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对于解决问题和改进自己具有重要意义,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践中的反思和反馈,以下是白领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赏识你的学生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赏识你的学生心得体会篇1
再次阅读由孟繁华主编(海南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的《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总会被封面上那句“本书不仅会改变许许多多教师的教育理念,而且会影响千千万万孩子的一生”所震撼。书中《老师,您听我说》、《要帮助,不要教训》、《我以性命担保她行》、《谁错了》、《难忘的体罚》、《迟到的理由》、《恨,铁就成钢了吗》等折射出一个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案例,从教师、家长、学生的角度诠释了赏识教育的真谛,读着这些文章,我不由得联想到了自己,联想到了身边的学生,联想到了那些对我们教育满怀希望的家长们。折射出教师善待每一个生命的教育理念。它像一轮又一轮的波浪不断冲击我的心灵,让我沉思,让我审视我的教育方式,寻找我的可取与不足。读罢《赏识你的学生》,强烈的感到有一些词语在我的头脑中反复呈现。那就是“赏识、宽容、理解、信任、责任、奉献……”
赏识就是爱的体现。它不是虚情假意的作秀,不是居高临下的宠爱,不是不讲原则包办代替的溺爱,它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关爱与殷殷期待。它并不深奥,它也许就是一句"你很聪明","我就知道将来你能成为科学家",就是摸摸孩子的头、牵牵学生的手、就是把没有自信的学生推到赛跑道的起跑线上的,甚至它还可以是一句"我以有你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骄傲"。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次表现的机会往往就蕴含着赏识,就能生动地表达你的赏识。
赏识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理解学生、相信学生,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我想我们也一定会得到效应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这样的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都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那么学生也一定会朝着你引导的方向前进的。
赏识你的学生心得体会篇2
尽管这世界有许多诱人的芳香,但如果缺少了“书香”,精神的家园将是怎样的黯淡。最近,借着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我又品味了许多优秀教育家的著作。那些文字像是一朵朵蓓蕾,标点像是一颗颗露珠,在思想的清风吹拂下,串联起一个个憧憬,绽放成如锦似绣的“文章”。
?赏识你的学生》一书对我的触动最大。它带给我的不只是精神上的馈赠,最主要的是那种心灵上的震撼!
从《赏识你的学生》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故事。一位老师本来为了学生的前途和未来着想,出于好心和责任心对学生进行“刺痛教育”,结果却是深深地伤害了他的学生,“他毁了我的自尊,这样的耻辱在我的心里激起的只有仇恨,令我一生一世都不会再去亲近那门课了”,伤害了师生感情,并影响到教学效果,给他自己也带来了刺痛。老师们委屈地说:“我们从心底喜欢教书,喜欢学生”,然而由于外在的压力和自身的水平、修养,总是让老师们做出一些负疚终身、追悔莫及的事情。师生之间立着一道无形的屏障,既困扰着教师们,也在学生心底刻下了伤痕。多数的老师并不是没有责任感,也并非缺乏爱心,然而,却总是事与愿违,力不从心,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一种教育的艺术,爱的艺术。
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会承受更多来自学校和家庭的批评甚至歧视,这会使他们产生精神压力,有些孩子可能因此自暴自弃,逐渐演变成“品学兼劣”的学生,成为家庭的隐忧、社会的隐患。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温暖这些孩子,使他们走出因成绩不好造成的困惑。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期,他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尚未稳固成型,即使缺点再多,学习再差,也都有其优点和长处。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应去掉“有色眼镜”,热忱地去发现他们在为人处世、学习生活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优点和进步,看到优点就表扬,发现长处就扶持,有了进步就鼓励。孩子们在诚挚而又恰如其分的表扬、扶持和鼓励中会逐渐消除自卑,增强自信,在荣誉感与成功体验中发现自我价值,激发奋进的动力。
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同学关系中也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作为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只有人格受到尊重与保护,他们的自尊、自信和自强心才能调动起来。尊重学习较差学生的人格,并非排斥批评教育,但这种批评教育和管理必须是出于爱心,且有耐心,言辞中肯,分寸恰当,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
