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观后感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想,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在记录观后感的时候,不能脱离原影片,感受与内容做好结合才最合理,下面是白领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隐入尘烟观后感5篇,感谢您的参阅。
隐入尘烟观后感篇1
看完全片,我脑海里出现了这句话,这句话虽然浪漫,但用来形容这部电影多少显得有些轻薄,可是它确实也是浪漫的,因为这份感情纯粹的深沉、真诚,它的稀有让它显得格外浪漫,只是我不知道如何贴切的形容它。
整个故事很简单,年老未娶的马老四,和丧失生育能力,小便失禁的贵英,在家人的撮合下结婚成家齐心过日子,一切越来越好,灾难却来的猝不及防,贵英不幸坠河去世,马老四便也在还清了所有债务和人情后,紧随贵英而去。
全片没有一句“我爱你”或者“我喜欢你”,但是全片都在讲述爱的故事。
爱是:在众人嘲笑贵英尿裤子时,马老四为了给她遮丑,静静脱下披在贵英身上的棉衣。
在沙漠里,二人背对背而座时,马老四强塞给贵英的苹果和麻花。
站在冬季深夜的路口,为了等候迟迟未归的马老四,贵英捂在胸口的热水。
马老四出门在外,心里挂念贵英,为她买的超出经济能力的长大衣。
贵英坐在炕上,马老四没有一句怨言,为其涮洗被小便打湿的裤子。
马老四献血时,贵英惴惴不安紧随的眼神。
马老四为贵英许诺的一台大电视,一趟去市里的观光,一个带贵英去大医院去看病的约定。
在房顶睡觉时,怕贵英摔下房,马老四拴在贵英腰间的裤绳。
风雨来袭时,两人一起抢救土砖时,马老四还不忘照顾贵英,为其披在身上的塑料布。
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影片里最直白的一句告白可能就是,风雨过后两人并排坐在土砖旁,马老四用麦粒在贵英手背上按压出一朵花,然后说“有了这个印记,我就不会让你走丢了”,背后的意思是,你从此就是我的心上人,而我不会让你走。
我之所以记住了这么多的细节,是因为我感动于他们的相濡以沫,他们把对另一个人的爱和关怀融进了每一秒的生活!这让我觉得或许浪漫不需要仪式,而爱不需要准备。
作为双方家庭里,都不受待见的边缘人,他们都接受了对方和自己的残缺和不完美,接受了正在遭遇的苦难生活,所以也就没有了任何抱怨,而心底的那份善良随之也成为了生活的底色,会为了村民义务献血救人,会给“疯人”递送馍馍,会为燕子搭窝。
在对方出现在自己的生活里之前,他们对这个世界早已没有了期待,变的木讷,只是随着时间流动,被身边的人推动向前,可是却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一点一点解冻了对方,成为了互相的家,生活开始有了生机,会一起期待鸡蛋破壳、小鸡下蛋、麦子出穗、搭建的新家,爱情美好的样子可能就像他们一样,携手走向一个共同的期望。
隐入尘烟观后感篇2
前两天有幸观看了李睿珺导演的《隐入尘烟》,如果只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真切!
