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色的心得能够找到自我提升的方向与动力,继续前行,优秀的心得能够帮助我们建立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以下是白领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动物学心得8篇,供大家参考。
动物学心得篇1
项目名称:动物学实习
学 院:xx学院
专业年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老师:
实习单位:大亚湾实习基地、广州动物园、
中山大学博物馆、长洲岛
实习时间:20xx.6.1-6.5
一、 实习目的与意义
1. 目的:
1) 通过实习,巩固和提高课堂上所掌握的知识,能更好的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学会认识各种动物类群的特点。
2) 掌握所采集动物的种类名称、分类地位、分类依据、采集场所、采集方法、标本制作方法和生存环境的描述等。
3) 掌握一般的昆虫捕捉方法,标本制作和保存方法。学会一般的昆虫分类基础。
4) 学会通过图鉴,查找,认识所采集的动物。
2. 意义:
1) 通过实习,复习巩固课堂上的知识,做到理论和实际结合,深化我们对知识的理解。
2) 野外实习,能培养我们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严谨性。
3) 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锻炼我们的动手、观察、创造能力。
二、 实习单位的情况
大亚湾实习基地:
大辣角岛:大辣甲岛是大亚湾海上百岛之一,离澳头港十海里,原称大六甲,取六岛相合之意。此处过往渔民多说潮语,因潮语中的“六”念成“辣”,于是习称为辣甲岛。 它是大亚湾第二大岛,远离陆地,也是一个风景优美的生态岛。这里水质清澈,水深能见度5-6米深,海水清澈。岛上有三个沙滩,最大有长达几公里月牙形的美丽沙滩,有色彩斑斓的贝壳、笔螺、角螺、猪牧螺、小海螺、扇贝、贻贝、珍珠贝、东莲寺。 岛四周是汹涌浩瀚的大海,附近有珊瑚礁。
深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深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深圳湾北东岸深圳河口的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红树林建立的一种自然保护区。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红树林具有呼吸根或支柱根,种子可以在树上的果实中萌芽长成小苗,然后再脱离母株,坠落于淤泥中发育生长。 退潮后滩涂上有许多的螺类、贝类、海鞘等软体动物。
广州动物园:
广州动物园共有选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哺乳类、爬虫类、鸟类和鱼类等动物 450余种,4500多头(只),其中不少属于世界珍禽异兽。属于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黑颈鹤等35种,属于国家二类重点保护动物的有小熊猫、白枕鹤等32种。
广州动物园同时亦是一个植物展示的园地。全园种植的树木有200多种,100,000多株。
中山博物馆:
博物馆以香港同胞捐赠的“马文辉堂”为馆址,最早的标本采集于1817年,有近200年的历史。目前,生物博物馆有植物标本22万号;昆虫标本60余万号;动物标本3万号,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等37种,以及护士鲨、豹纹鲨、翻车鱼等百余种珍稀动物标本,此外还有北极熊、企鹅、鸵鸟等国外的珍稀动物标本;古生物化石标本500多件,其中7.8米长萨斯特鱼龙、3.5米的新中国龙、兴义龙以及鳞齿鱼等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展览价值。是国内唯一收藏了大量国内外珍贵生物标本、并具有华南地区动植物区系特色的高校生物博物馆。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长洲岛:
长洲岛位于广州东缘,是黄埔地区珠江上的一个江心岛,面积11.5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为8.5平方公里,岛上常住人口2万余人。长洲岛西面与广州大学城仅一桥之隔。长洲是江心岛,绿色覆盖率甚高,尤似海上盆景,岛上河道纵横,除本岛外还有娥媚沙、洪圣沙、白兔沙及大吉沙等沙洲,这些沙洲低矮平坦,水涌纵横,岭南水乡特色浓郁。