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比普通学生情感更脆弱,情绪更容易波动,这是直接阻碍他们进步和发挥潜能的内因。教师要把握他们这些思想和心理特点,及时给予关怀、疏导和抚慰,稳定他们的情绪。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期,他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尚未稳固成型,即使缺点再多,学习再差,也都有其优点和长处。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应去掉“有色眼镜”,热忱地去发现他们在为人处世、学习生活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优点和进步,看到优点就表扬,发现长处就扶持,有了进步就鼓励。孩子们在诚挚而又恰如其分的表扬、扶持和鼓励中会逐渐消除自卑,增强自信,在荣誉感与成功体验中发现自我价值,激发奋进的动力。
每个孩子无论成绩好坏,他们都应受到教师同样的关注,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尤其需要外界的赏识和关爱。只有这样,每个孩子才有可能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
赏识你的学生心得体会篇3
读完《赏识你的学生》,让我曾经浮躁的心,宁静了很多。这本书所展示的,或是学生的心灵独白,或是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或是精选的专家评析,然而,它为我们开启的,却是教育的全部奥秘,那就是在对学生的心灵进行了真正的解读后,爱的付出。真爱学生,才懂得“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的道理。真爱学生,会清醒地承认学生的差异,会批评学生存在的不足和缺点,但是,心中牢牢刻下的,是“赏识、宽容、理解、信任、责任、奉献……”
这本书中无数的成功者的经历都告诉我们:外因并不是决定因素,内因才决定了事物的最终走向。学生的成长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只有调动和依靠学生自身积极因素才能真正做到。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母亲对他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恰恰相反:糟糕透了。从母亲的“赏识”声中,他得到了爱的力量,那成了他今后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从父亲的批评声中,他得到了警告的力量,于是不时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在这两种力量的鼓励下,他终于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通过这个事例,我们可以认识到,赏识是很多促进学生成长的催化剂中的极为有效的一种,它能够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从而使很多的不可能成为可能。
一、我深深懂得要付出所有的爱心去关心爱护我的学生。
作为一个老师,从事教育事业二十余年,似乎此时我才恍然大悟,深深体会到,有这么多这么多母亲把他们的生命——孩子交给了我,他们又何尝不是呢?对我充满了期待和希望,我好象掌握了这么多人的命运———责任之重大啊!我自认为已经很关心很爱护自己的学生了,但再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去看的话,觉的欠缺了点什么,从这一刻起,我更觉得我应该用我全部的爱心去关爱我的学生,因为我是一位人民教师,同时我也是一位母亲!
二、它让我明白如何去更加的.关爱我的学生——赏识学生。
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作为教师,最大的愿望莫过于学生“青春于蓝而胜于蓝”。如果能让自己的学生有更美好的前程,我会不遗余力的努力,因为学生的成就就是自己的成就。赏识学生就是让他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或许我们认为不经意的一句话,但在学生的眼里分量是多么重,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就是对他们的赏识,就是对他们的认可,就是给了他们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赏识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理解学生、相信学生,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我想我们也一定会得到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不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都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那么学生也一定会朝着你引导的方向前进的!
我们将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如果我们不对太阳倾注殷切的期望,那么太阳也将不会放射绚丽夺目的光芒,让我们都来做一个美丽的引路人吧!
赏识你的学生心得体会篇4
寒假,我认真阅读了孟繁华教授的《赏识你的学生》一书,这本书从家长、学生、教师等角度,选择了一个个典型的案例,来诠释成功教育的奥妙所在,每个故事的后面还附有家长留言,专家评析,生动而又引人入胜,故事情节又往往出人意料,处处闪耀着智慧的火花。故事的主人公往往是一些被人们认为智力低下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教育者的启发、赞赏、激励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走上成功之路。下面,我主要阐述一下我的几点感触:
一.赏识是爱,赏识是尊重
