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美德作文6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写好作文有助于各门功课的提高,朋友们在念书期间绝对都接触过许多作文,以下是白领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国传统美德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传统美德作文6篇

中国传统美德作文篇1

前年过年,外公家里人大团聚,那时我才4年级。我们一家子到了,16岁的小表姨立刻走出来迎接我们:“外甥女好,表姨父表姨母好,表姐表姐夫好!好久不见,好想你们啊。”她过来抱抱我,把我牵了进去。吃饭时间差不多到了,菜其实早已上齐,但小表姨说菜刚刚上完。妈妈对我微微笑了一下,我读懂了,想:她人真好,为了不让我们觉得内疚,说了善意的谎言。我为了调整一下气氛,回了一句:“真的吗,那太好了!我们赶紧进去吃吧,别耽误大家时间啊。”

我刚坐下就抓起筷子去夹菜,大家也开吃了。可小表姨还坐在那,我问她为什么不吃,她说年龄最大的人还没动筷子,她也不可以动。过了一会儿,年龄最大的人也开吃了,可她的碗里依然没有菜。我又问她为什么,小表姨说,在别人夹菜时,是不能转转盘的,要看过了所有人,有没有夹菜,再判断该不该夹。“这么多人,你看过以后,即使开始没人夹,你看人会耗掉一些时间,不就又有人夹了吗?这样很难吃到菜,你不饿吗?”我对她说。小表姨摇了摇头:“听过‘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句话吗?”我很感动,顿时觉得小表姨多么值得我学习。

对呀,“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我觉得这句话颇有道理。举个例子来说吧。清朝皇帝腐败无能的统治,让老百姓没得过好日子。清朝时代的全体中国人是集体,老百姓们就是个人。如果集体不好,个人也不会好;如果集体没有利益,个人也不会有利益。家就是个集体,想要维护家的利益,就要从最基本的开始做:做个有教养的人。

在家里就该有个样,素质是从小养成的。小时候不学好,养成不良的习惯,长大怎么能成为良好公民,更别说有教养的人了。当别人说你没家教,你就要好好反省自己了,从你人品上,行为上思考有什么不对。别人一旦这么讲,那你不管学习好,对集体多么热情,那都没用了。做有教养的人,是人必须做到的事。如果没有做到,好听点讲,你没家教,难听点讲,你就不配做懂道理的中国人。中国人是有传统美德的,不懂中华美德相当于不懂道理,因为中华美德是从生活中该怎么做人的道理中提取精华,加深含义而产生的。在懂得中华美德的情况下,光懂得中华美德不够,要把中华美德发扬光大,就像小表姨教我道理一样。

有家教就是懂道理,懂道理就是懂美德。让我们从小开始,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才能“弘扬传统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啊!

中国传统美德作文篇2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学会感恩、懂得知恩图报不忘恩负义,滴水之恩要涌泉相报的人。孝心——不一定非得是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从我们出生以来,每时每刻都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中,同时我也学会了关爱,做有孝心的孩子。

一天,妈妈接我放学回家后不一会,我就听见妈妈在呻吟,咦?妈妈怎么了?我感觉不妙,跑到卧室,只见妈妈脸色苍白地蹲在地上,此刻,我眼睛充满泪花,妈妈看着我说:没事,先做作业吧。妈妈怎么会没事呀?我连忙把妈妈扶上了床。我说:妈妈先躺下,吃些药吧。妈妈说待会吃。我学着平时妈妈的样子,用手摸摸妈妈的额头,啊!好烫呀。我的脑海一片空白,该怎么办呢?突然,我想到我以前发烧的情景,于是我打了盆温水,把毛巾浸泡在水里,拧干后放在妈妈的头上给妈妈降温。并把体温表放在妈妈的腋下,忙完一切,我坐在床边问妈妈病情,妈妈笑着说:好多了,去学习吧。但是,此刻我心里涌起一股力量和责任,必须坚守在妈妈的身边。

在等待漫长的十分钟后,我一看体温表,天啊,四十一度。我赶紧给妈妈找来退烧药,认真读起说明,上面写着饭后服用于是我决定先给妈妈做饭。妈妈曾在我发烧时,给我做了粥,并告诉我,发烧时吃些清淡的比较好。于是我就决定给妈妈做粥了,粥快做熟时,我的肚子就开始抗议了,但我忍住饥饿把粥端到妈妈面前说:妈妈,先喝点粥吧。妈妈激动的点点头,我看了鼻子一酸,心里十分难过,这是由于我平时不懂得关心孝敬,而这次让妈妈十分感动。吃过粥后妈妈服了药睡下了,我一直守在妈妈身边,不停地换着毛巾,渐渐妈妈的烧退了,我才去写作业。

第二天一早起来,就跑到妈妈床边问她好了没有,她说全好了,还和爸爸不停地夸我:孩子长大了会照顾妈妈了,真是一个有孝心的孩子。我听了别提有多高兴了。

孝让我体会到了亲情的温暖,奉献的伟大,同时我也了解孝的真正含义——其实就是发自内心的关爱。让孝串连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世界永远充满真情。

