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付任务而完成的作文是不会让自己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的,所谓的作文就是将我们的感受用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以下是白领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我最喜欢读历史的书作文模板5篇,供大家参考。
我最喜欢读历史的书作文篇1
追随时间的脚步,梦回千年的步伐,那些历史人物又到出现在我面前。千年之前的你,依旧展现着你的英姿与挺拔。
你那豁达的胸襟、乐观的心态,让我不得不由衷地佩服,也正是由于你这种正直,与不随流俗的心态,使你不断遭贬。但是你并没有气馁,没有伤心,而是以一种乐观的心态面对。
我知道:你一定不会被这些琐事而影响,你一定会穿着白袍,带着你的美酒与宝剑,在旷野中,独饮独醉,大声的朗诵着:“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的豪放;你也会乘着小舟在起伏的江上吟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雄心壮志。
我最喜欢读历史的书作文篇2
历史的车轮碾过公元前771年的时候,开始变得沉重,刀光剑影中。一群凶蛮的犬戎人围住了镐京,镐京沦陷,西周灭亡。“礼乐征伐天子出”的状况一去不复返。诸侯们征战不绝,整个社会演绎着“武君五十二,亡国三十六,诸侯奔走,不得不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的闹剧。于是此起彼伏的战鼓颤栗着华夏,四起的狼烟笼罩了大江南北。一个还未成熟的社会在战火中开始迷茫—拯救它的将是哲学。
于是衣带飘飘的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缓缓走来,带着一种神圣的悯世情怀,带着一种似乎是上天赐予的责任感开始关注这个世界——恼人的战鼓,恢复它的一片宁静;驱散吃人的狼烟,还原它的一片透明。
从此神州大地上便出现这样一个忙碌的身影。他一遍一遍地教导他的学生诸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方法,“不耻下问”的道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不厌其烦地说服他们,他还身体力行,以自身为典范,向广大民众表演他的“食不言,寝不语”,坐在车上则不张望,不大声说话等有着众多规范的行为,然而在繁缛的礼仪下,他却如同戴着脚镣的舞者般自由而洒脱,因为这一切只为了心中的“乌托邦”。
那里没有战争和苛税,那里一片祥和安宁。人们自觉的用道德规范着自己,因此就无所谓偷盗、抢劫。君主用自己高尚的道德让大家信服,因此就无所谓征伐、权谋,人们的生活必定是幸福的。
还是这个理想的世外桃源,让他做着这一切,成为他一心的信念,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异并未使他沮丧,反而使他对理想更加渴望,他的原始的人道主义与博爱精神告诉他实现这种理想不能靠武力,只能靠“仁政”。
于是,这个倔强的老人便开始了无休无止的讲学与说服。他没有庄子持竿而不顾的不屑与洒脱,他同下大夫说话,温暖而快乐,同上大夫说话,正直而恭敬,他没有阮籍的放荡不羁,他喝酒从来都适可而止,生活有规律,他甚至衣着打扮都很讲究,不用深青色的布镶边黑色的罩衣配黑色的羊皮袄,白色的罩衣套白色的鹿皮袄,他的礼仪与规范数不胜数。
他自信一片阳光可以照亮哪怕再黑暗的角落,他也自信每人都是一片树叶,对道德的渴求如绿叶之下的阳光,他以为整个世界就是暂时进入了黑暗的一片土地,道德的恩泽将使它生机勃勃,容光焕发,于是他尽力发光,然而他换来的却是其他学派的冷眼相看,国君们的一笑了之,就连劳苦大众对他的理论顶多也只是抬头仰望,但他从未放弃。
这个执着的老人又一次挥鞭驱车前行,下一站将在哪里?或是永无尽头?一切都是如此迷茫,然而老人毫不在意,黄昏中,他微笑着远望,或许他以看到理想中的圣地……
我最喜欢读历史的书作文篇3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在那个风云激荡,群雄逐鹿,弱肉强食的年代,有一群辩士,他们穿梭于刀光剑影之间,以卓越的辩才和超人的胆识,游说于各国之中,他们或语携风雷,慷慨陈词,或欲擒故纵,委婉机智,常常出色地完成了外交使命。他们运用自我的智慧和口才,轻简单松地挽救了一个国家的利益和尊严,真是“一言能够兴邦,一言能够救国难”啊!在这众多的游说者中,我最欣赏的是一位不计前嫌,临危受命,只身赴险,说退秦师的英雄――烛之武。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是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应对风雨突变,亦毅然而去,郑国转危为安。
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直入敌营,无所畏惧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外交家。他是一个志士。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透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由于长期未能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在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下,最终他决心从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他是一个勇士。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到了秦营之后,应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先论说灭亡郑对秦国有害无益,只是增加了晋的势力,然后承诺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是郑国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予秦国的小恩惠,既可使对方感兴趣,以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的尊严。一番利诱之后,烛之武就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揭示出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公开挑拨秦晋两国关系;并且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和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外交才能。
烛之武到了七十高龄,仍有满腹牢骚,可见他的锐气未减;仍能建功立业,可见他的才华依旧。此前,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向不得重用,其间忍受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烛之武在这种怀才不遇的痛苦中,并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经书,关心时事,提点江山,激扬文字。最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成了人生的最后的一击,为自我的一生画上一个完美的感叹号。
时代铸就英雄。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这天的我们:即使暂处逆境,也就应不断磨砺自我,乃成大器!
