩子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让他知道怎样做是对的,怎样是不对的。在生活中,不要欺负弱小的人,但也不要一味的忍让。重视对孩子的生命、尊重与心理教育,这才是一个家长的职责。
李/克强总理曾指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暴力的频发,伤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也冲击了社会的道德底线。因此教育部门应完善相关法律,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遏制伤害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
校园暴力的危害,人人共睹。反对校园暴力,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职责。
129事件的演讲稿篇7
老师、同学们:
通报9月26日昆明小学发生的踩踏事故:26日14时许,学校2起床铃拉响后,该小学一、二年级午休学生起床后返回教室上课,由于靠墙的一块海绵垫平倒于一楼过道,造成通道不畅,先期下楼的学生在通过海绵垫时发生跌倒,后续下楼的大量学生不清楚情况,继续向前拥挤造成相互叠加挤压,导致严重伤亡。
这个事故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和警惕:安全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时时都要有安全意识,处处都要注意安全!为了确保我园幼儿在上下课、上操或放学时下楼梯的安全,现就防踩踏的安全给小朋友讲一讲:
1、师生上下楼梯,靠右行走,不快行猛跑,不你推我拉,不做危险动作,遵守秩序,礼貌礼让,爱护同学,做到安全、迅速。
2、所有的小朋友都要按照老师的要求有秩序地离开教室,有秩序地下楼梯,不可以在楼梯上停留、追逐、打闹,绝对不能有拥挤、推拉等危险行为。
3、上完课的老师一定要负责组织好幼儿有秩序地离开教室,在楼梯口值班的老师要负责楼梯口的看管,确保下楼梯的安全。
4、幼儿园集体活动期间(如课间操、集体放学、下课、运动会等)幼儿集中上下楼梯要排队,前后两人间隔一个台阶,先下后上,并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全程护送。
5、小朋友如发现楼梯拥挤时,立即停止前进,并分别住后退(退回活动室或活动室走廊内)等待,做到大班礼让小班,男生礼让女生。
6、发生特殊事故时,学生不得惊慌、不准擅自一窝蜂冲出教室,应由教师弄清情况,有组织秩序安排学生撤出教室。
我希望通过今天的防踩踏安全教育,同学们要高度重视,要养成良好的上下楼习惯,遵守上下楼梯的秩序。上下课时有些小朋友喜欢跑动,更应该注意上下楼梯的安全。同时希望孩子们们也要注意交通、饮食、用电、运动等方面的安全。
请全体老师和小朋友时时处处都有安全意识,时时处处都注意安全,愿安全伴随我们一生!
129事件的演讲稿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