中国传统美德作文篇3

让,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同学之间拥有了它,会更加团结友爱;同事之间拥有了它,会更加和睦友好;家庭拥有了它,会更加幸福美满;生活有了它,会更加丰富多彩;世界有了它,会更加和平。让,真的是一种美德。

同学之间需要“让”

小时候我因别人不小心把我撞倒在地,我会马上站起把他推倒在地,我那时看着她哭,还能会冷冷地送上一句“你活该”。现在想想我那时真的是太不懂事了,记得自从我们因为这事连续三四年没有在一起玩过,直到那一次我帮姑姑打核桃,他来了我给他让了个座,我俩开始由一句“谢谢”到多次“我们去哪儿玩儿”。真的太神奇了,就因为我这个小小的举动让我们从视对方为敌人到重新成为往日的好友,其实同学间根本就没有什么大事,有时只需你稍稍让一步,你们就会亲如一家人。

家人间需要“让”

我的爸爸妈妈都是脾气很倔的人,记得他们大多数吵架都是因为意见不合歌词,又不听取各自的想法而吵起来的。现在爸爸妈妈上了些年纪很少见他们吵架了,每当他们有不同意见时,他们都会参考对方的意见,有时候彼此达不到一致时,他们各自都会让一步,其实家里人间没有什么达不到一致的意见,只要你让一步,他让一步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幸福美满。

同事间需要“让”

记得有一次去体检时,有两名年轻的医生因为谁做心电图谁测血压给嚷了起来,他们不仅耽误了工作进度,还让旁人看了笑话。是啊,做心电图确实很辛苦,每个人都喜欢干那些简单又轻松的活,如果他们各自退一步,说你做一会儿,我做一会儿,两个人交换着做还有什么可吵的,最后谁也不开心,其实同事之间没有什么矛盾是解决不了的,只要你忍让一下,他忍让一下,再难的事也不是事。

让,真的是一种美德。让,让生活更和谐,让世界更和平。人人都需要让,我们要把“让”这种美德传播到世界各地。

中国传统美德作文篇4

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孝,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中华族的传统美德。

看九龄,能温席,汉朝时,有一位叫黄香的孩子。他九岁时,己懂得了孝敬父母的道理,每当炎炎夏日的时候,就给父母的蚊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虫和蚊子扇开,让父母好安心睡;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体温使父母的被子暖和,让父母睡得舒服,于是黄香的事迹早己美名远扬。孝,不在乎其年龄,也不在乎做了多大的事,哪怕是送给长辈们一束鲜花,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真诚的怀抱。

孝,不仅仅是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在尽自己一份孝心的同时,我们也收获了幸福和快乐。

父亲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从小,父亲就喜欢为我朗诵唐诗宋词,下班归来,顾不得停歇,就坐到我的桌前来,一字一句地教我念:“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夕阳,在父亲的身上镀上一层光晕。

父亲,在声声的呼喊和悠悠墨香里,我慢慢长大。人们都说,时间真是神奇的东西,她可以让我这样的孩子变成大人,也发现父亲的发际上添上几点白星。现在我已经上初三了,再不是那个只会依偎在父亲怀里嬉闹着念诗的小孩儿,可在父亲面前,我仍旧是那么不成熟……

还记得那是一的时候,父亲想要去买一个新皮带,而那时,正在新华书店里我发现了一本一直想买的书,说什么也要把它买下来,可父亲带的钱太少了,却还是毫不犹豫地给我买了,回家的时候,我兴高采烈火地抱着新买的书读着,父亲满眼关爱的看着我,是那么舒心。我生病了,父亲在一旁的照料,几乎昼夜不眠,最后我病好了,父亲却累病了;我考试失利,父亲总在一边鼓励我,给我信心,为我讲解难题,无论何时,父亲总在我身边,为我遮挡风雨,抚养我成长……

父亲的心田间,我是年少的无忧乐园;父亲扶过犁,降过雨,到何年何日,我才能向父亲俯首,献上累累穗串,遮盖他劳苦的印迹。

父母为了我们,操碎了心,付出了许许多多,他们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们渴了,需要一杯清茶来解渴;他们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颗真诚感恩的心去安慰。

所以现在我们要行起动来,动动手,搬一把椅子给父母歇一歇;倒一杯水给父母,让他们解渴;说一句真诚温暖的语言给父母听,解除他们疲劳,驱散他们的烦闷。

百善孝为先,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绝不能丢掉这一代流传千古的良好品德,就让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好孝敬长辈吧!

中国传统美德作文篇5

古人曾云,“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人无论是修身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道德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道德不但是做人的根本,同时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拥有统一的核心价值观的基本。

道德不但是需要自己做好本职,爱国守法,同时也要尽自己所能,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就像从前有一位远行寻佛的苦行僧,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街道上遇到一位挑着灯笼行走的盲人。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他根本没有白昼与黑夜的概念,他看不到整个世界,提一盏灯笼又有什么意义呢?