三、 实习内容
1. 大亚湾实习各主要生态类型的主要种类和生存环境
泥滩样方采集鉴定优势种:牡蛎、招潮蟹、沟纹笋光螺、纵带滩栖螺、中华蟹守螺、平轴螺、荔枝螺、渔舟蜒螺、海鞘、海豆芽等
岩石滩观察鉴定优势种:海草、马粪海胆、紫海胆、马蹄螺、棘螺、阿文绶贝、海参、节蝾螺、渔舟蜒螺、石鳖等
主要生存的环境为岩石滩和红树林滩涂。
2. 参观学习中大博物馆和动物园的主要类群
脊椎动物又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又分为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等。 中大博物馆的主要类群是:节肢动物、哺乳类和鸟类。
动物园的主要类群是:节肢动物、哺乳类、鸟类和爬行类。
3. 昆虫采集方法、标本制作方法
a) 网捕是采集昆虫最常用的方法,进行网捕的工具是捕网。捕网的使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当昆虫入网后,使网袋底部往上甩,将网底连同昆虫倒翻上面来;另一种是当昆虫入网后,转动网柄,使网口向下翻,将昆虫封闭在网底部。
b) 捕到昆虫后,应及时取出装进毒瓶。取虫时,先用手握住网袋中部,将虫束在网底,再将瓶子伸入网内扣取。对蜇人的蜂类和刺人的猎蝽等昆虫,由网中取出时,不要用手碰到它,可将有虫的网底部装入毒瓶中,先熏杀后再取出。对蝶蛾类昆虫,应隔网用手轻捏其胸部,使其丧失飞翔能力,以免因虫体挣扎,而使翅和附肢遭到损坏,然后放入三角纸袋中保存。
c) 鳞翅目、蜻蜓目、双翅目昆虫,要将针向中胸背板中央稍偏右些插入,留出完整的背中线来。 鞘翅目昆虫要将针插在右侧鞘翅的左上角,使昆虫针正好穿过腹面的中后足之间,这样就不会破坏鞘翅目昆虫分类特征的基节窝。 半翅目昆虫要将针插在小盾片的中央偏右方,这样就可以完整地保留腹面的口器槽 螳螂目和直翅目昆虫,要将针插在中胸基部土方偏右侧的位置上。 膜翅目昆虫则要插在中胸的正中央部位
d) 蛾蝶、蜻蜓、蜂等昆虫,针插后还需展翅。把前翅暂时固定在展翅板上,再拉后翅,蛾堞类的后翅前缘压在前翅后缘下,左右对称,充分展平。最后用光滑的纸条压住,经大头针固定后,放通风干处,等标本完全干燥后取下。
四、 实习总结或体会
这次为期5天的动物学实习,不仅巩固和提高了我的动物学专业知识,而且开阔了我的视野,提高了我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还锻炼了我各方面的能力。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没学到的知识,提高了和组员的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第一天到达深圳大亚湾,我们就坐上了快艇向大辣甲岛进发,第一次坐上快艇的我们在海上飞驰,既兴奋又紧张,对这次的实习充满了新鲜和刺激感。在岛上,每个人都放开了心
态,站在齐腿深的海中,带着手套,拿着镊子在岩石滩中仔细的寻找着隐藏在岩缝和石头底下的`贝类和螺类,突然出现的螃蟹更是成了每个小组追逐的对象…...
第二天,我们去了红树林,在滩涂中捕捉满地爬的招潮蟹和捡各种螺类,还有一碰就喷水的海葵,当然还有神秘的海豆芽,隐藏在深深的沙中,只打开一条长方形的缝隙,需要我们用手刨入沙土中,把它连根拔起。
当然在其他地方也有很多有趣又好玩的事情发生,虽然天气炎热,但是我们都没有放弃,不怕苦不怕累,在烈日下,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很认真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大家分工合作,在有限的时间内收集到了足够种类的动物,极大的提高了我们学习动物学的信心和探索大自然的欲望,摆脱了单一和乏味的课堂理论知识的介绍和灌输,使我们充分的理解课本里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考问题的方法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让我们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大力量。
总之,这次的实习,让我们亲近了大自然,接触到大自然的额神秘,更加的了解自然,能立体的从自然中出发,观察各种动物真实存在的形态,而非从书本中二维的认识。
这几天有苦有乐,我们是去学习的,同时也是去玩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慢慢的成长,收获良多。
附录一:大亚湾贝类鉴定名录,包括分类地位
