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口语心得体会7篇

时间:
loser
分享
下载本文

心得的积累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永远没有终点,通过分享心得体会,可以促进集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下是白领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教师口语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教师口语心得体会7篇

教师口语心得体会篇1

当今社会对教师行业的口语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一名现代合格教师,我认为应该具备良好的语言修养和职业语音运用能力,能做到因事施言,因人施言,因时施言,因地施言,因材施教。

在学校教师口语过程中,我学习到给小学生上课时,遇到基础较差,调皮捣蛋的学生,不应以“你怎么这么笨啊?”“你脑子怎么长的”“你干脆回家好了?”这样的话来谩骂学生,应首先耐心的来跟他沟通,然后找出其原因,最后帮助他们进步,在他们有一点进步是应适时鼓励他们。批评学生时,要有技巧性,不能在公共场所进行,因为这样有损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也不应向他们输送一些老师的个人主义色彩,比如悲观主义,极利主义,上课时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尽量培养他们积极乐观主义的思想,让他们相信世界,并喜欢这个世界。

另外,在当今时代,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遇到小学生提出的古怪问题,教师应先表扬他,然后再来帮他解答,绝不能压制他们的思维,不能使他们只能会应试考试,要懂得创新。学习了教师口语,也教会了我们一些朗读的技巧和合适的称赞语。并且与同事、领导、家长之间也学到了一些沟通的技巧

在最后的这一学期,学校对我们进行了试讲培训,从中我就深刻的体会到了教师口语的重要性。以前我们班同学试讲讲的结结巴巴的,经常出现一些口头语,类似于“嗯啊呐?”之类的,这样是很影响学生听课的质量的。还有,有些同学上课是一个语调从头上到尾的,没有一点抑扬顿挫之感,作为自制力比较强的我们听起来都没什么兴趣,更别提小学生了。可是,在这次的试讲中,我发现我们的这一问题通过老师分析其中的利弊之后,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因为我们都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也在很努力的进行改进,相信我们会越来越好的。

总之,我觉得学校开设教师口语这门课对我们的收益还是很大的,也为我们初步掌握运用教师职业语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希望以后能在实际教学中好好利用这些知识,理论付诸时间,不断提高教学素质,在实践中成长、提高自己。

教师口语心得体会篇2

口语是语言技能中最容易和最基础的部分,比起枯燥的语法和高深的写作技巧,口语最容易掌握。但是,中国传统英语只注重笔试,忽视听力和口语,而中国同学比较内向含蓄,口语就成了一个很大的困难。很多同学学了英语却不能和人顺畅交流,这岂不是一件憾事?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这些年英语学习,特别是口语学习的一些心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心态篇

这是学习口语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心态要好,要有自信。

首先,中国人在所有亚洲人中是比较有优势的。看看邻国日本和韩国就知道了,本国语言造成了他们有些元音、辅音发不清楚,而中国人就没有这方面的障碍。

第二,最重要的是要敢于开口。不严肃地说,口语说得好的人都是“厚脸皮”,因为不怕难堪,不怕犯错。不开口说给别人听,就永远也别想提高口语水平。对学生朋友来说,最好的方法是上英语课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意见,上台演讲。对于外向的同学自然比较容易,那么内向腼腆一点的同学就要自己逼迫自己了,比如每节课至少举一次手,回答一个问题。这个并不难,日积月累,胆量大了,口语也有了提高,何乐而不为呢?

开始入门时,学习最简单的用法和表达,学会描述、定义、举例说明的方法。这样你说话才有内容。也可以找一个语言伙伴,天天练习。如果对方的母语是英语,那就更是锦上添花了。

需要注意的是,栗子要现炒现卖,口语也要学了就用。有些同学说也说了,练也练了,但就是进步不大。原因很简单,他们每次总是用同样的句式说同样的东西,水平自然不会提高。任何语言都是用了才会记住,才能变成自己的。把刚学到的、看到的,马上就说出来,用到自己的表达中去,即使错了也没有关系。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语音篇