赏识是沟通、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真爱学生,才会像书中那个和花儿说话的孩子,低着头、弯着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才能从每位学生身上找到金子般的闪光之处。长期以来的“精英教育”致使很多学生因为评价制度的'偏颇成为所谓的“差生”,而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最广泛地提高人的素质。现代智力理论也表明,人的智力绝非仅是学习能力。“一支铅笔有多少种用途?”——无数种,更何况万物之灵的人!爱是尊重。作为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是最基本的师德的表现。尊重学生就是尊重每位学生的人格、自尊心、个性、情感、甚至隐私。教师应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更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一个人若没有了自尊,没有了自我,是难以想像的。
二.赏识是不经意的一次鼓励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到:当学习困难的儿童跟能力较强的儿童在一起上课、学习的时候,需要对他们有特别的关心和耐心。不让一句话、一个手势使得儿童感到教师已经对他的前途失去了信心。
书中有这样两个故事:有一个爱拉小提琴的男孩,每天吱吱喳喳地拉,每个人都忍受不了他的嘈杂的声音,甚至连家人都不愿多理会他,他觉得自己失败极了,只有跑到后山,面对着花花草草,他才有继续拉的勇气。有一天,出现了一个老人,安静地听他拉完,甚至为他鼓掌,小男孩兴奋极了。老人说“我是聋子,但我能感受到你拉得很好~~”男孩子开心极了,每天早早起来,到后山只想为唯一的聋子听众拉上一段,几个月后,男孩子的琴技突飞猛进,而其实这位“聋”老头是一个资深的小提琴演奏家。美国有一个家庭,母亲是俄罗斯人,他不懂英语,更看不懂儿子的作业,但每次她都认真地把儿子的作业拿在手上,仔细地看,由衷地赞叹:“太棒了!”然后小心翼翼地把作业挂在墙上,逢客便讲:“瞧,我的儿子的作业多棒!”客人当然点头附和:“真不错!”儿子受到了鼓励,每次都争取比上一次好,成绩一天天地提高,成为杰出的人。
三.赏识是用生命诠释的艺术
?赏识你的学生》中专家说道:“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和理解至关重要。只有善于理解生命,才能真正达到对孩子的理解。”要理解学生,必须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立的人格体,必须与孩子进行平等地对话,善待每一个生命,用真诚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要达到这种境界,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不断去摸索,实践——试着去了解每一个学生,试着去知道学生需要什么,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才是他们能够接受的……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自己的一种技巧,甚至形成一种人格魅力。《让孩子摆脱噩梦》中写到李圣珍老师救治了许多的“问题孩子”,她的成功正是教育教学艺术、人格魅力的体现——用自己的生命去理解与爱另一个生命赏识的辨证观。
赏识你的学生心得体会篇5
一口气读完 《赏识你的学生》一书,心中感慨万千。
一、我深深懂得要付出所有的爱心去关心爱护我的学生。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让我这个作为三岁男孩的母亲深有同感。不管我的孩子在别人眼中将来是否是才,他总是我的孩子,我的生命,希望他能在老师的管教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当我第一天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时,我心中默默地说:”老师,我把孩子交给你了,我把一切交给你了,拜托了!“这是我一位年轻母亲的心声。
作为一个老师,从事教育事业近十年,似乎此时我才恍然大悟,深深体会到,有这么多这么多母亲把他们的生命——孩子交给了我,他们又何尝不是呢?对我充满了期待和希望,我好象掌握了这么多人的命运——责任之重大啊!我自认为已经很关心很爱护自己的学生了,但再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去看的话,觉的欠缺了点什么,从这一刻起,我发誓我要用我全部的爱心去关爱我的学生,因为我是一位人民教师,同时我也是一位母亲,我能理解千千万万做母亲的心情,”把孩子交给我,你们放心吧!“
二。它让我明白如何去更加的关爱我的学生——赏识学生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欣赏、赞美和鼓励便是助孩子飞向成功彼案的翅膀。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作为教师,最大的愿望莫过于学生”青春于蓝而胜于蓝“。如果能让自己的学生有更美好的前程,我会不遗余力的努力,因为学生的成就就是自己的成就。赏识学生就是让他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我去年教过这么一位男生,初中三年来学习一直是平平淡淡的,急死了父母和爷爷奶奶,在怎么给他讲道理,他还是一如既往,学习不怎么重视,顺其自然。老师们也很担心,都认为他能考上普高已经不错了。离中考只有两个月了,很多学生都努力的在学习,他好象或多或少受点影响,上课废话比以前少了很多。
至少这是一点进步,我看在眼里。因为我多么希望他英语上能有大的进步,这是他的弱项,也是中考的致命伤。有一次,晚自修我走到他旁边(他坐最后一排),见他正认真的做着作业,轻轻的对他说,”周 ×× ,你最近真的很努力,你本来就很聪明,如果你继续努力下去的话,考嘉二中应该没多大问题。
“我只是为了激励他才这么说,其实我没这个把握。虽然这个孩子有能力上重点,但他落下了太多。”是吗,真的吗?我真的能考上吗?“他看着我,我第一次看到他这么充满希望,原以为他会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没想到他以如此期待的目光看着我,我那时进退两难:”肯定行,再加把劲,进行最后的冲刺,发挥出你应有的水平,嘉一中也能上。“
之后,我发现,他像变了个人似的,话越来越少,课间不停的做作业。上英语课也特别认真,我和项老师都觉得他变了。他每每有一点进步,我都加以鼓励,有时为了多激励他,我特地叫他回答问题,目的就是为了表扬他。他在英语上学习的劲头越来越足。后来,我们学校来了新校长,全体初三师生进行最后的冲刺,临中考最后八天晚上为学生义务补课,每位学生只能选一门功课。没想到周 ×× 同学选了英语,我很高兴,因为他欠缺的就是这一门。早上 7 : 30 上课,晚上上到 8 : 00 点,每个人都很累,但没一个人说,因为我们相信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有一天晚上雨下的特别的大,从来没有下过这么大的雨,我在教室里准备好讲义,等着学生一个个的到来,心想下这么大的雨,今晚肯定没几个学生,更别说周 ×× 了(他的家庭条件比较优越是家中的宠儿),即便来了,也淋的差不多了。