1. 伊莎伯雪蛤软体动物门,双壳纲, 帘蛤目,帘蛤科
2. 中华鸟蛤 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真瓣鳃目,鸟蛤科,鸟蛤属
3. 高贵海扇蛤软体动物门,双壳钢, 莺蛤目,海扇蛤科
4. 环文蛤(青蛤)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帘蛤目、帘蛤科
5. 环纹坚石蛤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帘蛤目,环纹坚石蛤科
6. 中国仙女蛤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帘蛤目,帘蛤科
7. 心蛤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帘蛤目,同心蛤科,同心蛤属
8. 镶边鸟蛤 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帘蛤目,鸟尾蛤科,鸟蛤属
9. 文蛤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帘蛤目,帘蛤科,文蛤属
10. 团聚牡蛎 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珍珠贝目,牡蛎科,牡蛎属
11. 马氏珍珠贝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珍珠贝目,珍珠贝科,珍珠贝属
12. 古蚶软体动物门,双壳纲,魁蛤目,魁蛤科,粗饰蛤属
13. 半扭转蚶 软体动物门,双壳纲,魁蛤目,魁蛤科,魁蛤属
14. 中华蟹守螺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蟹守螺科
15. 节蝾螺 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原始腹足目,蝾螺科,蝾螺属
16. 浅缝骨螺 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新腹足目,骨螺科
17. 杂色鲍鱼 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原始腹足目,盾腮亚目,鲍科
动物学心得篇2
本人之前从未接触过动物实验,实验室内也没有人做过动物实验,实验内容涉及小鼠灌胃,不知如何下手,内心有点慌,于是就从网上搜索视频开始学习。先买回来四只小鼠,想着练习基本的实验操作,本人之前连小鼠抓取都不太懂,虽然大学学习过,但几年没有接触还是手生的狠,这次就只好硬着头皮上了。好了废话不多说回归正题。
关于灌胃,小鼠的抓取很重要,右手抓住鼠尾,左手沿鼠背往上抓住颈背部皮毛,同时确保前肢皮毛也有部分抓取,这是为了固定小鼠前肢,防止注射时小鼠前肢抓握针头。抓取固定小鼠之后,取带有灌胃针的`注射器,沿着小鼠右嘴角插入(因左手固定小鼠,所以沿右嘴角进针比较方便),贴着小鼠上颌进针,然后再进针会遭遇抵触感,此时到达小鼠咽部,这时不要硬插针,稍微停一下,到达咽部后把针稍微挪动感觉放置咽喉中部,此时将注射器抬起与身体呈竖直的状态,再进针小鼠会有抵抗,但没有关系,顺着抵抗感慢慢进针,随后会有落空感,此时就表明针已进入小鼠胃中,注射药液,拔出针头即可。
希望对初做动物实验的小白有所帮助,这都是反复尝试摸索出来的,之前能灌进去胃都是偶然时间,搞得小鼠受折磨,我也难受,掌握一点技巧,小鼠也能少受罪
动物学心得篇3
野外实习是普通动物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野外实习不仅使我们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也使我们对课本的知识有了一个理性的认识。应教学大纲的要求,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进行了为期七天的野外实习。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动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学科,研究对象是动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的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动物和外界环境之间多种多样关系的科学。