这个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我也没有什么技巧,主要是模仿练习。听磁带跟读固然很好,但是很多人不能分辨自己与录音的差距,听完、读完也就算完了,结果自己的发音依旧没有改进。反复听磁带,录下自己的声音,先放自己的,再对比磁带,很容易就找到差别了。然后再对照录音反复模仿,不断练习。

在模仿的时候要注意最基本的三点:语调、发音、音色。

语调很重要。英语抑扬顿挫,讲求音律感。模仿时,对照磁带用箭头给文章里的语句标注出语气的升降。这看似很傻,但却有助于记忆。在自己朗读时,还可以根据记号,寻找其中的规律。

另外一个是发音。我们的缺陷主要是双元音。发双元音时,需要将第一个单元音发得饱满,然后迅速滑动到第二个单元音,并结束。认真练习双元音,这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口腔肌肉的方式。此外建议大家多听听欧美歌手的抒情歌曲。

至于音色,这是先天的,恐怕不是练习可以改变的了。

★背诵篇

这是口语学习的第二个阶段,目的是为了精准。

背诵的作用大家不能小看,这是英语学习最笨但是最有用的方法。背诵的功力高,口语、听力、写作都会大大提高。许多同学一天读一篇,我的建议是一天背一段。不用背很长,没有时间,几句话也行。时间长了,自然会成为“大牛”。

背诵的方法,我简单总结为“四走”:首先还是要反复听磁带,跟着磁带走,否则就失去学习纯正英语的意义。先跟磁带读,每个意群一顿,或者每句一顿。然后慢慢一段一顿,让自己把长句完整说出来。这样听个五六遍,文章基本就背下来了。很多外国语学校的同学都是这样练习的(包括我自己)。从初中开始这就是他们雷打不动的家庭作业,有的学校还极端地要求家长签字,每个同学每天到老师面前背课文,最后计入考试成绩。虽然当时怨声载道,但事实证明这样确实有效。

第二,弄清英文的思维习惯,跟着逻辑走。背篇章的时候大家会发现第一、两句话基本都能概括整段的意思,这就是所谓的句。下面的都是一些解释、例证。最后的一句可能再作一个小小的总结。英文的这种行文习惯与中文的松散形式很不同,大家要习惯这种方式,并在讲话以及写作时按照这样的一种逻辑方式进行思考。

第三,回想课文的精彩语句,跟着记忆走。背完一篇要经常温习,至少要自己尝试使用这篇中你认为有价值的表达方式。但是,切记:一定要忠实原文,不能按照自己的方式随意篡改,多一个冠词,换一个介词,就会搞得面目全非。

第四,忘记课文中的内容与结构,跟着感觉走。这个阶段试着用自己的语言重组文章。因为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所以很容易记住文章的精华部分。并且每次重组完后要再对照一下原文,看看自己还有什么欠缺。

总之,地道的表达始于背诵。输入的多,输入精准,输出才可能有数量、有质量。

★泛听篇

听力和口语总是相辅相成的,基本上听力好的人,口语也不会差。

前面推荐的背诵要求精,那么听力训练范围就可以广一些了。音乐(一定要吐字清晰的)、电影、电视剧都可以。

看电影、电视剧时,最好关掉字幕听。第一遍试试关掉字幕看,然后再对着英文字幕回味一下,肯定记忆很深。精彩的片断,喜欢的就背下来。我自己就背了很多,完全出于兴趣,没想到日后竟然派上用场。我的一个同学,大一时英语基础很差,但是每天都坚持看美国影视剧,看到喜欢的跟在后面再复述一遍,现在大有长进,表达也很地道。所以大家都要有信心,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提高,关键就看你有没有毅力了。

最后简单谈谈演讲。演讲不仅是英语实力的展现,更是演讲者综合素质的体现,包括语言能力、反应能力、知识面和表现力,缺一不可。对于演讲来说,语言能力有别于书面的表达能力,起更关键作用的是口头叙述的能力。而这一差别就直接决定了演讲者的胜负。平时有意识地多参加演讲训练和比赛,不仅提高口语能力,整体英语水平和知识面都会随之提高。

教师口语心得体会篇3

20xx年7月18日至7月25日,我有幸参加了武汉市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培训班设在湖北大学校园内,7月18日上午,我们就准时报到上课了,培训时间为八天。