真,是内容真实;切,是情感真实。
所以能够打动包括我在内的绝大多数观众。
故事以八九十年代的西部为背景,而我也是出生的.那个年代。
男主马有铁和女主曹贵英都是苦命的人,命运让他们走到了一起,成为了夫妻。
马有铁单身大龄贫困,连自己的房子也没有,但是他淳朴、善良、诚信、勤劳;
曹贵英身患残疾,被家人排斥,但是她从未抱怨,积极乐观。
两人从最开始的心存芥蒂,到最后的生死相伴,并没有任何的轰轰烈烈,却在无数朴实无华的细节中体现了他们的爱情。
他们一起借东西、一起下地干活、一起造砖盖房,一起经历磨难与冷眼旁观,但是两人从未埋怨命运的不公,而是一直保持着那份淳朴与乐观,相依为命。
他们已经成了彼此的依靠,彼此的光,彼此的希望。
经过了他们的努力,他们拥有了自己的粮食、自己的小鸡、自己的房子,似乎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钱都流向不缺钱的人,爱都给了不缺爱的人,苦都留给能吃苦的人,贵英意外去世了。
我相信,他们肯定在某个夜晚彻夜长聊,聊以后每天都可以吃到鸡蛋、拥有自己的电视,甚至是拥有自己的孩子,那时的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幸福与希望。
如果贵英从未出现,有铁一直会是那个有铁,一头驴,一块地就是他的一切。然后现在,贵英才是他的一切,贵英的死让他彻底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
有铁独自收好好了这一季的粮食,还了两袋土豆、十个鸡蛋和一千多粮种钱,还把陪伴他多年的毛驴放了生,放生时他对毛驴说了一句话:
“叫你走都不会走,叫人使唤了大半辈子,还嫌没使够嘛,真是个贱骨头”
这句话不仅是他对毛驴说的,也是对自己说的。
在有铁生命的最后一天,他第一次吃了一个水煮蛋。并非是他想尝一尝味道,而是那农药味道太苦了啊!
有几个线索贯穿着整部电影,燕子窝、纸喜字、小麦花,而它们有着不同的涵义。
燕子窝代表希望;纸喜字代表情亲;小麦花代表爱情。
不仅是剧情,剧中人物的表演、人物的造型、场景的设计以及语言的表达都可以给观众带来很强的代入感,特别是类似我这种80、90年代出生,农村出生的人!
马有铁和曹贵英的一生就像《隐入尘烟》这个剧名,清清白白的来,清清白白的走。只有他们彼此在意对方,他们的离去就像两粒沙子飞入尘烟,永不得寻。
隐入尘烟观后感篇3
?隐入尘烟》讲述了农村两个被各自家庭抛弃的孤独个体马有铁和贵英被迫结为夫妻互相的故事 ,他们是农民, 是农民中因为条件缺陷而没有选择权利的可怜人 也是导演所要讲述的边缘人群。
(一) 从拍摄角度来看 影片严格按照时节拍摄 ,对细节近乎洁癖的把控 常识性的普及, 都无一不体现着对观影者的尊重 ,对电影的热爱 对生活的追求。
(二) 从内容角度来看 ,两人一起种庄稼盖房子 ,努力生活。 房子的砖是自己用泥土做的。 被大雨冲碎后, 他们知道无力改变 ,又哭又笑, 尽力帮助乡亲 ,可侧面体现出的是被欺负被轻视的无可奈何 。他们不去在意别人的目光 ,保卫自己内心的善良与朴实 ,最后桂英失足溺死在河中 ,只有用结婚时照的唯一一张结婚照做葬礼照片。 给人感觉十分荒谬 ,但又十分合理 ,可桂英是幸福的 ,她感受过爱 ,最终马有铁放了耕地的驴 ,买了他耕耘的稻子, 推了亲手建的房子, 放弃了赖以生存的土地。
(三) 我的观影感受, 悲剧结尾 ,没有惊天动地的爱情 ,也没有虚假浮夸的欺诈, 也没有什么生离死别的过分渲染 ,但更加接近现实, 细节中的辛酸苦楚让人更加压抑。 马有铁和贵英两个从来没有被爱过的人 ,用接近笨拙的方式 ,让对方感受到爱 脸上浮现出开心的笑容, 让我感受到世间简单而纯粹的美好 ,有人笑他们没有浪漫的言语 ,轻视他们爱的几乎笨拙, 而我敬他们的朴实善良 ,爱他们即使笨拙也不放弃去爱 在我看来他们才是真正的现实英雄主义 ,即使明白生活的荒芜和艰辛, 也要以乐观的心态去生活下去。
