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体会的写作,我们一定要做到认真对待,不管是谁在写心得体会的时候都是需要认真进行的,下面是白领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张富清观后感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张富清观后感心得体会篇1
4月30日下午,来凤县举行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全县上下、县域内外数万人通过电视新闻和“云上来凤”微信公众号收看直播,聆听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这也是我县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十进十建活动的一个缩影。
县委书记邢祖训主持报告会并讲话。县领导李伟、邓家斌、田延初、郭玉锋、刘涛、甘应绪、管民桦、刘发勋等参加报告会。
台下,参加报告会的干部职工都正襟危坐,听的是聚精会神、热泪盈眶,每到感人动人之处,都会不自觉地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台上台下传递的是真情,收获的是感动,凝聚的是力量,昂扬的是斗志。此次报告会更加激发了大家向张富清同志学习的热情,更加坚定了加快建设“小康来凤”的信心,为推进来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汇聚了强大的力量。
邢祖训在讲话中指出,要把向张富清同志学习落实到增强党性上,切实坚定政治忠诚、涵养政治担当、提升政治能力,书写更加坚定的来凤自信;要把向张富清同志学习落实到服务人民里,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厚植人民感情、凝聚人民力量,为来凤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力量。
邢祖训强调,要把向张富清同志学习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党员干部要始终挺身在前,自觉对标对表,真抓实干,务实进取,普通群众要牢固树立“来凤命运共同体”意识,牢固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共同打造来凤品牌;要把向张富清同志学习落实到正己修身处,始终坚持严以用权、严以修身、坚持严以治家,争做新时代来凤楷模。
聆听报告后,大家纷纷表示,张富清老人是我们身边的英雄,是我们不断学习的榜样,他的先进事迹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我们必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坚持“功成必定有我”的实干拼搏,全身心地投入到来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争做新时代先锋,争做来凤楷模。
张富清,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现建设银行来凤县支行离休干部,曾荣获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团一等功一次,并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和师战斗英雄称号。
张富清观后感心得体会篇2
因为信仰,所以伟岸
“共产党处处都是为人民办事的,为国家昌盛办事的。只有跟着共产党,进一步受党的教育,使自己为党、为人民做点工作。”
今年95岁的老革命、老党员、老干部张富清,这样讲述着自己的入党初心。
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张富清舍生忘死,只要部队一有突击任务,就报名参加。翻城墙、缴机枪、炸碉堡……越是艰险,越要向前。敌人的子弹和弹片,掀起过他的头皮,灼烧过他的腋下,撞碎过他的牙齿,但击不穿他为人民求解放的信念。
什么都不说,祖国知道我。
在看不见硝烟的建设和改革年代,张富清公忠体国,响应组织号召,脱下军装,收起奖章,直奔当时湖北最艰苦、最边远的恩施来凤,一干就是三十年。
时局艰难时,他以身垂范,动员妻子下岗;忠孝两难全时,他坚守岗位,没奔母丧成为毕生遗憾;改革开放时,他殚精竭虑,破除陈规桎梏……在同事眼里,他勤劳肯干,任劳任怨,不矜不伐。
或许在一般人看来,为国浴血奋战、九死一生的老革命,忘我工作、公私分明的老干部,应该好好歇一歇。
工作上离休了的张富清,在思想政治上没有离休。他时刻铭记着自己老党员的身份。
当他认为自己不能再为国家贡献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少索取。88岁截肢的他,拒绝在轮椅上被照料,靠着一条腿和假肢、支架重新站了起来;白内障手术期间,明明可以给自己安一个好的晶体,他却选了的一款;明明没人会动他的药,但他每次都将药瓶锁上,生怕别人挪用他全额报销的一粒药。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张富清的伟岸,不止在少年从戎时屡立战功,也在中年转业后恪尽职守,还在晚年离休间奋进不息。
张富清曾说,战场上决定胜败的关键是信仰和意志。
的确,在人生的征途上,因为信仰,他也一往无前。
张富清观后感心得体会篇3
今年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
张富清转业到湖北省来凤县后,就做了一方的父母官。造福一方就是造福于人民,在张富清的记忆中,带着乡亲们修路是最令他印象深刻的,因为这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事”。高洞管理区地处湖北与四川交界处,全部村寨都在四面悬崖的高山上,不通电、吃水难、路难走,是来凤县出了名的艰苦地区。每天一大早,张富清就和所有修路的村民一样,提着自家的农具,开始一点一点挖山修路。开始还有村民会特别留意这位“上边下来的领导”,可是没过两天,张富清就彻底和村民融为了一体。当官,只有一个宗旨,就是造福于民,要大公无私,要与民相知,深入群众,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造福于民。
为官一方不仅要造福人民,还要有奉献精神,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如果想当官又想发财,那是十分危险的,有些人当了官,就以权谋私,结果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张富清同志隐藏军工,默默无闻六十载,正体现了这样的为官之道。
为官还要清廉。当官做领导,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因此在钱财、名利问题上犯错误的可能性总会比一般人大。但是,李甘霖告诉记者,去年11月,他得知张老要去武汉做白内障手术,需要植入人工晶体。他嘱咐老人:“您是离休老革命,医药费全部报销,可以选好一点的晶体,保证效果。”后来老人做完手术回来,李甘霖发现老人只选了一个3000多元的晶体。张富清说:“我90多岁了,不能再为国家做贡献了。医生给我推荐7000多元到2万多元的晶体,我听到同病房的一名农民只选了3000多元的,我也选了跟他一样的,为国家节约一点是一点。”如果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在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上不成为榜样,就无法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威信。