在湖北大学的集中学习和培训里,我学到了很多,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认为这次培训确实是我学习的一个很好的过程,是一个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一次体验;是一个接受新思想冲击的过程;更是一个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及能力的好机会。

这次培训,来自武汉市周边的几个区小学教师共有100人。开设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有小学英语课堂用语应用;来自澳大利亚的linda老师的口语交流;主要英语国家的英语语音差异;小学英语教师英语观课与评课训练;小学英语教师英语语音正音训练;小学英语课堂管理与互动;小学课堂如何准确有效地呈现新语;英语朗读和演讲中的语音技巧;小学英语教师说课训练。在接受理论知识升华的同时,linda老师还和我们一起做游戏,而且课程安排也非常紧凑。在这炎热的天气里,大家的学习热情都很高,都很珍惜这次学习机会,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的体会和收获如下: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果

在这几天的培训中,印象最深的是linda老师的口语交流课,这是我教英语以来第一次和外国老师面对面的交流,这时,我才觉得我的口语是那么的糟糕。linda 老师流利的语音,绘声绘色的形体表演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而且,她还和我们一起玩游戏,这时的我,好像是又回到了童年,如果我以后能这样教我的学生上课那该多好啊。我们听了很多知名老师的课程。第一天是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郑昭梅老师给我们讲的《小学英语课堂用语应用》中,她特别的讲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活泼的教学方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培训是紧张的,时间短,内容多,要求高。可是ms hu精心设计的每一堂课,让我们总能愉快的度过。在课堂上ms hu在给我们纠音的同时融入了很多励志的内容,如:few things are impossible to diligence.等等。在ms hu的课堂上,重新当一回学生,真切的体会到老师怎样的上课方式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短暂的培训已经结束。ms hu老师生动活泼的教学让我收获颇多。希望有更多的老师能从中受益。预祝第二期的培训也能取得圆满成功!

教师口语心得体会篇4

伟大的家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指出:“我们要记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了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样的文字。”要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里去感受、去发现,去积累。说、写时孩子们内心的激情才会奔涌而出,才能在笔尖下流露出真情实感。那么,儿童时期如果不强化口语交际训练,真是遗弃了一把最宝贵的金钥匙,乃至在后天的写作终身不会有完整的思想和浓厚的感情。由此可见,小学低年段进行口语能力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要提高孩子的交际能力,务必要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是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而提出的要求,不是一般的听说能力。通过苏梅竹老师对低年级口语交际策略的解读我收获匪浅。因此,如何培养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灵魂工程师”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如何通过多种策略,构建口语交际的平台,我认为可从下列方面入手。

一、解放孩子——营建开放的“语场”

伟大的家陶行知先生提倡“创造的儿童”。他认为:每个儿童都有潜在的创造力。教师必须“解放孩子的头脑,解放孩子的双手,解放孩子的嘴,解放孩子的空间,解放孩子的时间”,这样才能进一步“解放孩子的创造力”。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只有做到“以人为本”,努力构筑无人不说的开放的“语场”(“语场”,即特定的说话场合),积极营建民主、宽容、和谐的交际氛围,学生才能真正获得身心的解放与自由。这样,他们在交流时才会毫无束缚,畅所欲言,并且不时迸发出智慧与创造的火花。因此,教师首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天性与个性,在言行和情感上与学生平等相处,使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说真话、诉真情;其次是要及时洞察学生的心理,针对他们交际时出现的紧张、畏惧等不良情绪,采取“心理暗示”的方法加以调控,让学生在潜意识中认定“我能行”,学会以放松的心态、自然的表情、流畅的语言大胆交流,在充分展示自己的同时,获得自信与成功的乐趣。

二、创设情境——激发表达的欲望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因此,在实施专题训练时,教师巧妙地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交际情境,有效地调动他们内在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感觉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带着自己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走入交际情境,去作进一步体验。

