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优秀的观后感,我们能够更清晰地了解电影的结构和脉络,观后感要注重对作品的情感共鸣和思想启迪,要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白领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钟扬观后感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钟扬观后感篇1
鲁迅先生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钟杨,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卓越的科研工作者、杰出的人民教师,就是这样千千万万个民族脊梁的典型代表,他用自己的一生忠诚地践行了对党和人民的承诺。他曾经说过,“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
同样,一种精神也可以鼓舞亿万人民。斯人已逝,精神永存。钟杨精神像一颗种子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像一盏明灯照亮无数人的前行之路。钟杨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学钟杨精神,动真碰硬,苦干实干。为保护种质资源,打造国家生态屏障,钟杨毅然放弃上海舒适的工作环境,一脚踏入青藏高原“生命禁区”,足迹遍布xz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别人嫌苦叫累不愿意去的地方,他都抢着去。
不管是遭遇山石滚落,还是露宿野外,他都坦然接受,将自己的所学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痛风发作,腿痛难忍的时候他仍咬牙坚持爬到海拔6000多米的珠峰采集种子;突发脑溢血,中风以后他稍作休息又不顾医嘱以忘我的精神投身xz建设。别人定闹钟是提醒自己起床,而钟杨凌晨3点定闹钟是为了提醒自己休息。他像一个英勇的战士无畏地冲在科研第一线,16年间培养了6名博士、8名硕士,还填补了xz生态科学高等教育的空白。
学钟杨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一名党员,要敢于成为先锋者,也要甘于成为奉献者。”钟杨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钟杨少年得志,15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毕业后分配到武汉植物所,本来可以养尊处优,悠哉游哉地过完自己的一生,但他却在2000年放弃了副厅级的岗位,选择成为一名普通老师。
为了投身植物研究,他更是远离家乡和亲人,带着面包、榨菜加矿泉水,数年如一日,秉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坚定信念,执着为祖国的科研事业作奔波忙碌,为培养下一代植物学研究人才而不懈努力。堂堂名牌大学教授,勤俭到住旅店时会将剩下的肥皂头和一次性牙刷带走,穿着29块钱的牛仔裤,戴着赶毛驴的人才戴的破帽子,却给xz大学捐助了几十万元。钟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做敬业奉献。
如今,钟杨先生的骨灰已经撒入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永远留在那边他毕生所为之奋斗的土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虽然人已远去,但他的精神遗泽将滋润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砥砺前行。
钟扬观后感篇2
2017年9月25日凌晨,钟扬同志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钟扬同志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但是他留下来的种子却是我们国家和人类宝贵的基因宝藏,将在未来生根发芽造福万千苍生。而他的种子精神也将激励我们党员干部在各自的岗位上砥砺前行。
我们要像钟扬一样,要有种子的扎根精神。当钟扬第一次成为援藏干部时,他已经将自己这颗种子播种在了这广袤的雪域高原之上。为了盘点青藏高原的植物家底,他不畏艰险,足迹遍布青藏高原的高山大川,行程超过5万公里,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颗种子。为了把xz当地的人才培养起来,为了把学科带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不怕苦不怕累,不顾及自己的身体健康,他曾说“我能戒酒,就是戒不了xz”,在身体有17种高原反应、心跳达到临界值的情况下仍不停地往返于xz和内地之间。最终他向xz人民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为xz大学申请到了第一个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第一个生态学博士点,将xz大学生态学科带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像钟扬一样甘愿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青春。
我们要像钟扬一样,要有种子的无私精神。为了国家,为了事业,他总是不考虑个人利益。在他刚回国时,为了给单位买一台计算机,花光了省吃俭用攒下的生活费。在他34岁,已经是一名副局级干部,事业正处于上升期,前景一片光明时,他毅然决定放弃“大好前程”去复旦大学做一个传道受业的伯乐。为了资助xz老师和学生,他艰苦朴素,可以穿29元的牛仔裤,舍不得扔掉宾馆里用剩的一点点肥皂头。为了祖国的下一代,他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始终致力于科普工作,每个月都会抽出时间为中小学生上课。他说有些事情是难,但再难总要有人去做。钟扬就是这样一位知难而上不求回报的“优秀共产党员”,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生命的长度我们无法改变,但是生命的宽度我们可以不断拓展。钟扬说,人活在世上就要做事,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为社会做事,为时代做事,就是最大的意义。他用他奉献的一生,诠释了生命的意义。我们要铭记钟扬这颗“种子”,让他的精神在我们身边生根发芽。
钟扬观后感篇3
他,是一位学者。16年间行走xz50万公里路,收集1000余个物种,4000多个样本,4000万颗种子。
他,是一位师者。积极为xz的高等教育努力奋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第一个”。第一个申请到第一个生态学博士点,培养了藏族第一个植物学博士,带出了xz第一个生物学教育部创新团队......