张富清的为官之道不仅值得当代政府官员学习,也值得我们年青一代,正要踏上仕途的人学习,张富清精神将会一直鼓舞着我们前进。
张富清观后感心得体会篇4
党委书记李玉珍表示,此次观看令人激动、让人感动,当老英雄张富清用坚定的声音说出“我是党培养的,我要跟紧党走”时,每一位党员都心潮澎湃,这是所有党员心底最真实的话语。我们不仅学到了榜样人物的精神,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向这些榜样们学习,带领学校党员们砥砺前行,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坚定理想信念,不忘教育初心,要把自己的初心使命化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努力为师生服务,为学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扎扎实实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为基础教育事业奉献一生,做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共产党员、人民教师。
会后,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以榜样为力量,向榜样先锋看齐,立足本职、无私奉献,敢于创新,乐于奋斗,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心推动全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注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张富清观后感心得体会篇5
为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不断弘扬奉献精神,财政局党支部近日开展“学习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讨论”主题党日活动。会前,全体党员认真准备发言材料,会上大家逐一发言讨论,深入交流了对张富清老英雄先进事迹的学习感悟和体会,表达了今后工作生活中要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争做合格共产党员,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的强烈愿望。
会上,党支部书记常向东强调要把学习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结合起来,与财政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号召支部全体党员要继续深入学习张富清同志的先进事迹,学习他坚守初心、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勇于担当、砥砺前行的革命本色;学习他淡泊名利、朴实纯粹的高尚风范;学习他克己奉公、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
作者:徐娅君
今年95岁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现建设银行来凤县支行离休干部,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2018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发现,这段英雄往事重现在人们面前。
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我们作为年轻的党员,要学习战斗英雄,就要匡正人生价值坐标,始终以英雄为榜样,强化担当奉献意识,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坚决完成党交给的每项任务。
6月3日,该所召开工休人员大会,组织工休人员联系工作实际,深入开展学习讨论。所长余建锋动情地说:“我们要像张富清老人那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变初心,不改本色,让人生在奉献中焕发光彩。”
张富清同志的先进事迹感染着每一个人,干休所的工作人员表示,干休所许多老干部和张富清老英雄一样,都为国家和军队作出了很大贡献,作为工作人员,要努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渝中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
我们向张富清同志学什么?
第一、满腔热情、苦干实干、勇挑最重的担子
他的人生道路选择程序极其简单,而且只有一个按键,这就是——党的指引: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他服从命令,毅然转业。
湖北恩施条件艰苦,需要干部,他听从召唤:“我去!”
来凤县在恩施最艰苦,他听从组织安排:“我去!”
在来凤县三胡区任副区长,偏远山区需要驻村干部,他主动要求:“我去!”
多年之后,面对许多不解的眼神,他总是笑着说:“这里苦,这里累,这里条件差,共产党员不来,哪个来啊!”
每次选择,每次岗位和身份的变换,他考虑的从来不是“我需要什么”,而是“党需要什么”“人民需要什么”。
虽然“不能用一个瞬间去判断一个人的一生”,但一个又一个瞬间,却能展现出一个人的一生。什么是对党绝对忠诚?什么是对人民的赤子情怀?张富清在一次次人生关键之处的选择,便是答案。
第二、深藏功名,严于律己、淡泊名利、传播正能量
2018年12月3日下午,在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人社局退役军人信息采集点,张健全在工作人员聂海波的见证下打开了一个红色包裹,里面有报功书和军功章: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团一等功一次,并被授予“人民功臣”奖章和军“战斗英雄”称号、师“战斗英雄”称号。它们突然出现,震惊了所有人。谁都没有想到,在这座被大山怀抱的小县城里,竟“藏”着这样一位共和国的“人民功臣”。
张富清老人让我们感动的地方在于,这样牛的过往他60年只字不提,就连自己儿子都不知道他原来还得过如此多如此高的荣誉。
在他转业之前,他戴上军功章,拍照留念,然后就将这些荣誉进行了封存。他九死一生、功勋卓著,却深藏功名,从不以此为资本向组织要待遇、提要求。每当组织上关心其个人待遇时,他总说“当年和我一起并肩战斗的战友,有好多都不在了,我有什么资格来提要求呀!”他时刻牢记荣誉是党和人民给予的,自己是人民群众的普通一员,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不要组织照顾,始终严于律己、淡泊名利,以实际行动传播时代正能量。
今年4月,国家博物馆联系到张富清的家属,希望征集张老获得的军功章和立功证书。家人问张富清是否舍得,他笑着说:“当年国家需要战士,我可以捐躯。现在国家需要文物,我怎么会舍不得几个牌牌和几张纸呢?”