情境创设有很多的方式,如:陈设相关的实物,绘制有关情景的图片,制作必要的道具,播放录音、录像来渲染气氛,还有教师或学生生动的语言描述和表演。

三、呈现范例——提高训练的实效

众所周知,任何技能的入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犹如练字要先描红、临帖一样,学生学习语言也要经历模仿的过程,这是由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小学生阅历浅,言语的发展还处于起始阶段,模仿既成为他们的心理需要,也成为他们学习的原动力。为了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效率,教师应当发挥典型实例的示范作用。例如,在典型实例的'指引下,围绕“我们怎么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我,该参加哪个兴趣小组”这两个话题让学生展开交际。通过反复实践,使学生明白:与人商量时,不但要用心倾听对方的看法,指出对方观点的正误,还要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采用对方乐于接受的理由和方式把问题圆满解决。

四、张扬个性——打开思维的闸门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学生在口语交际的训练中离不开模仿,离不开典型实例的示范作用。但是提供范例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鹦鹉学舌、照搬照套,而是有效地指导他们熟练地运用母语进行交际,并且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鲜明地体现个人独特的语言风格,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例如,教学“我家的一张照片”时,教师不妨这样启迪学生:一张照片虽然拍下的是一瞬间的场景,但是在这张照片背后可能蕴藏着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可能让人得意,可能让人激动,可能让人幸福,可能让人难堪……快把这个故事说出来,让大家一同分享这难忘的时光!在教师的诱导下,学生就会打开思路,从不同的角度讲述照片中的故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交际的内容就能多姿多彩。

五、走向生活——拓宽训练的视野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惟有从生活中多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累得越多,了解才越见深切。”可见,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五彩斑斓的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它给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源头活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打破课内课外的壁垒,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广阔的天地之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关注自然,注重生活的积累,从而拓宽专题训练的视野。

六、评价激励——开发交际的潜能

某些教师认为:学生是不能表扬的,他们一旦受到表扬就会骄傲,就会退步。所以教师对学生总是批评多表扬少。结果,学生被弄得灰头土脸,一点劲头也没有。其实,每个人都渴望被别人赏识,小学生更是如此。教师尊重、赞赏、宽容的态度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激励,它能充分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时,应当做到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对于学生的优点做到不吝辞藻、热情洋溢,指出缺点和不足时,则语气委婉、言辞恳切,评价的重点是考查他们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这样,就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他们在交际时会按照自己的天性、采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独特的观点,辩驳不同的意见,从而释放出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总之,我认为古人说得好:“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我在口语交际的教学实践中深有感触地认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要想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就必须从源头抓起,那么这个“源头”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

教师口语心得体会篇5

自参加了这次的小学英语教师全员培训以来,我非常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通过学习,交流,提交作业,我收获很大。

本次学习内容丰富,通过观看视频讲座,许多平时工作中的疑惑迎刃而解。老师认为:学英语就是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去获取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在老师的潜移默化中培养语感,把学母语的那种感悟能力自觉地运用到学习其他语言当中。像我们农村老师,条件艰苦,环境不如城市,学生素质也不如城市学生,那么我们的任务更重,所以我们更应该立足于自己的教学阵地,为学生创造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素质。同时也提高自己。

通过这次远程培训,我深刻地体会到新课程教学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亲自去体验、尝试,来获得知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尽量只起到指导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为重点。同时我也深深的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通过视频学习和一些文本学习,对于教学中的语言交流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对教具的展示我也在课堂上进行了实施,其效果比想象中还要好;在设计课堂上也有了一定的进步。

通过学习、听专家讲座等环节,我感到长了见识,教学思路灵活了,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首先在课堂的设计上一定要力求新颖,讲求实效性,不能活动多多而没有实质内容;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要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来看学生,充分的尊重学生;再者在课堂上,教师只起一个引路的作用,不可以在焦急之中代替学生去解决问题,另外教师的个人修养和素质也需要不断提高,要靠不断的汲取知识,学习先进经验来作保证。

在教学基本功新修炼这一部分的学习上,目前最让我受益的是:

第一:学具、教具的使用和开发。以前在课堂上是死板的进行教学,易忽略学生的学校兴趣,对于一些枯燥和抽象的内容,学生都不感兴趣,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但通过学具教具的制作和使用,可以把抽象的书本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使学生在直接经验基础上学懂书本知识,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教学效果更佳。