人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能很好地认识和利用动物,使它能更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认识动物的特点,并且通过其特点对动物进行鉴定,了解其用途,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预防;掌握动物标本的采集以及制作方法;通过野外实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认识动物的特点,并且通过其特点对动物进行鉴定,了解其用途;掌握动物标本的采集以及制作方法;通过野外实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掌握所采集动物的种类名称、分类地位、分类依据、采集场所、采集方法、标本制作方法和生境描述等。
1、通过野外实习,不仅能够把在课本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中,还能够使我们对已学的知识加深理解。同时可以增强我们的实践能力,培养我们对于动物学学习的兴趣。
2、通过野外直接捕捉野生动物(主要是昆虫),学习采集动物标本的方法, 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类鉴定,同时学会和熟悉运用诸如图片比照、动物分类
检索表、主要特征鉴别等方法进行动物分类鉴定。
3、通过对捕捉到的动物进行动物标本的浸制、剥制、干制等的标本制作, 学会动物标本制作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4、通过野外实习,可以培养我们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应有的科学态度, 以及在生活中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和团队荣誉精神。
二、实习基本情况简介
1、实习时间:20 年05月26日——20 年05月29日
2、实习地点:安徽省黄山市汤口镇寨西浮溪村
黄山市位于安徽省的南部温和多雨,四季分明。本次的实习地点是黄山的最南端——汤口,该地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具有很高的教学和科研价值,是我们进行野外实习、学以致用的理想之地。
3、实习人员:20 级生物科学班全体学生
4、指导教师:耿学侠、查岭生、李学明、丁建华
三、实习要求与任务
1、认识100种以上的动物种类 (主要是昆虫),并至少能分类到目。
2、学会并掌握描述动物的分类特征。
3、学会利用检索表检索和鉴定动物的类别
4、学会制作昆虫标本和动物录制标本的基本方法。
四、实习内容
我们实习的内容主要为无脊椎动物(昆虫)的野外观察、采集、分类鉴定、标本制作与保存等。无脊椎动物——昆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1、昆虫采集工具
捕网、毒瓶(装有乙醚或酒精,用于迅速毒杀昆虫)、三角纸包等
2、昆虫采集方法
本次实习中我们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网捕法和灯光诱捕法,介绍如下:
(1)网捕法:分为飞网采集法和扫网采集法,一般是看到要捉的昆虫后用捕网采集,适用于善跳会飞的昆虫。飞网法主要对象为鳞翅目(蝶类)、蜻蜓目、双翅目(蝇类)、和膜翅目(蜂类),扫网法主要对象为竹节虫目、螳螂目、直翅目的蝗虫、同翅目、脉翅目以及陆生半翅目和鞘翅目的主要类群等。
捕网的使用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当昆虫入网后,使网袋底部往上甩,将网底连同昆虫倒翻上面来。一种是当昆虫入网后,转动网柄,使网口向下翻,将昆虫封闭在网底部。
取虫时,先用手握住网袋中部,将虫束在网底,再将毒瓶伸入网内扣取。对于膜翅目昆虫,应先隔着网将其弹晕再放入毒瓶中。对于鳞翅目昆虫,应隔网用手轻捏其胸部,之后使其两翅竖立,放入三角纸包中。
(2)灯光诱捕法:利用某些昆虫趋光性的特点,夜间在驻地附近靠近河流的地方,树起一方白幕布,幕上前方拉上一盏电灯。昆虫会趋光而至,多数停在布幕上,或跌落布幕下,集中采集,用镊子夹入毒瓶或纸包或浸入酒精中,以备制作标本。主要对象为蜉蝣目、广翅目、鳞翅目(蛾类)、襀翅目。
其它的辅助方法有振落法,适用于在高大树木上的昆虫和一些具有假死性的昆虫。搜索法,适用于躲藏在各种隐蔽的地方昆虫。毒杀法,主要是用酒精和乙醚致死昆虫。
3、昆虫的分类鉴定
(1)参考:指导教师的讲解、徐亚君和唐鑫生《无脊椎动物学野外实习指导》
(2)方法:根据昆虫的形态特征利用分类检索表和形态对比进行鉴定
4、昆虫标本制作
(1)制作工具
①泡沫板式展翅板:主要用于鳞翅目昆虫的展翅。
②昆虫针:用于针插固定昆虫,针由细到粗分别为0、1、2、3、4、5号。