我最喜欢读历史的书作文篇4
清风湿润,茶香轻扬。重温旧梦,故人已去。一座大明宫词,一代繁盛大唐,一场喧嚣,一段跌宕起伏的故事,断断续续,编制成了一个辉煌的大唐王朝……抛开战争的刀剑兵马,只拣那奢华的宫廷苑囿,一个个的人物在脑海中如翻书般看过,长衫锦袍的贵族男子,云鬓彩衣的宫装妇女,宛如一本史册,为我们讲述那中国最强盛的王朝时代……
你拥有着至高的权利,却得不到那无上的地位;你拥有着敏锐的思维,却得不到汗青上精彩的一笔;你那众人皆不喜的凶狠毒辣,在我眼中却是欣赏的地方。你的血液中自小便流淌着如你母亲般的不安分,那用名贵的木料打造的龙椅,是你眼中唯一的目标。公主又如何,你要的是登上那御座,君临天下……
这一切在世人的眼中都将你置于不屑之地,但那种不同于其他女子的柔弱气质,让人不惟赞叹。
风华绝代的你,任何脂粉都遮不住那面若芙蓉的容颜;钟灵毓秀的你,勇敢地走近朝政使韦后与安乐公主均惧怕你的多谋善断;勇敢英烈的你,以女子之身与唐玄宗争皇位,与全朝大臣间周旋对应。一次次地摄入朝政,无不体现着你的兰质蕙心,你想创造如你母亲般的宏伟大业,你想成为你母亲那样的一代女皇,那份勇敢,让我大为赞叹。
你最后虽败于唐玄宗下,但你的才学,你的能力,在当时的王朝中,难以找出第二人与你媲美,或许你不是最终的赢家,或许你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甚至最后结果惨烈,可你的一生却是精彩,太平一词在你身上寻不见一丝痕迹,你的人生虽不得长寿安康,但那轰轰烈烈不知要比平淡无奇多上多少韵味。
竹简断了,留在心中的故事仍然清晰;书页黄了,印在心头的绣像仍旧明丽。灰尘遮不住水晶的璀璨;尘埃挡不住星星的耀眼。阅读着你的故事,找不出词语来总结你的一生,传奇的色彩将你围绕,你,那唐朝的太平公主,曲折一生,凝聚成曲,在寂静的夜空中成为天籁绝唱。
我最喜欢读历史的书作文篇5
踏南山之上,入景随风,话叶火红,转竹林深处,残碑小筑,僧侣始复诵。——题记
一簇花,一壶茶,一杯酒,这便是的生活。你埋没于世间的滚滚尘风中,潜进那自乐的心灵家园。俗世寻不见你的神采丰仪,九泉掩不住你的高风亮节。千百年后,你浮现于我的面前,你,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陶渊明。那南山下采菊的老人,恰似无意地携走了我心间的那瓣菊香。
初识你是在你的家。你的家在一片与世无争的静谧的林了里,在阡陌交通的土地上,在鸡犬相闻的村庄里。山亦清秀,水亦清秀,人亦安祥。
你欣然地右手执卷,左手牵壶,来往于这片山水田园之间,微醉的身影挪移着,映在那池竹稻麦上,人世间没有你陶渊明,世俗中寻不风你陶潜。
你虽是贵族人的后裔,却从不交往于俗世的达官贵人,门庭冷清,你的世界异常的宁静,无车马的喧闹声,这是你的超凡与淡定。
东篱竹院中,淡看秋风,邀南山对酌。
你徜徉于庭院的东边,在自已的世界里,你随意采摘那与你一样淡泊名利的菊花,无意中,你的目光与庐山相会。
那一刻,你望见了清淡,是山的静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那一瞬间一种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同时发出,融合成一支轻盈的乐曲。
归雁落霜送,笑叹人世痛。南山上,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黄昏日光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傍晚成群的鸟儿,一起携手采取那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你笑了,笑的如此灿烂,此刻天地间寻不见你的神采,这就是大自然中的平静与完美,在大自然中没有世俗人的趋炎附势,没有达官贵人的贪图享乐。
我抬头仰望你的天空。红晕渐渐散去,我多想穿越时空与你一起相聚于茅草屋前,与你一起漫步花园中,一起做在门口的石桌前,一起品味菊花茶,一起踏南山之上画枫叶红火,一起览月下莹火,照满地菊落,我渴望与你一起淡泊名利,希望与你一起欢饮达旦……
此刻,伴着那瓣菊香,一起塑起我心中“那个一杯酒伴菊韵,一壶茶素淡泊”的你――陶渊明。
我最喜欢读历史的书作文模板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