其二:ppt课件的应用与制作。小学英语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贴近生活,课文图片多。但长期下来,学生对图片已经是产生了“审美疲劳”了,所以我们在教学时更应该想一些新的点子和花样来进行教学,而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精美的课件能够吸引学生眼球,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能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设计巧妙,同时还能激发学生更强烈的参与意识,可以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开放的活动环境,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我的收获很大,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充分利用这次空中课堂学到的知识。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不断的思考,不断地寻求新的适应新一代学生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

教师口语心得体会篇6

我有幸当涂县举办的南京爱德基金会暑期中学英语教师培训班的学习活动。我们对这次极其宝贵的提升业务水平的学习机会十分珍惜,学习是忙碌充实的,不敢有丝毫的松懈与放松。感受却是非常深刻的,心里的那份感动和感激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尤其是3位来自大洋彼岸的加拿大外籍老师don、debbie andjan,用他们的仁爱教我们为师做人。他们年龄都60多岁了,但他们的言行都十分的年轻,充满着活力,充满着热情,我们都为之深受感动。

3位老师在给我们传授过程中都很重视营造语言环境,精心布置了我们的教室:把从加拿大带来的的书籍,画报,报纸,杂志地图等教学用具放在我们的教室里,我们可以随时翻阅,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在教室的四面墙壁上张贴着激励大家学习的画图和标语。诸如: excellence,you can do it,hip, hip hurray,well done,i trust you等等,墙壁成了english wall。浓厚的外语氛围,教室成了充满英语气息,信息语言环境。让我们身临其境,在异国文化氛围下自然地感受语言的魅力。

外籍教师们经常因势利导,总是给我们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创设各种情景,组织我们讨论一些热点话题,鼓励我们大胆地使用英语交流。如外籍老师don他是位知识渊博并且拥有丰富英语教学经验的老师,经常组织我们讨论一些热门话题,诸如traffic history polution and environment jobs and unemployment society safety

symbol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canada等以及充满异域风情的customs food sports festivals活跃在我们的课堂上,这样,我们不仅了解到更多关于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习俗,也同时更深刻的理解了本国的文化习俗与价值观。debbie是位非常活泼且有着西方人与生俱来的幽默的老太太,尽管已经年遇花甲但仍然精力充沛,富有朝气,充满激情与活力。听她的课能让你感到是在享受,是在放松,是种快乐,我们都感觉她的课妙趣横生,印像深刻。而让我感受最多、学到的知识最直接、最深刻、最实际的,对我的英语教学帮助最大的是外教jan,她授课时总是一丝不苟,非常耐心地纠正我们的发音鼓励我们大胆说英语,她要求我们必须说英语,这样才能培养自己的听力和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上课时,我们没有固定的座位,而是经常分成不同的小组参与各种话题讨论,经常变换partner,同学之间的思想交流频繁,相互之间也更为了解。在课堂上,老师们很自然的贯彻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思想。给出一个或者几个话题供大家讨论,通过这些外教们丰富的教学手段和生动活泼的讲解,帮助大家发散思维去想象。有时,更是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游戏,让大家在积极参与的同时,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寓教于乐,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更值得一提的是每天下午在media centre进行的english corner活动,外教帮我们开展了western songs christmas party football world cup shanghai expo words chain等等活动,让我们对西方文化习俗又有了更为直观,更为深刻的了解,我认为在以后自己的教学之余,也许我也可以借鉴一下他们的做法,经常举办一些english corner english party等活动,以进一步培养和延伸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并提高他们团结协作的意识。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切地体会到英语的工具性的重要性。语言是一个载体,是一种工具。它的目的是交流。要想熟练的使用这个工具来达到交流的目的,它就应该是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综合,最后以说的形式呈现出来。然而,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迫于学生压力和各种考试的检测手段以及教学条件的限制,有些时候,我们难免做得有些本末倒置,把大量精力放在阅读写作等技能的训练上,而忽视了说这个语言最基本的技能,忽视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从而把英语学成了哑巴英语。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推进,教材,试卷对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要求和考察的比重均有所上升,但由于客观条件和师资水平的限制,这个目标的完全实现仍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并且,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教师除了要提高自身的口语水平和专业素质外,更要转换在课堂上的角色。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传授知识的机器,传授方法单调枯燥,只注重单向性,因而难以达到真正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而,只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知识潜能,改变单调压抑的课堂模式,向英语口语化的课堂迈进,向充分互动的课堂迈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自哪里?来自不断更新的理念,来自我们的不断发展的实践,来自我们孜孜不倦的探索研究和学习,来自我们永不停息、充满爱的心灵深处。