③镊子:用于夹镊昆虫。
④标本盒(内放泡沫):用于存放标本。
(2)制作方法:展翅法、针插法等
(3)制作过程
一个昆虫标本制作的全过程应包括清理、整姿、固定、标签、保存等几个步骤。
①清理与插针:标本必须清理,在采集昆虫时,虫体上常粘附污屑,要把污屑清理掉。昆虫标本都要用昆虫针针插固定,针插的方法依昆虫的大小、结构、种类特点的不同而定。插针部位一般是从前胸近后缘正中略偏右一点向下插针,正好通过第二对足的基节为准。针插高度采用三级台规范。标本的留针高度要一致,使展示美观。
②整形与固定:标本插针后就进行整形与固定,包括整姿、展翅、双重针插和粘贴针插。对蝗虫,甲虫等标本的触角、步足等须一一整形。对蛾蝶、蜻蜓、大蜂等都要用展翅板进行展翅,使之模拟飞翔状态。对小型蛾子等为使其美观,也可用双重针插法。有些小昆虫如瓢虫等,可直接把标本粘贴在三角形卡片尖上,纸尖上蘸少许万能胶或一般胶水。粘在虫体前足与中足之间,在用三号针从小三角片的底边附近插入,使它达到一般标本的高度。
动物学心得篇4
实验动物学就这样匆匆结束了,总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心里有种说不出的不舍。记得最初选修这门课的时候,心里很是没低,因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动物实验,(由于专业的原因吧)虽然很想学,可又担心会跟不上其他同学,甚至会考试不过影响学位。不过最后还是选了,如果不学也许就永远不知道它其中所蕴含的乐趣和那种追求医学研究时所必须的严谨,现在想想当时的选择是多么的正确,,正是因为这次犹豫中的选择,让我爱上了这门课。记得第一次实验课是让学捕捉实验鼠,并做常用的给药方式,第一次抓到老鼠时的兴奋至今还难忘,这个实验还算简单,所以很顺利就做完了老师所要求的,同时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去学好这门课。以后每次试验课我都会早早的去,很用心的去记录老师讲的每个实验细节,直至最后一节课。有时候看到那些可爱的实验动物总不忍心去实施残忍,每当看到因为自己操作失误而致动物大出血,最后挣扎到死亡时,心中都有种莫名的难受。也有同学对我说既然选择去做实验就不能有怜悯,手要狠,我知道她说的是对的,可是我需要去慢慢的适应。后来我就笑着对同学说,如果不能避免残忍,那就让我们认真的去做好每个实验,合理的去利用每一个实验动物,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前提下最好一鼠多用,虽然最终都是要处死的,但至少死有所值吧。
随着对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动物实验在医学、药学中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它的重要性将会被更加重视。医学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有些问题单凭临床经验积累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得到解决,或者虽花费很长时间,问题仍得不到解决,而通过动物实验有些问题就可以得到迅速解决。在我们追逐科研成果的同时,也一定不要忘记去适时的保护这些为我们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动物,如果说,实验是为了更长远的社会利益,那几乎所有的医学科研成果是以无数动物的'生命作为代价的,所以请让我们用仁慈的心去善待那些有生命的动物们吧。
通过学习这门课,最大的收获我觉得并不是学会了多少种实验的操作(当然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而是通过实验更让我们受益的是它需要的这种执着,细心和认真严谨的态度,还有那种团队合作的精神。任何一个实验都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完成,任何一个细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最终的失败,所以就要求我们去负责的对待每个环节,每一个步骤。只要把握好整个过程,就会顺利的达到预期的目的。
最后,更要感谢的就是这么多天来一直陪伴我们,不厌其烦、耐心教诲的所有实验室老师们,是你们不仅让我们学会了基本的实验操作,激起了我们对实验课的兴趣,更主要的是从你们身上让我们看到了对那种学术热爱、严谨的精神和为人师表的优秀风范,也许我们以后就不需要再做实验,也许这真的就是我们研究生生涯的最后实验课,但你们的精神和教诲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动物学心得篇5