(四) 这部影片给人无法言语的震撼 ,感受人心中最美好的纯粹 ,前不久在柏林电影节上提名 ,可票房却十分可怜 。好电影被国人遗忘漠视 ,我真的感到十分可悲可惜 。当我们感叹中国没有好电影的时候 ,也该反思一下是否能给好电影带来一点支持, 让它可以出现在电影院。
隐入尘烟观后感篇4
看《隐入尘烟》我几乎是从头哭到尾的,那种卑微到尘埃里却长出花的真情太感人了。即使在看完电影很久之后的现在,也不能平复,这观后感是一边写一边哭的,后劲太大了。
整部电影只有女主演海清一个著名演员,大部都是素人,男主演武仁林是导演的姨夫,其他大部分配角也多是同村村民。可是这部朴实无华的电影却深深的打动人心。
电影《隐入尘烟》讲述的是西北农村里被各自家人抛弃的老光棍马有铁和从小残疾的桂英被凑成一对,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相濡以沫的故事。
曹桂英从小残疾,无法生育,还经常小便失禁,所以被哥嫂嫌弃,一直被养在后院的窝棚里。而老光棍马有铁家中排行老四,父母大哥二哥都不在了,一直跟着三哥一家生活,半辈子都被三哥家当成免费劳力使唤,却在三哥家儿子准备结婚之时,哥嫂一家嫌弃家中住着一位老光棍,为合理把他赶出家门,让媒人牵线说了同样被家人嫌弃的桂英。
话都没有说过一句的两人就这样结了婚,同村人废弃的旧房子成了他们的新房。新婚第一夜,桂英就尿在了床上,怕被嫌弃的她整晚坐着缩在一旁,不敢吭声,而半夜醒来加煤球的马老四觉察了,但善良的装不知道,翻身睡去,早上醒来看到桂英撅着屁股对着煤炉烤了一夜尿湿的裤子。
马老四就此对桂英产生了怜悯,开始对桂英无比体贴的照顾。怕压坏了驴,自己舍不得坐驴车,却不管路程远近都要让桂英坐车;被三哥使唤去镇上拉家具,出门前把一天的饭菜都给桂英备好;桂英去邻居家看电视又尿在了椅子上,他就拿出备好的纸擦拭;桂英外出尿裤被村民嘲笑,他默默脱下大衣给桂英遮住。看他对桂英太好,村民们嘲笑他对一个残疾人这么好,恨不得把桂英放在头上顶着疼爱,恨不得拿根绳着栓着桂英怕丢了,他从不反驳,依然如旧。
隐入尘烟观后感篇5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寻苦命人。”这句话给人的感觉特别形象,正是电影《隐入尘烟》中对于贫穷的描写。一对生活在西北荒原上的中年夫妇,明明过着一日三餐、春播秋收的生活。但这种平淡生活中,又无处不在地有种“命悬一线”的苦难气息。这条“线”,就像是俗语中的麻绳。被贫困而枯竭的资源越发地绷紧了、被命运拉扯到了极限。惊魂动魄的日子,随时就可能会崩断。
由演员武仁林和知名演员海清主演的《隐入尘烟》,是近几年中国院线电影中的异类。异就异在上面说的,对于贫穷过于具体的描写。影片讲述的就是一对夫妇在西北农村的土地上耕耘的日常。夫妇之间,男的大龄单身且贫困,女的身患隐疾、非健全人。从二人的婚姻的开始,记录着夫妇两人从陌生到熟悉的全过程。影片通过农村春种秋收,两人相互帮扶作农活的具体细节,展示了两人之间萌发的爱情。一如戈达尔的《受难记》中所说:“每个人都应该热爱劳动或者努力去爱。”
?隐入尘烟》展示的,恰是这样一种命运,挣扎在必要性的生存和非必要性的爱情的空间。农民马有铁和曹贵英过的日子让人感觉揪心,非常压抑而真实,在当下教育缺失严重而愈发显得难能可贵:它证明电影仍有这样的力量。
隐入尘烟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