总之,这短暂的学习让我开阔眼界,观念更新了,结识了新朋友,一起探讨教学问题,收获颇丰,希望今后能多一些这样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教师口语心得体会篇7

作为一名教学经验尚浅的英语新教师,每次的英语老师培训,对于我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平心而论,利用休息的时间进行培训实在是有违“师心”的,可是有幸遇见这么优秀的导师,能够与全县的所有英语老师沟通交流,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幸运呢!因为能成为一位优秀的英语教师,应该是所有英语老师的梦想吧。

回顾几次培训的生活,累却快乐着,收获的也很多。我很明确我们培训的目的是什么,是在英语上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升华自我!通过这样的培训和学习,我不仅学会了与教学相关的英语知识,并通过导师的讲课来审视自己的日常教学,真正感受到了当学习的内容与教学息息相关时,学习不仅是快乐的,而且是高效的。以这样的角度来反思教学,就能捕捉到了一些新的火花。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真实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为出发点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一起来体验学习英语的快乐。兴趣,对于英语这门课来说,是尤其的重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一旦失去,那么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也就越大。

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总会受到汉语的干扰,这就要求英语教师既要遵循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坚持听说领先和口语先行,因此此次培训,为了加强英语口语的练习,导师又对我们的口语进行了培训和测试,教师组织我们讨论一些热门话题,比如“one—child policy” “population” “pollution and environment” “jobs and unemployment” “advertisement”等等;他们也鼓励我们到讲台前去做各种各样的“reports”,“different values”;各种充满异域风情的“customs” “food” “sports” “festivals”活跃在我们的课堂上,这样又为课堂上,教师尽量少用汉语教学提供了好处。此外,英语教学还要积极创设情境,采用游戏和图片等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想方设法地调动其积极性,尽量克服汉语的负面影响,使学生在轻松、自然、亲切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形成一种“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模式。

通过这次学习,我更深切的体会到“英语的工具性”的重要性。语言是一个载体,是一种工具。它的目的是交流。要想熟练的使用这个工具来达到交流的目的,它就应该是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综合,最后以“说”的形式呈现出来。然而,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迫于生学压力和各种考试的检测手段以及教学条件的限制,有些时候,我们难免做得有些本末倒置,把大量精力放在阅读写作等技能的训练上,而忽视了“说”这个语言最基本的技能,忽视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从而把英语学成了“哑巴英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材,试卷对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要求和考察的比重均有所上升,但由于客观条件和师资水平的限制,这个目标的完全实现仍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并且,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教师除了要提高自身的口语水平和专业素质外,更要转换在课堂上的角色。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传授知识的机器,传授方法单调枯燥,只注重单向性,因而难以达到真正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而,只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知识潜能,改变“单调压抑”的课堂模式,向英语口语化的课堂迈进,向充分互动的课堂迈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自哪里?来自不断更新的理念,来自我们的不断发展的实践,来自我们孜孜不倦的探索研究和学习,来自我们永不停息、充满爱的心灵深处。

在今后的日常教学生活中,我会与组内的同事共同分享学习心得,共同提高;并进一步向有经验的前辈学习,历练自己,提升自己,为英语教学迈向更高的层次而努力!

教师口语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

教师参与培训心得7篇

小学家访教师心得体会最新7篇

教师岗前培训想心得体会7篇

教师家长学校的心得体会7篇

教师研修心得范文7篇

2024年教师暑假心得体会优秀7篇

教师培训心理心得7篇

心理学培训心得体会教师7篇

网上培训教师心得体会7篇

做阳光型教师心得体会7篇

教师口语心得体会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4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