肺水肿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引起肺内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平衡失调,使大量组织液在很短时间内不能被肺淋巴和肺静脉系统吸收,从肺毛细血管内外渗,积聚在肺泡、肺间质和细小支气管内,从而造成肺通气与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在临床上表现为极度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发绀,大汗淋漓,阵发性咳嗽伴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布满对称性湿啰音。肺水肿为内科危急重症,临床症状凶险,病情发展急剧,易并发呼吸、循环衰竭,病死率极高,如果不及时诊治,会引发严重的后果。目前,国内外复制实验性肺水肿的模型很多,如油酸诱导,注射生理盐水,吸入光气等方法,都有很明显的现象。我们采用切断迷走神经的方法,对大鼠肺系数等指标进行观察,观察肺水肿模型是否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sd大鼠24只,体重做任何处理;b组为实验组,将大鼠称重麻
200-290g,雌雄随意,由成都医学院实醉(用3.6%水合氯酸麻醉,按100g/1ml的验动物中心提供。 量)后,找出一侧迷走神经,用手术剪剪断;1.2 实验药品与试剂:3.6%水合氯酸。 c组也为实验组,将大鼠称重麻醉(用3.6%1.3实验仪器与器械:电子天平,注射器,水合氯酸麻醉,按100g/1ml的量)后,找烧杯,手术器械(解剖刀,解剖盘,解剖出两侧的迷走神经剪断。手术处理后,观察剪刀,手术线眼科镊等)、滤纸,计时器大鼠有无呼吸频率改变、湿啰音、咳血、身等。 体抽搐等体征变化,0.5小时后处死所有的鼠。
2 方法
在解剖时,先结扎气管以免液体外溢,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个组,a组b组c 然后将肺和心脏一同取出,剪去心脏和表面组各8只大鼠。a组为假手术组,将大鼠称的脂肪组织,并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液体,最重,麻醉(用3.6%水合氯酸麻醉,按后分别将各组大鼠肺称重,计算肺系数(肺100g/1ml的量)后,仅找出迷走神经,不系数=肺重量(g)/大鼠体重(kg))。
3 实验结果现象
在整个实验中,b组c组中各有一只大鼠在剪断迷走神经时不慎将颈总动脉剪断,导致大出血死亡,a组b组c组都没有出现湿啰音,也无咳嗽,鼻孔与口腔无粉红色泡沫样液体出现,也没有抽搐,整个试验期间大鼠都没有死亡。根据实验结果现象分析,并没有出现肺水肿。
4结论与讨论
肺水肿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综合病症,有很多的致病因素。由于对其发病机尚未完全阐明,因此,常常借助于一些动物模型进行发病机制和相关治疗的试验研究。结扎迷走神经是急性肺水肿动物模型是常用的一种动物模型。迷走神经支配呼吸、消化两个系统的绝大部分器官以及心脏的感觉、运动以及腺体的分泌。因此,迷走神经损伤可引起循环、消化和呼吸系统功能失调。在这次试验中,结扎迷走神经一段时间后,即可观察到b、c与a组对照出现的.显著性差异,首先为大鼠的呼吸急促、紫绀;试验中观察到a组大鼠双肺呼吸音清晰,试验b、c两组大鼠双肺呼吸急促浑浊,并且有少许的红色粘液出现在鼻孔,显示试验组发生肺水肿,肺泡弥散功能严重降低;试验后解剖各组大鼠,对照组双肺饱满,呈粉红色,表面光滑,未见淤血,肺切面未见溢出粉红色液体。试验组肺体积明显增大、被膜光亮、湿润,表面呈现红褐色或暗紫色,可见片状淤血出血斑。目前,国内大量研究表面,肺重系数是一个衡量肺水肿比较好且准确的指标。
大鼠经过结扎迷走神经可以在短时间内诱导肺水肿的发生,并且通过检测几项指标都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变化,效果较好。夹闭迷走神经来诱导大鼠肺水肿动物模型简单易操作实施,成本小,重复性高,可以作为临床上比较理想的肺水肿动物模型
动物学心得篇6
记得陆游有一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野外实习正是将课堂上学的理论知识与野外实际或生产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巩固理论知识的目的。动物生态学野外实习,不仅验证了书本知识和巩固理论知识,而是更加重视理论知识的应用,强调整个过程的参与和学习,充分发挥我们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也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让我们更加了解昆虫和鸟类的种类和形态特征。