他,是一名共产党员。尽管33岁已是一名副局级干部,但在收到了复旦生命科学院教授陈家宽伸出的橄榄枝之后,毅然决然地放弃所有地位和待遇,甘心做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教授。
他,就是植物学家钟扬教授,一位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追梦者”。
一位信念过硬的追梦者。从他作为中组部第六批援藏干部那一刻起,坚持在气候环境恶劣的雪原艰苦跋涉数十万公里,十多年如一日地收集植物种子数千万颗,为国家的种质资源库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世界种质资源库填补了缺少xz种子的空白。
一位政治过硬的追梦者。始终以“只要国家需要、人类需要,再艰苦的科研也要做”作为自己的信念,忍受进藏的高原反应,沉下身,静下心把在复旦的科研成果带到xz,带到祖国教育最需要的地方。始终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不乘凉也甘栽树”的善举,甘心放弃所有职级待遇来到复旦大学做一名普通教授。扎扎实实地多做,做好为祖国边远民族地区的教育基础、利长远的事。他是真正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她的每一寸土地,他用自己的一次次行动,取得的一个个科研成果,践行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
一位作风过硬的追梦者。始终把建立祖国的生物“基因为国家和人类储存下绵延后世的丰富“基因”宝藏放在心中,始终把xz人民放在心中。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提升自己的政治站位,不断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钟扬观后感篇4
植物学家钟扬教授离开我们已经半年多了,人们感怀先生往事,也会追溯先生的精神来源。钟扬说过,“人不是因为伟大才善梦,而是因为善梦才伟大”。他做的很多事情都着眼于十年、百年,甚至千年,哪怕自己看不到开花结果,也要把种子播撒在大地。
滴石上,不叫苦、不知痛,拥有这种态度,水真心付出,直至石穿。当下,我国正处在脱贫攻坚战役的的关键攻坚期,越是紧要关头,需要有一种干事业滴水穿石,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拼搏精神,选定了目标,就脚踏实地,一往无前,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冲锋,不动摇、不折腾、不懈怠,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
小树苗要经历暴雨、烈日、狂风的千锤百炼,方能成为一棵参天大树,有用之材。任何一项宏大的事业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要有一个奋斗的过程。应有“功成不必在我任”的胸怀,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来,甘做铺路石,不计较个人得失,更不能追求面子光鲜实则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只要有利于长远发展,只要能惠泽百姓,再小再基础的事,都要全力以赴去做,以无愧于时代和人民。而那些急功近利、缺乏打磨和锻造的,都无利于脱贫攻坚,无利于人民的美好生活。
滴水穿石,并不是一滴水所能完成的,而是无数个小水滴的共同杰作。在这个过程中,小水滴与小水滴之间不断接力、不断传承,不畏坎坷困难,冲破重重羁绊,一路勇往直前。只要坚持,微力也能攻坚;只要真干、实干、苦干万事皆能成功。干在实处,坚持不懈,让自己成为传承接力的一棒,让自己成为“滴水穿石”的一滴水,为决战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一份“水滴之力”。
钟扬走了,但精神还在。时下,我们应该继续践行水滴精神,应该继续给时代的进步送去火种,让这种精神蔚然成风,我让每一个贫困地方迸发出无限生机。
钟扬观后感篇5
善梦者才杰出,打开有关钟扬的有关新闻,看到钟扬的相片,一幅笑容灿烂的模样,感觉和蔼可亲,给人一种正能量的感觉。
今天我们10多个党员在党团活动室一起重新感受钟扬教授的对事业,对国家,对科学的炽热。不是杰出者才善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他坚持16年学术援藏;他在复旦大学任教17年;他是最会讲段子的科普达人;他是15岁那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大学生,33岁就已经是副局级,却毅然放弃所有的职级待遇,做一名普通的大学教授;他始终认为干事比名份重要。他说,人活在世上就要做事,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为社会做事,为时代做事,就是最大的意义。他还说,人生没有绝对,不必等到临终才来回首自己的人生,只要把每个年龄段该干的事都干了,就不负你的人生".他的故事还很多很多……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再次听钟扬老师的事迹,又一次震撼感动泪目,钟扬老师对国家、对事业、对科学深沉的爱,成为他勇攀高峰、教书育人的原动力。他用有限的生命和时间,实践着伟大的理想和目标,追梦、拼搏、奉献,钟扬老师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优秀共产党员的初心,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要在平凡的工作中勇于开拓、勤于耕耘,甘于奉献!
何以谈梦,何以谈追梦?"人生没有绝对,不必等到临终才来回首自己的人生,只要把每个年龄段该干的事都干了,就不负你的人生。"的确如此,有时我们总是想得太多了,觉得还有很多事都没做,有时候,会为每天重复的工作,而感到迷茫,似乎看到一眼就能望到尽头的人生…看看钟扬,才让自己恍然大悟,我们总是担心得太多了,却忘了我们应该在我们这个年龄段把该干的事给干了,就不会辜负我们的人生。
钟扬老师的专业是生物信息学,但是他的研究并没有局限在这一领域,他的思考方式非常灵活,而且非常重视野外研究,他多次前往西藏就是最好的证明。
追梦,钟扬同志爱国,爱他的每一片土地。他的追梦故事感染了他身边的人,同样也感染了你我他。而作为一名基层学生干部的我们,我们也可以把我们身边的每一寸土地当作自己心爱的事业,用心为学生做事,为民谋幸福,也许我们会遇到困难,但只要我们的心扎在这里,就能把事情干好,虽然我们有时候不能很好的权衡工作和学习之间的关系,但只要我们找到合适的方法,相信同学总会理解,也能明白我们所做的一切,因为我们给同学树立了很棒的形象。
钟扬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
★ 红电影观后感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