第三、公私分明、恪守本分、时刻为组织着想、维护组织利益
张富清本是陕西人,转业的时候原本可以选择回老家,但是当他得知恩施来凤县需要的时候,毅然带着家人去了来凤县,从此他乡变故乡。当地之前不通公路,也是他带领当地人民开辟了第一条公路,结束当地不通路的历史。
张富清老人后来工作到了当地建行副行长的职位,但是他从没有安排身边的亲戚朋友任何一人到自己单位工作,同时还告诫家人,我不会也没有能力安排你们的工作,你们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自己努力。
老人晚年做白内障手术,本来医生选的是比较好的进口材料(人工晶体),他后来了解到同房间普通农民用的国产材料要便宜得多,就坚决要求换成了便宜的,原因是不想给国家增加负担(他本享受国家全额免费医疗)。
他从国家得到的免费降压药,也从来不给同样用药的亲戚用,恪守本分。
2018年的冬天,张富清“深藏”了半个多世纪的人生传奇被人知晓,媒体蜂拥而至。张富清拒绝接受采访:“我只是一名老兵,平凡得很,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儿子张健全没办法,只好对父亲说:“采访你,让你给大家讲讲当年你和战友的事,教育教育现在的年轻人,也是在给国家做贡献。”
听到这话,张富清态度马上转变。这就是老兵——在张富清心中,“只要是组织要求的,就要坚决完成;只要是为国家做贡献,叫我做什么都可以”。张富清和家人约法三章:媒体来了,可以采访我,可以采访老伴,其他人谁都不许接受采访,更不许把自己的事情到处说。
这是流淌在一名老兵血脉中的红色基因,这是烙印在一名老兵骨子里的使命印记——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永远都要为国家做贡献。
第四、立下赫赫战功、持续创造优秀成绩,努力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这是一张泛黄的报功书——薄薄的纸片,边角已经磨损,几道深深的折痕,像是它主人身上永远留下的伤疤。尽管如此,纸上的色彩依旧鲜艳,那用红色字体书写的报功文依然清晰:“贵府张富清同志为民族与人民解放事业,光荣参加我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三五九旅七一八团二营六连任副排长,因在陕西永丰城战斗中勇敢杀敌荣获特等功,实为贵府之光我军之荣,特此驰报鸿禧。”
签署这张报功书的,是战功赫赫的彭德怀元帅。彼时,他是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报功书的主人,正是张富清。这张报功书,已在张富清家中安安静静躺了半个多世纪。
在张富清家挂着一幅奖状。那是1997年张富清参加县里组织的老年活动,被评为先进个人所得的奖状。张富清将奖状装裱进了玻璃相框,端端正正挂在客厅墙上最显眼的地方。
与那些被他锁进柜子的荣誉相比,这张奖状的分量实在太轻太轻。可是张富清仍然把它挂了起来,对他来说,再微不足道的表扬,也是一种荣誉。
崇尚荣誉,是军人;隐藏荣誉,同样是军人!从战争年代一路走来,即使往事尘封,即使无人问津,张富清也从未忘记,自己是一个兵。
新中国70年的辉煌历程,依靠前辈们不断攻坚克难、默默奉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畏艰难、不懈奋斗。正是有了无数像张富清这样的先进人物,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才能不断前进,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张富清观后感心得体会篇6
学生支部党员黄莹分享说:“榜样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初心和使命,让我很受鼓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更应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张富清观后感心得体会篇7
有一种力量叫感动,有一种精神叫奉献,有一种英雄叫榜样。10月21日晚,中建科技徐州公司组织全体员工集体观看《榜样4》节目,专题节目中的先进模范、典型事迹,进一步提升了个人对党的认识,明白了作为一名合格党员的重要职责,树立了要向榜样学习的信念和目标。
张富清观后感心得体会篇8
张富清老人由于身体原因没有来到录制现场,但是他用特殊的方式,在节目中重温了自己的入党志愿。
村支书李连成在节目录制期间向我们传授了他关于乡村振兴的一套“真经”。
湖上送信也要自娱自乐,“大湖鸿雁”唐真亚一献歌喉。
隋耀达在节目彩排期间出了一趟门,回来的时候带回了一个红灿灿的证书。原来他是去参加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的,还作为获奖代表在会上作了发言。
李萌和爱人一同出现在录制现场,这位当过兵的小姐姐,讲起自己的爱情故事,也是萌萌的。
这次节目还有一组“来自月球”的榜样,他们就是嫦娥四号参研参试人员群体代表,让航天器在月球背面留下了世界探月史上的第一行足迹,可是人类开天辟地的头一回。
节目里还有一位特殊的榜样,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她就是广西百色老区的第一书记黄文秀,她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生命写就了动人的青春之歌。
节目中不光有新时代的榜样,还有一组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的先进典型。舞台上钢琴师弹出的一曲曲经典旋律,把观众的记忆带回到那些火热的年代。
张富清观后感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
★ 媚公河观后感8篇
★ 13邀观后感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