通过动物生态学的实习,我认识了清西陵的特有鸟类和普遍鸟类,了解到鸟类的生活习性及其形态特征,因此培养了对鸟类的观察兴趣和提高了对鸟类的保护认识。也认识了昆虫共有的目和各目的代表动物,从而初步了解了各目的特征和各自的区别。但由于观察的时间太短,对少数的鸟类特征并未弄清楚。
环境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而植物的分布反映了相应的环境,动物的活动同样影响着环境,因此动植物的生存与环境紧密相连,在本次野外实习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算是顺利,在整个动物生态学的实习中,我学习到如何采集动物标本,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环境的联系,如何结合实际去加深理论的认识。并且体验了集体分工合作好处,还有学习到书本以外的知识。我对动物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但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动物学心得篇7
一直都希望能够到森林中去看看,野外实习正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虽然野外实习于我而言是选修,但我毫不犹豫地选了,因为我觉得学习生物,只有亲自接触过大自然,才能对生命充满敬意,才能更深入地了解自然。这次到小龙门实习,收获的快乐与知识远远大于预期。凉爽的天气,没有作业与考试,每天学的都是自己喜爱的,以至于很多人都不想回学校,想继续留在林场。
去小龙门之前,就想过那里的环境会是多么的艰难,真正到了那里,反而比较平静,毕竟已经做过了最坏的心理打算。事实上,今年的伙食比往年要好,不像魏老师说的只有豆科植物,每餐都是两荤一素一凉菜。住宿环境则是真的很差,看起来像危房的宿舍,爬满墙的虫子,梯子都没有的上下铺(每天艰难的爬上爬下)。每天晚上睡觉都一定要穿长袖长裤,检查一下床上有没有虫子,给自己喷上足够的花露水才可以入睡。第一晚,睡睡醒醒,整个人处于一种惊恐的状态,总担心虫子会爬到自己身上,半醒半睡间还听到了说梦话的舍友与清醒舍友间的对话。后来,由于实在是太累了,睡得越来越踏实,晚上很少会醒。总是担心虫子的我在最后一天的早上醒来时,发现自己肩膀上有一只小虫子,叮在肉里,淡定地拿着纸把它拔出来,挤出了伤口的血,那一刻我只想立马回到学校,也只有那一刻我想逃离那个地方。
在小龙门的前几天,每天四点起床去观鸟,真的是起得比鸟早。第一天跟着去了南沟,第二天去了狗石槽,第三天去了西松林峪。每个清晨,都是在听不同鸟的叫声,拿着望远镜找鸟的身影中度过的。大嘴乌鸦是存在感最强的,无论清晨还是白天,都可以听到它刷存在感般的啊~啊~叫声,随处可见它飞过的身影。鹰鹃的“hui hui yang”(也有老师说是“顶水盆儿”)则是听得最多的了,回到学校,再也听不到hui hui yang的婉转。最乖的鸟大抵是北红尾鸲了,它们总是安静地站在一个地方抖动尾巴,同学开玩笑说,在小龙门如果看到了不认识的鸟就猜是北红尾鸲,八九不离十。黄腹山雀则很有趣,它的巢不像其他鸟一样在树上,而是在地上。去牛郎峪抓昆虫的时候,我们误入了黄腹山雀的领地,结果几只黄腹山雀一直对着我们叫,驱赶我们,自己则一直后退,最后暴露了自己的巢。小专题的时候,我在巢箱组,查巢箱的时候,也看到了一些鸟,雏鸟和鸟蛋。在这次实习之前,我从来都不关心周围是什么鸟在叫,然而自从去了小龙门,看到一只鸟,或者听到一只鸟叫就想知道这是什么鸟。回学校的第一天,上课的路上遇到一个同学,她说她路上听到了一只鸟在叫,可是看不到,好想知道这只鸟是什么啊。大概我们去了一趟小龙门都留下后遗症了吧。
野外实习的生活虽然辛苦,还是很有趣的,比如放捕鼠夹。第一天的时候同伴的夹子打到一只老鼠,第二天没有收获,第三天我对捕到老鼠完全失去信心的时候居然捕到了一只小的大林姬鼠,那天的捕获量很高,可能是因为天气比较凉,老鼠们都出来找吃的了吧。和同伴一起做老鼠标本,我负责煮老鼠脑袋,剃掉脑袋上的肉,掏出脑髓,制作老鼠脑袋的骨骼标本,中午大家忙着做标本,都没有去吃饭,老师开玩笑说没吃饭的同学就把老鼠肉煮煮涮锅吃吧(⊙﹏⊙)。从来没有想过我有一天会煮老鼠的脑袋,正如我从来没有想过如此害怕虫子的我,有一天会拿着捕虫网和毒瓶漫山遍野地抓虫子。为了收集够20种昆虫,真的是看到一个捉一个,追着蝴蝶跑很远,苍蝇、蜜蜂啥的通通都往毒瓶里放,还抓着巨大的蛾子注射酒精。做了很多以前没做过的事情,补回了童年的遗憾。做昆虫标本有一种做艺术品的感觉,要选择最漂亮最完整的虫子,将它的翅膀和足摆到最合适的位置,用大头针固定,干燥。同学有一只特别大的胡峰标本,超级萌,我每次看到它都要表白一次。这次做昆虫标本最大收获不是那一盒子的20只虫子,而是认识了很多比较常见的昆虫,还知道该怎么区分它们。