于是僧人问:“你什么也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挑一盏灯笼呢?”盲者说:“现在是黑夜,我听说在黑夜里没有灯光的映照,那么满世界上的人都和我一样是盲人,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笼。”僧人若有所悟地说:“原来你是为别人照明了?”但盲人却说:“不,我是为我自已。”僧人愣了,盲者缓缓说到:“你是否因为夜色漆黑而被他人碰撞?”僧人说:“是的,我刚才还被两个人碰了一下。”盲人深沉地说:“我就没有,虽说我是盲人,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我挑了这盏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路,也更让别人看到了我自己,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撞我了。”

这个简短的故事也进一步说明了道德的重要意义:拥有道德,心灵才回得到照耀,光明与温暖方能人间共享。

然而现在的社会制度与传统道德正受到一次挑战——自私与自利的观念遍布,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腐蚀着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根基,品德缺乏的事情时有发生,以至于老人摔倒不敢扶,公交车没人让座的事件发生。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

崇德向善是一种精神与文化的理念,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之下,我们应该保留病注重还童文化,更重要的是注重传统的无上品质。在传统精神受到强烈冲击的今天,如果能做到保持道德理念,就能够不在动荡的浊流里迷离,对国家来说也是大局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条道路。

崇的向善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不尽要做到国家与民族的向善,还要落实到每个人中,从小事做起,用道德与思想代替鲁莽与自私。

爱国守法也是崇德向善的密不可分的一点。国是每个人立身的根本,法则是整个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核心——没有了法律,整个国家就是一盘散沙,从根本上来说还处在原始社会:夏启终结原始社会的根本区分点,就是设置了法律。

只有一直在追求爱国守法与保持崇德向善德道路上不断前行,我们每个人,每个集体,整个民族与国家才能够兴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中国传统美德作文篇6

公交车上,空气里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车内的人都默不作声,一派死气沉沉的气氛。

忽然,车停了一下,上来了一个佝偻着背的老爷爷,灰头土脸,身上也脏兮兮的,让人不禁有点儿反感。车上已经没有空座了,老人只好拼命直起那仿佛被什么压弯了的背,去够车顶上垂下来的扶手,但即使是他很艰难地踮起了脚,他的手指也只是勉强刚刚能抓住扶手。

车又缓缓启动了,看得出来,老人在竭力保持着自己身体的平衡。可车上的人全都无视这一幕,包括我。我认为自己并不缺少一声赞扬,也不必为一声赞扬而献出舒适的位子,何况,这个老人实在没法让人有让座的欲望。我想车上的人大概都是这么想的吧。没人给老人让座,老人在车的颠簸下更显得颤颤巍巍的。车上没有人说话,车里显得更沉闷了。突然一声清脆的童音打破了车上的沉默:“老爷爷,坐我这里吧!”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一个身穿校服的小男孩儿的身上。

“谢……谢谢……”老人感激地连声道谢,坐上了男孩儿的位子。我发现座位靠窗的人们都把头转向了窗外,而其余人则闭上了眼睛,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可以忽略不计。可小男孩儿不管这些,用亮亮的眼睛扫视了车内一圈,一蹦一跳地站到了我身边,还一脸的笑容,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

看着男孩儿脸上那抑制不住的笑容,我忍不住问:“给人让座有这么高兴吗?”

“嘘,”男孩儿忙示意我不要出声,并瞅了瞅四周,发现没人注意,这才小声说:“当然高兴了!我这要让座的该死的作业终于完成了!要是你,高不高兴啊?”

“你只是为了完成作业才……”我愕然。

“你说呢!不然谁会这么傻啊,有座位不坐让给别人,你当我白痴哦!”男孩儿不屑地说。

“哦……”我想说点儿什么,可什么也没说出来。看着小男孩儿那兴奋的样子,我的心却再也静不下来了。老师布置作业的初衷并不是这样的吧?我们给孩子标识的榜样又是什么呢?…

再扫视车内时,车内的死气沉沉已将男孩儿眼中的光亮掩盖住了,完完全全地盖住了。若那老人知道真相,会不会感到悲哀?

如果说这个孩子的“美德”,仅仅是为了交作业,那么我们这些不需要“交作业”的人难道就对“美德”弃之如敝衣吗?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分子,难道不需要在“社会公德”这个大课堂上交一份自己的“作业”吗?

中国传统美德作文6篇相关文章:

传统文化小学生演讲稿7篇

美德耀中华演讲稿通用7篇

中华美德故事演讲稿7篇

传统文化师培训心得体会5篇

传统文化元宵节演讲稿8篇

文明美德演讲稿7篇

扬美德演讲稿7篇

俭为美德演讲稿通用8篇

美德少年演讲稿600字7篇

咏优秀传统文化演讲稿通用8篇

中国传统美德作文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33850