5 : 55 学生陆陆续续来了,我很高兴, 6 : 00 我 刚准备上课,此时,感觉有个人影在门口,肩上背着书包,手里拿着雨衣,头发上的雨水还在一点一点往下滴,两个裤脚卷的很高很高,最后一位学生周 ×× 到了,一个也不少,我当时感动的不知如何是好——那晚的课每个学生都上的很认真,我是更加投入,外面的风声雨声好象根本就不存在。
最终七月捷报传来,周 ×× 被嘉二中录取,他全家非常激动。还未发榜前,我已赴澳洲学习,当我通过越洋电话听到这个消息时,我的`眼眶湿润了。
或许你认为不经意的一句话,但在学生的眼里分量是多么重,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就是对他们的赏识,就是对他们的认可,就是给了他们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一两个月,仅仅一两个月,奇迹就这样出现了,我相信周 ×× 同学将带着这个信念,会不断的努力,总有一天他会真正成功的。我会永远带着这个信念去关爱我的学生,最后我要说的是:
赏识你的学生
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
欣赏孩子的长处
肯定他们的每一个细微进步
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
找到学习的快乐和自信
并真诚地帮助他们
那么,奇迹就会发生。
赏识你的学生心得体会篇6
读了《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我深深领悟到不仅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个学生,赞赏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每一个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个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赏识教育既是理念,也是方法,如何将赏识教育具体应用于实践中,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不断进行经验总结的过程。针对小学生心理素质特点,结合赏识教育的理念及笔者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特提出以下几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期与各位同仁探讨:
一、加强心理教育
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自信心一些学生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失败的阴影。这种失败的情结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他们自身潜力的发挥,影响了其内在的自尊与自信。赏识教育则要求教师要热爱学生,以学生为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和谐的教育氛围,发掘、培养每个学生的潜力与优势。其关键是面向全体,承认差异,在学生中不排纵队,只排横队。要在学生中树立起与自己比,只要有进步,就是成功;与别人比,只要有特长,就是创新的理念。
二、加强自律意识培养
增强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十来岁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往往昭示着个体独立特性发展的开始。然而,大多数学生对此并没有足够的`思想及心理准备,一旦面临这种成长的心理跨越,常常会出现迷失方向的茫然感,而一些缺乏自律意识的学生则有可能陷入自我懈耽松散不羁的状态中。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要学会真诚倾听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深入地了解并理解他们,发掘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欣赏他们个性中所独具的优点。事实上,在与学生请真诚地交流过程中,笔者发现了学生本性中所具有的许多甚值欣赏的独特品质,同时也发现了造成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等表象背后的一些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内的问题。诸如教育体制、教学素质等方面的问题。
三、强化人生理想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学生对教育的认可,对自我信心的塑造以及自律意识的培养从根本上讲与人生理想、价值观等密切相关。学生只有树立了远大的人生目标,明确了今后奋斗的方向,体悟到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责任等,才可能调动起自身内在的潜力,激发出为理想而奋斗的内在动力,从而客观明确地为自身定位,以长远发展为目标,将学生生活作为锻炼自我、塑造自我的坚实基础,好好把握今天,为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综上所述,针对小学生心理素质特点,笔者认为,赏识教育理念及其方法是培养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它主要是在合理的、适度的范围内给予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认可的引导,以促其产生为自己人生负责的内在动力,充分发挥其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自然,赏识教育并不意味着一味地容忍和放纵,也非让学生产生自负情绪,对于特殊的学生个体,还应当灵活采取适当的、合理的、有效的惩罚教育方式来达成教育的目的。
赏识你的学生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