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袁隆平先生观后感5篇

时间:
betray
分享
下载本文

在看完有意义的影片后,认真写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电影的理解,卓越的观后感是对电影对话和对白的理解和解读,白领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缅怀袁隆平先生观后感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缅怀袁隆平先生观后感5篇

缅怀袁隆平先生观后感篇1

不畏艰难,将个人价值与奉献社会结合

为了杂交水稻事业,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矢志不移,视科学为生命。刚开始研究时,许多人说他是自讨苦吃,他坦然回答:“为了大家不再饿肚子,我心甘情愿吃这个苦。”研究条件的简陋艰苦、滇南育种遭遇大地震的威胁、上千次的实验失败,都动摇不了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决心。强国必先强农,强农必先强种。袁隆平深谙这个道理。

以实践求索真理、验证真理,不断创新

科学家是真理的捍卫者,是事实的追随者。袁隆平坚信实践能发现事实,发现真理,并能验证真理。袁隆平常说:“电脑很重要,书本知识也很重要,都是基础,但是电脑和书本里面是种不出水稻来的。”

袁隆平认为,科学是没有止境的。只有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才能成果迭出,常创常新。先后成功的“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从平均亩产300公斤左右提高到5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的水稻产量,就证明了这句话。

淡泊名利,树立正确的身价观

作为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杂交水稻培育技术更是“摇钱树”,袁隆平完全可以凭借这些跻身富豪之列。甚至有机构评估“袁隆平”这个名字的品牌价值高达千亿元。

但袁隆平表示,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不错,我身价值1008亿,可我真的有那么多钱吗?没有。我现在就是靠每个月6000多元的工资生活,已经很满足了。”

缅怀袁隆平先生观后感篇2

早上班主任看着手机,突然紧锁着眉头问我们:“这有个不好的消息,你们要听吗?”,我们以为是什么考试联考什么的,都说不想听不想听,结果老师淡淡的说了一句,袁隆平去世了。

“什么,不可能!”我们班上同学异口同声道,大家都不相信,我也不敢相信,我曾记得前几天他还在平台上发布自己健身锻炼的视频呢,他那么一个健康的人,怎么可能会突然……我真的不敢相信!

我们都以为这是造谣,说不定真的是造谣呢。我在心里给了自己一点台阶。

但现实是骨感的……

放假后拿到手机,我就连忙打开社交媒体搜索袁隆平,结果发现搜出来的全是“去世”,“缅怀袁隆平先生”之类的文章,我不禁心一颤。

我又打开之前有人采访过他的视频,看到了这么一句话,禾下乘凉梦,丹心映青田。这不就是袁老先生最初的梦想吗?他奋斗了这么多年,一生都在为我们能吃得上饭而努力,我心里为他感到可惜,袁老先生如果您还在,我们一定会迎来禾下乘阴凉的时候!

缅怀袁隆平先生观后感篇3

袁隆平爷爷,1930年生于北京,江西德安县人,生前居住在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最敬佩的人。

很遗憾,袁隆平爷爷于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在长沙去世,享年91岁。这位让人敬佩的院土从此离开了人世,离开了我们。袁隆平爷爷曾在中学时代就立志成为一名农业专家,所以在高中毕业后,他选择了农学专业,从此走上研究农业的道路。

袁隆平爷爷他曾经说,他做过一个这样的梦:田里的水稻产量很高,有高梁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就坐在这样的稻穗下乘凉。这场梦还没有实现,您为什么就远行了呢?目睹灵车驶过长沙街头的场景,我的眼泪在眼睛里不停地打转,这个为了国人能吃饱饭,而奋斗了一生的袁爷爷,就这样离开了我们。

现在,袁隆平爷爷的的禾下乘凉梦,还没有实现,我们这些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应该好好学习,刻苦钻研,依靠科技,把爷爷的梦想去实现。

缅怀袁隆平先生观后感篇4

“真正的离别,没有长亭古道,没有劝君更进一杯酒,只是在一个和往常一样的清晨,有人永远留在了昨天”——题记

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在田间地头忙碌;他,九十岁高龄还能用流利的英语与其他国家交谈;他一直有个“禾下乘凉梦”:试验田里,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像扫帚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一阵风吹来,稻浪此起彼伏,躺在稻穗下乘凉……拥有这个想法的老人究竟是谁?没错,他就是我最尊敬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

他从一个梦想开始,为之奋斗了大半生。

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实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能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袁隆平不仅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而且始终走在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前沿,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烈,为解决发展中的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中国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增产效果十分明显,袁隆平荣获多项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我国将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袁隆平,同时它也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

山河因而色变,草木为之含悲。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爷爷去世了,未曾蒙面,看到消息已泪流满面。他终究是离开了,带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最诚挚的最深沉的爱,踏着七彩祥云离开了。

人类文明中总有几个时代之子推动着族群的前行,完成使命后又变成天上的星星,他一定是赶着去创造下一个奇迹了,他曾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都远离饥饿。”袁爷爷您做到了,为天地立心,继往开来;为生民立命,彰显大爱;为万世开太平,家国情怀。

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在此,我向您致敬,袁爷爷,一路走好!

缅怀袁隆平先生观后感篇5

炎炎夏日,蓝蓝的天空中点缀着白云,一望无际的稻浪在夏风中翻滚,悠悠传来淡淡稻香,您就在这稻香里,辛勤地工作,您头顶着破破的草帽,遮住了艳阳,岁月在您的脸上勾勒出一道道痕迹,您的眼睛深深陷下去。古铜色的皮肤显得各外年迈,你在稻田里来回走着,观察着一株株稻子,记录着数据,您满目欢欣,只是看着自己的稻田,满意地笑了,汗水打湿了您的衣衫,衣衫上留下渍水,裤腿上沾满了泥土,可您丝毫不在意。每天这样工作着,任凭太阳有多辣,依旧动摇不了您的心,任凭风吹得多闷热,但却坚定了您的脚步,远处望去稻花香里的您多么刻苦啊!

您说过:“我不是在实验田,就是在去实验田的路上”你把田里当作自己的毕生心血,解决了无数人的温饱问题,让全世界有饭可吃不再饥饿,你想让杂交水稻覆盖全世界,在世界培养无数杂交水稻,培养人才,让他为自己国家解决“吃不饱的问题”对,你就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你不断朝着一个目标奋进,只要大方向是对的,不是死胡同,只要坚持,就能达到光明的彼岸,不错,从上世纪开始,您就不断完成自己梦想,抛开“书本和电脑”种出杂交水稻,那是多大的荣誉。2019年9月17日,您获得共和国勋章,可您无论自己一颗种子,创出多大森林,一片花瓣造出多少花海,一条小溪绘成多大的海,你也像路灯一样无闻,如烛一样无私,把汗水都奉献给稻浪,“高处不胜寒”您即使是一颗明星,也依旧朴素而不奢华。

您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看法,您用一粒种子改变了无数人的温饱,您用一粒种子让世人铭记,您用一粒种子成为夜空中最明亮但不张扬的星,您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缅怀袁隆平先生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

科普讲座观后感5篇

影视观后感800字5篇

2023变形计观后感5篇

心术的观后感5篇

《三个傻瓜》观后感5篇

雪的观后感5篇

大鱼海棠作文观后感5篇

最美基层观后感5篇

幸福观后感精选5篇

观后感100字作文5篇

缅怀袁隆平先生观后感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