一只很小的大林姬鼠
最开心的一件事就是徒步去河北,那天上午其实很累,一大早去了松林峪,上午还去了牛郎峪,但是一听说下午是王宁老师带队,可以抓到更多的昆虫,还是决定不管多累,都要跟着他一起去苇子巷。事实上,苇子巷的昆虫少的可怜,当大家都在抱怨为什么不原路返回,为什么要来这里时,王宁老师只是带着我们继续往前走。当我们走到垭口,走到北京河北的交界处时,突然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自己当时特别开心,甚至拿手机在交界处自拍了一张照片。
除了与动物亲密接触,最开心的是可以和一群很棒的老师在一起。歪歪说我们这次动物野外实习的老师团队是全国最好的,的确如此。郑院士84岁了还和我们一起上山,特别亲切,没有一点架子,路上碰到他,还亲切地问我有没有捕到老鼠。最后的时候他送给我们四句话“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精益求精,持之以恒”,无论学习还是科研都当以这句话为标准要求自己。不得不提的绝对是王宁男神,昆虫鸟兽,树木花草没有他不知道的,王宁老师还特别友善,无论问他什么问题他都会耐心地回答,我们一起去查巢箱,中午要在山上吃饭,王宁老师还给我们买了榨菜和火腿,简直是暖男。野外实习与老师的接触不同于课堂,野外实习接触到的是更加真实,更加有趣的老师们,也更加明白了为什么他们如此优秀。
在小龙门的九天时间里,每天都很开心,虽然会有一些烦恼,但是在虫鸣鸟叫、茵茵绿草面前都变得不值得一提了。来到小龙门才稍稍明白了一些梭罗写《瓦尔登湖》时的心境,大自然有一种难以抗拒的吸引力,身处其中,会收获心灵的喜悦与宁静。回到学校,大家想念的不仅仅是清爽的天气,婉转的鸟鸣,更多的是那样一种无忧无虑、单纯快乐的生活状态。这只是第一个实习,期待着海滨实习和植物实习。
动物学心得篇8
动物学野外实习距现在已经结束近一个礼拜了,不同于植物学野外实习,那次实习我只坚持了5天就阵亡在了肠胃炎里,还在第9天的时候被提前送了回来,我认为就参与时间上看本次野外实习还是有所进步的。
大学里最后一次的野外实习就这样以说快不快、说慢不慢的速度结束了,最后一天坐火车回来时尤记得十几天前,李松老师开的动员会,再回想起十天里每天做的事,好像时间就是这样,你以为它是静止的时候,它流走的飞快,就像已经身为大二的我还记得小学四年级趴在栏杆上,单纯的想着时间是静止的吧,然后转眼间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眼前的每一刻最后都留在人的记忆里,像树的年轮,一天又一天,一圈又一圈,等到时过境迁,才恍然发现,原来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
不同于植物实习,动物实习算是真正的体会到了,将课本还原到实践的感觉,蝴蝶的口器真的是一圈又一圈的,小虫虫们的触角真的是有尖的有圆的',好像知道是这样,又好像不知道是这样,真正看到和体会到的那一刻,有种“诶,真的诶”的新奇感,人类在初次尝试研究和分类这些昆虫和动物的时候,是不是也是充满着好奇、兴奋或者开心的呢,人在大自然中只占了一部分,还有很多很多同人类不一样但是同样栖息在这个地球上的生物,它们同人类一样鲜活有生命力。
动物要想活下去就得适应环境,人也一样。虽然我不是什么从小在大城市里长大没见过山,没下过河的孩子,但是,每天出野外,做标本到深夜,再去抬水洗漱的生活这还真是人生第一次。其中一天接到了妈妈的电话,询问实习怎么样,很简练的讲了一句这里的饭没有家里好吃,妈妈在电话那边笑了,讲了当年她们下乡插队,天天都只能吃土豆南瓜的事,末了感叹一句,也不知道那几年是怎么熬过来的,或许有了对比,本来有些许疲惫的我觉得自己应该更坚强一点,不太善于表达的妈妈,在零星的聊了一会儿后,以“放假早点回家”结束了她的问候,没有想哭的情绪,觉得暖暖的。
我一直认为人生来不是为了一直舒适的环境里生活然后直到生命结束的,我喜欢学习很多不同的东西,也喜欢尝试不同的生活,我认为生活永远不止一面,它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都应该尝试新鲜的事物,学习新的东西,为兴趣也好,为生存也罢。
可能这次的实习是一些同学最后一次接触野外活动,但是就我这种喜欢折腾的生活的人而言,可能就不一定了,不过相信这两次野外活动的经验,可以为未来的生活做一些铺垫。
生活本来多彩,千万不要当色盲。
动物学心得8篇相关文章:
★ 喂小动物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